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槽:《林中小屋》的剧情设计就像是对美式恐怖电影一次总结性的吐槽,各种预先设计好的桥段被大量采用,使得本片在脱离幕后剧情之刻,看上去与一些不入流的恐怖片别无二致,而正是电影双线的剧情发展,使得幕后剧情这一条线索变得极为颠覆。《林中小屋》这样具有颠覆性或者存在颠覆和反俗套情节的恐怖片,挑战着传统恐怖片的地位,也可以看做是对美式恐怖片的一次集中嘲讽。
一片览尽“恐怖片完全送死手册”
《林中小屋》用俗套的方式讲述了一个不俗套的故事,电影中所呈现出那些事先安排好的情节,完全是为美式恐怖片量身定做,各类俗套大杂烩一应俱全。开头几位就毫无意外的组队了,还必须得有个金发妞,不是金发也要染发。
1、必须要组5人以上的郊游敢死队
几人驱车前往郊区度假,然后……此处省略一万字。大概这种叙事方法是恐怖片编剧们最惯用的一种方式了。人际关系学创始人乔治·埃尔顿·梅奥曾经指出:“人类迄今仍不知道如何和谐地共处”。尤其是在荒郊野外,科技的飞速发展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来来许多社会问题。
人际关系的冷漠,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金钱至上的处世态度等等这一切都使人心扭曲,带来的是变态与绝望的反抗。当环境因素和场所的改变,外来人的入侵打破了传统的既定结构,这个扭曲的人际关系也被无限放大。
在看似没有受到工业文明侵蚀的荒郊丛林,其实已经作为工业文明的牺牲品存在着。这让恐怖片编剧找到了一种快捷简便、省钱省力的方式,郊游敢死队模式已经渗透至了美式恐怖片主题的骨子里面,至今仍然保持着应有的活力。
2、必须要有“*猛呆傻纯”的人物配置
恐怖片中的人物是相当悲催的,他们不仅肩负着推进剧情、整合气氛、营造惊悚的重任,而且在“为片捐躯”的理念上也是毫不犹豫的从容赴死。配角突出了恐怖气氛、强调力量悬殊和增强感官刺激,而且配角的存在,随着恐怖电影的发展,更进化为一套经典模式 。
就像《林中小屋》那样,恐怖片中的人物形象标配5人,分别是*、猛、呆、傻、纯。一般而言,恐怖片以群戏开场,中后期逐渐分化出主配角的概念,而通过这种人物塑造模式,观众大致在电影开始10分钟后,能够“猜”出后面故事中谁是主角、谁会死亡。有电影有真相!
《林中小屋》中的*女上演了和狼调情的好戏
*:他们存在的目的就是卖弄风*,多以女性为主,偶尔也携带某只浪荡帅哥,露点是他们存在的必要性,而且完成任务后他们往往最先登船。
其实傻兮兮的雷神在本片代表傻还是猛有待商榷
猛:他们象征着对抗反派角色最强大的力量,孔武有力,为战胜邪恶提供了一线希望 ,但却总是无法撑到最后,或许舍己为人、或许百密一疏,让最后的希望灰飞烟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