台中发电站
台湾原本是山清水秀,空气清新的海岛,可是因为工业文明的高度发展,以至于天空都变得“肮脏”起来。相信这也是知识分子所无法接受的事实。而同时,台湾岛内的经济发展也造成了台湾社会当中的贫富差距悬殊,因此而引发的恶性案件开始不断增多。社会上追名逐利,物欲横流。李登辉开始推动“黑金政治”之后,台湾的黑道头目利用手中的金钱和人脉关系成功洗白进入了台湾的领导核心之中。这也让社会风气开始腐化堕落,事实上相较于《星星点灯》中隐晦的社会现实反思。郑智化在1993年创作的另一首歌曲,则是更为辛辣地指出了台湾岛内社会、政治的弊端。他所反思的现状直到今日也未能解决。我们甚至能从这首歌中看到大陆的某些影子,可见作者在针砭时弊领域上的功力之深。
振聋发聩的辛辣乐章郑智化本人在幼年时患有小儿麻痹症,从此不能正常行走。但他身残志坚,对于社会上的不公有了更为透彻的视角。他在1993年发表的一首歌曲中更是直接吟唱道:
“贫富的差距 假装没看见。
这不再是个适合好人住的岛,
礼义廉耻没有钞票重要。
这不再是个适合穷人住的岛,
一辈子辛苦连个房子都买不到。”
这一段辛辣的歌词直接剥开了台湾社会发展的弊端,更仿佛是政治预言一般,预示着整个东亚地区将会面临的发展瓶颈。我们甚至很难想象早在三十年前的1993年,就有人敢于提出这样辛辣的批判,并且直接指向了社会发展的核心矛盾之中。当时的台湾岛内虽然已经正式结束了“动员戡乱”的状态,可是李登辉依旧掌握着大权。他也曾经利用公共权力逮捕了政敌,并利用阴谋诡计搞垮了政治对手。郑智化的这首歌曲出台后,甚至一度传出他因此而被捕坐牢的谣言,这也显示出了当时的民众对于他处境的担心。除此之外,郑智化也曾经多次对于如今的蔡英文政府进行大力的批判。2021年6月,郑智化发文:“这里的人不讲英文但帮美国人看门,不讲日文但认日本祖宗”。郑智化耿介的性格在几十年来都未改变。
李登辉媚日
郑智化所描述的现象也的确存在于当年的台湾社会之中,因为台湾岛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高速发展,大资本没有节制地过度膨胀,得不到应有的制约。这也就造成了“富者愈富贫者愈贫”的现象,发达之后的大商业者通过选举政治和“黑金政治”得以进入政坛掌握了权力。权力和财富结合到了一起,往往就会出现社会阶层固化,民众难以出头的情况。最明显的情况就是民众的薪资水平进入增长停滞状态,2001年的台湾地区民众平均工资就达到了2.2万元新台币。而2011年的平均工资却仅仅只有2.2132万元,等于是工资在十年间只上涨了132元。可是手握资本的富商却能够通过雄厚的实力在岛内、两岸、海外市场上游刃有余,纵横捭阖。
台北房价最高
而台湾岛内的税收制度也存在很大的问题。普通上班族的薪资虽低,但是一分钱的税也逃不掉。可是商业精英依靠着手中庞大的资金和股权可以在台湾的股票市场中“大*四方”,赚得盆满钵满之后还可以避免许多赋税的产生。而土地与房产更是成为了富人手中的“提款机”,他们通过炒作提高房价和地价,轻松提升个人的身家。台湾地区*和各级民意代表的背后金主都是这些大资本家,所以针对富人的税收政策始终难以出台。可以说,郑智化三十年前揭露的政治现实直到数十年后,依旧存在于台湾社会中,工薪阶层仍然无法分配到社会财富的果实。
台湾发展已经出现了瓶颈
当我们把目光转移回到此次引发争议的《星星点灯》歌词修改事件当中,我们可以发现修改后的“现在的一片天,是晴朗的一片天,星星在文明的天空里,总是看得见”。在总体上虽然表述得更为积极正面,但是却和整首歌的风格与背景不搭调,甚至可以说被改的地方正好是整首歌曲的点睛之笔。关于著作权方面的法律问题,我们不做非专业的解读。为何要进行如此的修改,我们也不妄加揣测。但是《星星点灯》作为历史上经典的文艺作品,已经具有当时的时代烙印和历史渊源。当年这首歌传入大陆时,也受到了无数民众的追捧和喜爱,直至今日依旧经久不衰,可以说是经得起岁月考验的佳作。我们不仅要尊重作者的著作权,也应该尊重作者当年的创作心态和歌词本身带有的时代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