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动漫 >

太空漫游2010讲了什么(太空漫游2010详细剧情解析)

来源:原点资讯(www.yd166.com)时间:2023-06-04 22:28:55作者:YD166手机阅读>>

木卫二是一个没有大气层的白色冰球,表面温度是零下160摄氏度,在这层10-30公里厚的冰层下面,是一个100公里左右深的海洋,这个深度是地球海洋最深处的10倍。木卫二上的总体的水量,是地球水量的2倍,这里为什么会有水?因为木卫二有一颗温暖的核心,是这个温暖的核心在给冰下的海洋加热。好,这是前两个条件,生命的溶剂,水有了,能量也有了。我们接下来看,有机物。

2017年5月, NASA 宣布,卡西尼号飞船证实,木卫二海洋里有氢气和二氧化碳。这也是支持冰层下有有机物的新信息。所以,科学家认为,木卫二上存在生物的可能性很大。现在学界的共识是,如果人类能发现地外生命,木卫二的概率是最大的。好,这就是关于木卫二的基本情况。

下面,我们稍微说一下小说里设定的这个生物。小说里写的这个生物,是一种会出现在木卫二表面的生物。其实,这个稍微有一些不合理。根据我们现在对木卫二的理解,就算它上面有生命,它在大概率上也应该是一辈子都猫在水底的,应该不会露出地表上来。这是因为整个木卫二的海洋能量系统,它是一个从海底加热的机制。给木卫二加热的,是一种叫做“引力潮汐能”的机制,简单说,是因为木星给木卫二施加了巨大的引力,像揉搓一个曲别针一样,揉着揉着,就把木卫二的肚子里给加热了。所以,木卫二是一个“心里暖”的加热机制。

这和地球是完全反过来的。地球的能量来源是阳光,所以水越深,阳光越少,也就越荒凉,而浅海是生命的天堂。但木卫二就完全不一样了,表面30公里的冰层,是一点阳光也透不进去的。木卫二最热乎的地方,应该是海底,生物最繁荣的地方也应该是海底。所以说,如果木卫二上有生命的话,应该是一种永远不见光,也不需要光的超级海底生物。

太空漫游2010讲了什么,太空漫游2010详细剧情解析(5)

当然,这只是理论的分析。而克拉克写这本小说的时候,当时人类对木卫二的了解还没有这么深,所以可以理解。

刚才是给你补充的知识和信息,下面咱们再回到小说里。继续讲我们的故事。

刚才说道,钱学森号上的所有人都遇难了,只有张博士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向宇宙发出了无线电波。发现2号这边,虽然接收到了张博士的信息,但也没有能力去拯救他,只能继续发现2号自己的任务。小说描写了很多飞船里的政治斗争,苏联人和美国人争吵啊之类的细节。这些不是很重要,所以都给你略去了。反正最后,发现2号成功到达了目的地——顺利来到了那块石碑旁,也就是把鲍曼吸进去的那块。大家就看见,被鲍曼扔下的发现号飞船就停在石碑旁边呢,一切就好像是鲍曼刚刚被吸进石碑的样子。

首先,宇航员进入了发现号,成功取走了数据,第一个任务顺利完成。其次,是第二个任务,弄清哈尔9000为什么会叛变,也完成了。通过人机对话,哈尔9000回答,我的理由很简单,就是我不想死,所以就给人类各种捣乱。第三个任务,探索石碑,寻找鲍曼的下落。这个任务非常不顺利。大家遇到的还是之前鲍曼遇到的那个问题:就是到了石碑跟前,不管怎么发信号,石碑都不理人。最后还得用最原始的办法,就是物理接触。苏联的一个宇航员,就驾驶着一艘小飞船,慢慢靠近石碑。

一开始石碑还没有任何反应,就在双方越来越近的时候。苏联宇航员突然看见从石碑里飞出一道光,唰的一下,朝地球那个方向去了。这个苏联宇航员有点蒙,怀疑是不是自己眼花了。其实他没有眼花,那道光就是变成了超级人类的鲍曼。

这个时候要闪回一下第一部小说的结尾。鲍曼在第一部小说最后,不是掉到石碑里面去了吗,这些事情对于鲍曼来说,感觉就是一天的事,但在地球的时间维度里已经过了很久。等于说,鲍曼在石碑里孵化成超级人类后,第一次登场的那一秒,正好被这个苏联的宇航员看见了。鲍曼这个超人登场之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拯救地球。

前面说了,小说里的世界还是一个冷战格局下的核对峙的状态。这个时候,鲍曼不是有火眼金睛嘛,他就突然在地球的平流层里,看见了一颗正在飞向目标的核弹,这颗核弹究竟是谁发射的、为什么发射、要打谁,这些小说统统都没介绍。总之就是某一个迷信武力的笨蛋人类,做出了这么一个愚蠢的决定。超级人类鲍曼看到之后,就用光速从木星直接飞到了地球,然后在平流层,把这颗核弹在半空给引爆了。等于说他在人类自己都不知道的情况下,就拯救了人类。

在引爆了核弹之后,鲍曼同时还办了其他几件事,但其他几件事情都是儿女情长的事。大概是下面三件事:第一件事,是鲍曼先回了一趟老家,怀旧了一下。这里小说描写了很多他在家乡的情感,一些乡愁之类的细节吧。第二件,是去看了一眼自己的老母亲。给老母亲梳了梳头,倒了杯水,用中国的说法就是,尽了尽孝道吧。最后一件事,就是回一趟自己家,要去看一眼他媳妇。但是到家之后,鲍曼发现了一个所有男人都会觉得不爽的事情:自己的媳妇改嫁了。

当时,鲍曼的媳妇正看电视呢,突然电视画面里就出现了鲍曼的大头,上来第一句话就是说,你改嫁啦?他媳妇也吓坏了,就支支吾吾地回答。鲍曼就直接问了一个非常尖锐的问题:我们的孩子,是我亲生的吗?你看,说明作者认为,这是一个和拯救地球一样重要的问题,就算是救世主,也值得大老远跑回来问一问。鲍曼媳妇点了点头,说是你的。听到这个之后,鲍曼也点点头,然后说了一些保重的话,就离开了。但是,等鲍曼刚一走,现任老公就回来了,他看见自己的媳妇惊慌失措,就问你怎么了?鲍曼媳妇对现任老公说:我刚才对一个鬼魂撒了谎。你看,作者的这意思就很明白了,等于说鲍曼之前在忙着准备太空旅行、执行任务的时候,他媳妇在忙着和其他男人约会呢。这可能就是那首歌里唱的“赢了天下输了她”吧。但是,可别忘了!在小说的设定里,鲍曼其实什么都知道,他是有全知视角的。所以鲍曼问这个问题只有一个目的,就是看你是不是和我说实话。

说到这,我们来稍微分析一下,你看,鲍曼变成超级人类之后,一共办了四件事。前三件事,都非常让人理解,拯救地球、回家乡怀旧、看望老妈。为什么在这,作者要描写这个情节呢?这里就要讨论一下了,鲍曼特别飞回家一趟,就为了问一个自己知道答案的问题?这怎么看都不像一个成熟男人办的事,因为你问的这个问题,不管你媳妇怎么回答,对两人都一点好处也没有。对方说实话,你很受伤,也坐实了对方是个出轨的女人;对方骗你,你也很受伤,坐实了对方是个骗子。那你还问干嘛呢?

所以,我们就只能从鲍曼这个人的人物性格上分析得到一个结果,鲍曼这个人有一颗文艺青年的玲珑心。其实鲍曼的这个性格,看到四部曲的最后,你会知道,这其实是一个伏笔。在后面的情节里,鲍曼的这种性格会派上大用场。

上面这些就是鲍曼在地球上办的几件事。整部小说发展到这里,大概到了80%的篇幅了。在办完这些事之后,鲍曼又唰的一下飞回了木星轨道。这次他来到了发现2号上。他是来拯救发现2号的,因为发现2号上的舰员不知道,他们已经陷入了一个危险之中。

咱们暂且把鲍曼放在一边儿,先回头说一下发现2号上的事。苏联宇航员看见了从石碑里唰的飞出一道亮光之后,石碑就又一动不动了,宇航员们试了各种办法,但石碑都是完全没反应。发现2号的舰长就和地球总部商量了一下,说我们在这里也做不了什么了,是不是应该结束任务,确保把目前的发现成果带回地球?地球总部就批准了。发现2号就进入了一个等待“发射窗口”的状态。

这里稍微解释一下“发射窗口”,它的意思是每过一段时间才有的发射机会,因为地球和木星都在自己的轨道上公转,有点像两辆车,一辆在北京的三环上开,另一辆在四环上开,两辆车的速度不一样,所以大部分时间,两辆车的距离都比较远。每过一段时间,两辆车会在某个时刻会合一次,而这个会合的时间点,就是一次发射窗口。

这天,弗洛伊德博士正在自己的舱室里工作,突然听见有人喊他。但他一回头,发现鲍曼站在自己的房间。弗洛伊德吓得要命,但鲍曼开口说话了:现在你看到的我,是用宇宙的尘埃和粒子,在你面前拼凑起来的。而我的声音,是我操纵飞船上的电子信号模拟出来的。弗洛伊德仔细看了一下鲍曼,发现鲍曼的嘴在动,但是声音确实是从舱室的喇叭里传出来的,就像一个人在表演双簧一样。看到这个情况,弗洛伊德就有点倾向于相信鲍曼了,因为人类根本不可能拥有这么高超的微粒操纵能力。弗洛伊德就认真地问:好,鲍曼,我相信了。但请告诉我,为什么要在15天之内离开呢?鲍曼说:我不能说太多,总之,你想尽一切办法,15天之内要撤离。如果一切顺利的话,我还会向你们发出一个消息。说完,鲍曼就消失了。

弗洛伊德就被弄得非常奇怪,什么事情啊一切顺利?你怎么给我们发消息啊?但是鲍曼已经消失了。弗洛伊德就赶紧冲到发现2号舰长那去,要求舰长驾驶飞船15天之内必须离开。舰长一开始当然不同意,她觉得弗洛伊德说得也太扯了。而且,如果马上出发,发现2号的燃料根本不够用。但就在这个时候,苏联宇航员突然向舰长报告,说,不好了,石碑消失了。大家一看,原来停留在木星轨道上的石碑消失了。这是第一个突发事件,让大家感觉到事情在起变化。然后,舰员又发现了在木星里有一个小黑点,而且这个小黑点还在一点点变大,但看不清是什么。

苏联舰长把这两个怪事和弗洛伊德的话结合起来,觉得有必要马上撤退。大家急中生智,想出了一个办法,因为发现1号里还剩一些没有用掉的燃料,大家就开始动手,开始把发现1号和2号捆绑在一起,打算当成一艘飞船往回飞。就在大家做这个捆绑工程的时候,那个木星里的黑点开始慢慢变大了,渐渐看得越来越清楚了。一看都被吓坏了,原来这个黑点里面,是无数个石碑挤在一起,就像一窝蚂蚁一样,每一个的比例都是1:4:9,不知道在干什么。不过有一点可以确定,照这个黑点变大的速度下去,可能不到15天,木星就全黑了。而全变黑之后会发生什么,谁也不知道。大家心里开始有一种不祥的预感,于是全力赶进度。

最后,大概用了12天,终于把两艘飞船捆绑到一起了。飞船开始全速回地球。飞出了一段安全距离之后,身后的木星突然发出巨大的亮光,木星发生了一场巨大的爆炸,鲍曼真是救命恩人,不然所有人都被爆炸吞没了。但奇怪的是,这场爆炸从开始之后,就没再停下来,木星就变成了一个持续燃烧的大火球。

直到发现2号回到地球的时候,这场爆炸还没停下来,也不会停下来了。因为,木星变成了一个太阳,持续地发出光和热。而点燃木星这件事,就是鲍曼嘴里说的那个事情。鲍曼没有再出现。但他之前不是说过,如果一切顺利,还会有一条消息,那条信息最后来了。就在木星变成太阳之后,地球全体人类都收到了一条电磁波信号,是主宰群发给每一个地球人的,大家的手机里、电视里、广播里,都突然收到了一条信息,信息只有两句话:太阳系的所有这些星球都属于你们——除了木卫二。不要企图在木卫二上登陆。

通过这次群发短信,所有地球人也都知道了主宰的存在。对于人类来说,今后探索太阳系获得了更多的动力和认可,因为主宰发过话了,太阳系的所有星球都属于你们。虽然原来也没人和你抢,但人就是这样,一旦有人明确告诉你那是你的了,人们就会萌发更强的占有欲。而木卫二,也成了所有人类心目中的一个神秘无比的地方。中国人的钱学森号和上面的船员,成了最后一波登陆木卫二的人类。

太空漫游2010讲了什么,太空漫游2010详细剧情解析(6)

同时,还有另外一个大变化是,地球人要适应有俩太阳的新生活了,新太阳的亮度虽然没有太阳亮,但比满月要亮五十倍。地球从此之后没有黑夜了,很多夜晚做的事情,都不能做了。有的职业觉得这很好,比如警察,还有一些从事户外工作的人。但也有一些人不开心,比如说,坏人,还有天文学家。坏人不高兴好理解,干不了坏事了;天文学家不高兴,是因为地球上再也没有夜空了,所以观看星空就很不方便。同时,一些生物学家也不高兴了,因为很多夜行生物的活动受到了影响,它们的生理周期会发生变化,有的生物可能会走向灭绝。

故事讲到这里,这部小说的主要情节就结束了。我们来看一下这个结局。我先给你补充一下科学知识,关于木星变太阳的可能性。这个情节是有相当的物理学基础的,因为木星在很多参数上,都和太阳很像。第一,木星质量非常大,它一个星体的质量,是其他所有太阳系的行星加起来的2.5倍。第二就是,木星的物质构成,和太阳几乎一样。太阳的成分里,氢元素是73%,氦约占25%,剩下2%是其他物质。而木星里,氢元素占80%左右,其次是氦,占18%,其他元素2%,你看比例几乎是一样的。所以,科学界本来就有这样的说法,木星是一个没有成功的小太阳。但为什么木星没有成为太阳呢?其实,木星只缺少了唯一的一个条件,就是它的质量还不够大。

先亮一个结论,木星的质量要至少比现在再大80倍,才能变成一颗太阳。因为现在在宇宙里,人类发现质量最小的恒星,也比木星的质量大80倍。80倍的木星质量,这是宇宙里形成恒星的一个硬杠杠,过了这道坎,才能是恒星。内部的原因是,如果不到木星质量的80倍,一个天体内部就没有足够的压力和温度发生核聚变。

所以,我们回头看看小说里的描写,那么多黑石碑凑在一起,在木星里面绕圈,我们可以理解成,这个动作就是黑石碑们在从一个异次元空间,往木星肚子里搬运物质呢。只要木星内部物质的总质量够了,木星变成太阳是完全可能的。

太空漫游2010讲了什么,太空漫游2010详细剧情解析(7)

还有一个小说逻辑上的合理性,就是在第一部小说里说过,主宰诞生的地方,是一个双星系统,所以,主宰对于双星恒星系应该是有特殊好感的,而现在木星就是一个现成的火种,那么这样一来,点燃木星也合情合理

把木星变成一个新的太阳,这显然是银河系的主宰的旨意。那为什么主宰要把木星变成一个太阳呢?来打个比方你就懂了,我们之前说了,整个银河系就是主宰的一个培育生命的院子,有点像一个农夫的后院养了各种花花草草和鸡鸭猪鹅。之前呢,这个院子里长出了一种叫人类的生物,主宰觉得还不错。但后来,主宰又在木卫二上发现了一种生物,就是钱学森号发现的那些生物,主宰觉得也不错,于是也想留下来培养一下。

而木卫二上最缺的是什么呢?是能量。所以,老大哥就派石碑去把这事办了,把木星点燃成了一颗恒星,这么一来木卫二就能得到更多的光照了,上面的生物就能更茁壮。同时,主宰还发现一个问题,就是人类这个动物好奇心太强,而且占有欲还很强,你看那个钱学森号上的张博士临死前,不就说什么将来这个生物用我的名字命名,看见什么都心生占有之意。所以,人类有点像养在主宰菜园子里的一头特别贪吃的猪,主宰生怕这头猪拱了自己新种的菜,所以给猪一个警告,说这个院子里的草你随便吃,但不要拱我的菜。也就是不要碰木卫二。

而鲍曼呢,作为助手,所有这些计划可能都是他来主抓落实的。前面我们分析了,由于我们的鲍曼是一个心怀怜悯又有人文关怀的人,他不忍看见发现2号在木卫二上被不明不白地烧死,于是冒着被主宰知道的风险,透露了一些消息给弗洛伊德他们,但同时鲍曼也在坚守原则,一点也没说不该说的话。到这,《太空漫游》四部曲的第二部,就给你说完了。

在这一部小说里最重要的情节,就是人类明白了,我们不是主宰唯一的培育对象,在太阳系,有木卫二上的生物,它和人类是一个争宠的状态。而且,主宰给人类标出了明确的权限,就是我养的生物,你不要去动。但是,凭借人类的性格,真的能这么听话,说不动就不动吗?当然不能。在接下来的一部小说里,人类又会做出什么淘气的事情呢?敬请期待《2061:太空漫游》的解读。

上一页12末页

栏目热文

2001太空漫游和其他影片的区别(2001太空漫游电影最后什么意思)

2001太空漫游和其他影片的区别(2001太空漫游电影最后什么意思)

《2001太空漫游》是西方一部“教父”级别的“太空歌剧”类科幻片,中国首部科幻大片《流浪地球》与其相比在类型和意义上具有...

2023-06-04 22:15:06查看全文 >>

2001太空漫游剖析(2001太空漫游结局解析)

2001太空漫游剖析(2001太空漫游结局解析)

在2018年夏天,我的朋友如风,组织了一场观影会。邀请我和西闪,作为观影会的嘉宾。这部电影就是《2001太空漫游》。这部...

2023-06-04 22:12:16查看全文 >>

2001太空漫游讲什么(2001太空漫游原片多少分钟)

2001太空漫游讲什么(2001太空漫游原片多少分钟)

英国老牌电影杂志《完全电影》(TOTAL FILM)评选的“最伟大五十部科幻电影”中,《2001太空漫游》位居第三位;美...

2023-06-04 22:39:44查看全文 >>

2001太空漫游片尾解析(2001太空漫游三部曲结局)

2001太空漫游片尾解析(2001太空漫游三部曲结局)

有史以来最好的电影都有一个共同的倾向,就是以模糊的方式表达他们的问题。在影片的最后,观众以自己的方式去猜测无法解释的部分...

2023-06-04 22:51:00查看全文 >>

2001太空漫游电影隐喻(2001太空漫游电影构图解析)

2001太空漫游电影隐喻(2001太空漫游电影构图解析)

毋容置疑,电影的开场是影片的重中之重,一部电影的开场如果做得好,就会为我们打开一个全新的观影旅程。​今天,我就为大家解析...

2023-06-04 22:13:19查看全文 >>

太空漫游2001拍了几部(2001太空漫游和其他影片的区别)

太空漫游2001拍了几部(2001太空漫游和其他影片的区别)

(扬子晚报/扬眼记者 蔡震)2019年7月20日,是人类首次登月50周年纪念日,恰逢由读客文化出版引进的《太空漫游四部曲...

2023-06-04 22:20:17查看全文 >>

太空漫游2001 怎么拍的(2001太空漫游太空上怎么拍的)

太空漫游2001 怎么拍的(2001太空漫游太空上怎么拍的)

因恰逢上映五十周年纪念的大日子,四月以来,斯坦利·库布里克(Stanley Kubrick)的科幻经典《2001太空漫游...

2023-06-04 22:52:51查看全文 >>

2001太空漫游深度剖析(2001太空漫游结局解析)

2001太空漫游深度剖析(2001太空漫游结局解析)

《2001:太空漫游》是库布里克1968年杰出的电影作品。这部作品一直在不断激励启发着一代又一代人工智能和太空科技方面的...

2023-06-04 22:48:06查看全文 >>

太空漫游2001什么时候拍摄的(2001太空漫游到底讲的什么)

太空漫游2001什么时候拍摄的(2001太空漫游到底讲的什么)

库布里克画了一个圈,科幻电影至今都没有跳出去。《2001太空漫游》拍摄于1968年,而美国登月是在1969年。看完《20...

2023-06-04 22:19:42查看全文 >>

2001太空漫游电影讲解(2001太空漫游电影豆瓣)

2001太空漫游电影讲解(2001太空漫游电影豆瓣)

阿瑟·克拉克,这位1917年出生的英国人,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科幻小说家之一。他的作品有前沿科学理论作内核,有天马行空的想...

2023-06-04 22:29:13查看全文 >>

文档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