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小潘潘带火了黄梅戏?
这大概是最有“技术含量”的粉丝洗白话术了,因为人家有数据啊,你看小潘潘魔改《女驸马》火了之后,不仅让很多年轻人知道了黄梅戏,还有很多人去搜《女驸马》,一下子就把黄梅戏给带火了。
这种说法很能蛊惑人,但却忽视了一个重要的东西,黄梅戏需要这种劣质流量吗?

慕容晓晓的歌曲《黄梅戏》是正向改编,宣传了黄梅戏,歌颂了冯素珍,还推广了《女驸马》,这种流量属于优质流量。
小潘潘魔改《女驸马》则属于反向改编,篡改了《女驸马》侮辱了冯素珍同时短暂提高了黄梅戏的流量,这种流量不管大小都属于劣质流量。
打个比方,你在学校里评上了三好学生上了光荣榜,有一千个同学都知道了你,这是优质流量。
你在学校上厕所时被同学推进了茅坑,全校三千同学都知道了你,这就是劣质流量。
同样是知名度,你希望要劣质流量还是优质流量?

正常人都会选择“三好学生”,但在流量时代,有些人却会选择“掉茅坑”,也就是传说中的“黑粉也是粉”,只要粉丝多只要有流量就能有收益。所以,网红界各种奇葩搞怪,外围界各种主动曝光隐私,都属于哪怕别人不推自己也要跳茅坑博出名的现象。
劣质流量是网红的最爱,但黄梅戏不需要这种劣质流量,不仅不需要,还要对劣质流量进行反击。

像小潘潘这样的魔改,如果我们选择包容和放任,那么网红界就会大量复制,甚至登峰造极,下一步就该魔改《天仙配》了,到时候万一黄梅戏真被网红弄少一个“梅”字,那就是典型的文化倒退,崽卖爷田不心疼。
还是那个比方,没有哪个三好学生希望自己凭借“掉茅坑”出名,不仅不愿意,还要尽快消除这种恶名,不管不问的话,也许更多的虚构细节如“头朝下掉下去的”就会被添油加醋传出来,万一等毕业后全校都记住了“茅坑小王子”而忘记了你是三好学生怎么办?
综上,知错就改善莫大焉,强行洗白适得其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