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动漫 >

张煌言最后返照(张煌言最后怎么处理)

来源:原点资讯(www.yd166.com)时间:2023-11-05 14:35:05作者:YD166手机阅读>>

前言

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清军在南田悬岙岛(即今象山县)搜捕出了一条“大鱼”。这条“大鱼”是谁?正是坚持抗清二十多年的南明忠臣、兵部尚书、书生将军张煌言。既然是抗清名将,张煌言缘何会被清军轻易搜捕而出?难道他身边没有了抗清的义军了吗?

的确没有了!1662-1664年于南明而言是毁灭性的历史阶段。在这一时期南明永历帝、监国鲁王朱以海、郑成功等标志性的人物纷纷离世,这让曾经雄心壮志意欲恢复明朝的张煌言备受打击。举目不见复明之望的他最终解散义军隐居海岛。可惜,他的名头实在太大,即便是隐居也让清廷不得安心。因此才有了被搜捕而出的一幕。清军在搜捕出张煌言后为避免夜长梦多遂于当年将其斩于杭州弼教坊,就此一代传奇儒将的故事落幕。纵观张煌言的戎马一生,他一度触摸到了恢复南明的希望。而这一希望便是其于1661年在芜湖开辟“根据地”的一役!

张煌言最后返照,张煌言最后怎么处理(1)

张煌言

一、举义勤王,辅佐鲁王!

张煌言生于官宦之家,其父张圭章,天启年间举人,曾官至刑部员外郎。家庭环境影响下的张煌言不仅饱读诗书更兼顾时局好论兵法,这为其日后走上反清复明的道路打下了坚实基础。崇祯十五年(公元1642年),张煌言中举,但彼时闯贼势大朝廷急需文武双全的人才,因此科举场外另有加试武科。面对武科项目,张煌言好兵事的储备有了发挥的空间。三箭全中让张煌言脱颖而出进入仕途。

南明弘光元年(公元1645年),松于军备的南明为南下的清军所破。一片哀鸿之下,张煌言任职的宁波城中大小官员或仓皇出逃、或暗议举城投降。人心惶惶之下张煌言展现出了坚毅的品格。他响应时任刑部员外郎钱肃乐号召聚义集师勤王,亲自奉表鲁王朱以海北上监国。鲁王朱以海监国之后,遂委任张煌言为翰林修撰,参与朝政。奈何清军进展极快,不久即攻克重镇杭州,不得已张煌言随鲁王逃奔舟山意图再战。可惜清军压境之下南明内部竟还在争权。得在福州隆武帝委任的舟山总兵、肃虏侯黄斌卿拒绝鲁王一行,后在名将张名振的斡旋下才得以留驻。

舟山一拒,让张煌言追随的鲁王一系与隆武帝一派彻底闹翻。两派的失和让鲁王系人马成为了一支孤悬外海独自抗清的力量。那么在隆武与鲁王两系失和的背景下,仅凭鲁王系人马的张煌言的能否实现其宏大的反清复明之愿吗?

张煌言最后返照,张煌言最后怎么处理(2)

南明残军

二、孤军奋战,鲁王系的单打独斗!

清军南下的背景下,鲁王朱以海等南明高层仓皇出海逃奔舟山,由此舟山成为了鲁王系反清复明的基地。舟山与大陆远隔大海,于不习水战的满清八旗军而言的确是一处天然的基地。那么以舟山为基地的南明鲁王系人马真的可以借此反攻大陆,张煌言反清复明的大志即可得现?显然这不太现实,因为当时的江南局势远超张煌言预期的恶劣。

清顺治四年(公元1647年),降清的原明辽东将领、清苏松提督吴胜兆因不堪清军猜忌而意欲反正。在与据有舟山的南明定西侯张名振联络之后定于年中举义。吴胜兆的反正于日薄西山的南明而言无异于天降喜讯。因此为配合吴胜兆起兵,张名振委任张煌言为监军,亲率援军意图自长江口入苏松响应。奈何天欲亡明,援军在崇明岛外海突遇风暴折损严重,不仅未能支援吴胜兆起兵反而因此失陷数十名将领,这其中便有张煌言。幸好张煌言举人出身未被当场斩*,后又借机脱逃才保住性命得以返回舟山。只此一败似乎预示着鲁王系人马难以凭单打独斗以复江南。

顺治八年(1651年),尚未待舟山明军行动,清军集结两路大军围攻舟山,意图拔掉这颗钉在江南外海的“南明钉子”。为破清军围攻,张煌言献计张名振出兵崇明佯攻吴淞施围魏救赵之计。张名振纳计携张煌言出兵吴淞牵制。然而虽有张名振军在吴淞牵制,但舟山依然失陷。此役南明鲁王系损失惨重,死难者高达1万8千余人,鲁王不得不弃经营数年的舟山而南下投郑。此役之后,南明军士气大受打击,不过张名振军施展的围魏救赵之际亦南撤厦门的南明诸将认识到崇明岛的价值,这为日后郑成功北上入长江围攻南京以崇明为前进基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张煌言最后返照,张煌言最后怎么处理(3)

南明水师

三、被迫无奈的合作终让张煌言兵败芜湖!

舟山战役后,失去大后方基地舟山的鲁王系人马不得不南下投奔郑成功。于郑成功而言,接纳南明宗室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但面对一支尚存一定实力的非本派人马,他还是心存忌惮的。不过自知无路可退的鲁王系人马在名将张名振的统帅下主动展现了诚意,即主动承认郑成功的领导地位并尽力争取其援助。英雄惜英雄,同为南明“擎天柱”的郑成功当然不会做出同门相残之事,毕竟他们当前有共同的敌人-满清。不过两派人马聚集在厦门一处自然难免间隙,因此在张名振有收回根据地舟山之志、郑成功有意“送走”鲁王系人马的背景之下,张名振及郑成功两部人马发动了收复舟山之役。此役在海军力量强大的郑成功军配合下,张名振成功收复舟山。收复舟山一役拉开了鲁郑两派合作的序幕。

然而时代不惜英雄。张名振在收复舟山的当年(公元1655年)即抱憾病逝于军中。张名振的死一度存在争议,鲁王系人马中甚至有不少将领认为张名振之死是郑成功的阴谋(即郑成功下毒说)。但舟山已复,鲁王系人马可再度在江南近海牵制清军这一巨大战略价值而言,郑成功完全没有加害之理。不过随着张名振的死,鲁王系人马折损了自己的领袖,历史的重任则移交到了鲁王系二号人物-张煌言手中。张煌言显然极其明白南明危局之下团结的重要性,因此在他继任鲁王系人马统帅一职后主动对内澄清张名振的死因并寻求与郑成功的再次合作。显然单打独斗数年的他很清楚地认识到仅凭借自身力量是难以光复江南的,他必须与郑成功合兵。

张煌言最后返照,张煌言最后怎么处理(4)

南明水师在作战

张郑合作于南明而言是一件幸事。很快,两人合作的成果便呱呱落地,这便是著名的南京战役。此战中意欲光复南明疆域的郑成功直接北上自长江而入直指南明旧都-南京,而坐镇舟山的张煌言则主动请缨统帅本部人马直插南京上游的芜湖地区以牵制清军。而两军自长江而入的前进基地便是鲁王系人马用鲜血验证出来的崇明岛。此役初期进展极其顺利,郑军主力连战连捷先后攻克定海关、瓜州、镇江,围清两江总督朗廷佐于南京城内;而张煌言部则绕过南京直插芜湖,一举克复四府三州二十四县,甚至出现了“父老争出持牛酒犒师,扶杖炷香,望见衣冠,涕泪交下,以为十五年来所未见”的空前盛况。

胜利是容易冲昏人头脑的。围攻南京城的郑成功军便是如此。认为不日即可破城的郑军上下无不盲目乐观,不仅怠于包围令坐镇南京的两江总督朗廷佐得以从容调兵,还轻信其诈降之言坐失克城良机。郑成功军的不思进取给在上游芜湖争取时间的张煌言军造成了极大的困难。由于朗廷佐从容的调度,孤军深入芜湖地区的张煌言军被截断后路。随着郑成功军在南京城下为清军所破,张煌言彻底成为了一支孤军。既然退不得那就向前!张煌言军整兵出乎清军意料地向江西发展。可惜得知南京危局的武昌清军已顺江而下,与张煌言军于铜陵江面发生决战。张煌言军大败,仅收拢残兵数百,不得不弃舟登陆且战且退向浙江沿海败走。最后在江南父老乡亲们的帮助下途径东阳、义乌至天台复归舟山群岛。

张煌言在芜湖一败充分体现了鲁王系人马与郑军存在配合不默契这一重大问题,而这背后归根结底还是在舟山战役中败退已穷途末路的鲁王系人马迫不得已不得不与郑军配合的不甘。芜湖败后,张煌言幸运生还,后虽收拢了旧部并得到郑成功的援助,但随着1662年南明最后的正统-永历帝在云南被吴三桂勒*后,反清复明的希望愈加渺茫。1664年,在看到前一年在清郑金门海战中失败的明郑政权彻底败走台湾孤悬海外后,张煌言心底最后的希望破灭了。彻底心灰意冷的张煌言最终决定解散义军孤老海岛。可惜最终满清并没有给予这位英雄这个机会。

张煌言最后返照,张煌言最后怎么处理(5)

被捕的张煌言

终章:南明在大陆最后的抗争失败背后!

芜湖之战可以看作是南明军队在大陆最后的抗争。此战持续时间极久,纵然郑成功军因南京之战败退回海上,但张煌言军依然顽强地活跃在芜湖地区。虽然后续遭到清军四面包围而失败,但其影响力却远超郑成功围攻南京一战。张煌言能在芜湖地区纵横近一年克复三十余城足见江南百姓对明朝的认可。正是张煌言的成功让满清政府认识到进一步收拢江南民心的重要性,这亦是康熙帝后期南巡时多次拜谒明孝陵的背后动机。

张煌言反清复明的事业一定程度上是成功和辉煌的,只是他自己的命运是悲惨的。1664年9月7日,张煌言被清军*害于杭州弼教坊,尸体为鄞县万斯大等人与和尚超直收拢,待其首级为外甥朱湘玉买回后葬于西湖畔,成为了西湖三杰之一(与岳飞、于谦齐名)。忠贞不渝者,必为后世人所铭记!

,

栏目热文

张煌言为什么反抗清朝(张煌言封王原因)

张煌言为什么反抗清朝(张煌言封王原因)

今天向大家介绍,与岳飞、于谦并称为“西湖三杰”的南明民族英雄张煌言。他在坚持抗清斗争近20年后,被清军俘虏,后于杭州遇害...

2023-11-05 14:28:29查看全文 >>

张煌言墓地图片大全(张煌言墓为什么会在杭州西湖)

张煌言墓地图片大全(张煌言墓为什么会在杭州西湖)

“西湖三杰”:岳飞、于谦、张苍水,他们都是民族英雄。死后分别安息在栖霞岭、三台山、南屏山。岳飞、于谦,都是死于本朝廷之手...

2023-11-05 14:23:00查看全文 >>

张煌言如何灭亡(张煌言最后一段话)

张煌言如何灭亡(张煌言最后一段话)

“当鼎革之际,胜国遣臣举兵图兴复,时势既去,不可为而为,盖鲜有济者。徒以忠义郁结,深入於人心,陵谷可得更,精诚不可得沫。...

2023-11-05 14:47:30查看全文 >>

是谁杀了张煌言(张煌言西湖三杰之死)

是谁杀了张煌言(张煌言西湖三杰之死)

公元1644年,李自成攻陷北京,崇祯帝拒绝将太子派往南京,最终国破家亡。同年,多尔衮带领清军入关,打败李自成,入主中原。...

2023-11-05 14:42:09查看全文 >>

张煌言最后结局(张煌言的遗言有哪些)

张煌言最后结局(张煌言的遗言有哪些)

"反岸摇舟归,清风半日闲。复何归途路权?明溪归雁边",这首藏头诗乃明末清初所作,每句话地第一个字连起来就...

2023-11-05 14:37:44查看全文 >>

张煌言反抗清朝(明末抗清将领张煌言)

张煌言反抗清朝(明末抗清将领张煌言)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西湖的秀美风光让人心驰神往,很少有人记得,在这般美丽的湖光山色之间,曾上演着一幕幕人间...

2023-11-05 14:21:41查看全文 >>

pe安装系统c盘不见了(pe安装系统没有c盘选择)

pe安装系统c盘不见了(pe安装系统没有c盘选择)

说在前面:2017年刚上大学,为了学习的需求,购买了一款小米笔记本Pro笔记本电脑,如今也用了3年多点了,但是由于笔记本...

2023-11-05 14:40:59查看全文 >>

重装系统进入pe找不到硬盘(进pe重装系统找不到硬盘)

重装系统进入pe找不到硬盘(进pe重装系统找不到硬盘)

硬盘是存放系统的主要途径,找不到硬盘就无法安装系统。可是明明电脑上安装了硬盘怎么检测不到呢?这和我们的BIOS设置有直接...

2023-11-05 15:02:52查看全文 >>

pe进去电脑后找不到系统盘(pe系统中找不到电脑磁盘)

pe进去电脑后找不到系统盘(pe系统中找不到电脑磁盘)

如题,一般会出现插入系统盘修复,disk boot failure等提示,然后无法正常进入系统。同时有可能出现如下图提示...

2023-11-05 14:58:01查看全文 >>

pe安装系统时找不到c盘(pe系统没有c盘怎么办)

pe安装系统时找不到c盘(pe系统没有c盘怎么办)

废话不说,直接上图: 以上情况一般出现于用U盘安装W7系统时,具体原因是在安装时加载到安装程序中的U盘变成了主引导盘而...

2023-11-05 15:04:44查看全文 >>

文档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