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到了《侍神令》,他们就深刻汲取《寻龙诀》的经验,从一开始就提出在剧本创作阶段让视觉部门也加入,参与讨论,“他们会第一时间看到我们对于故事的想法,给到我们反馈。我们再做修改,有一个相互刺激、彼此成长的过程。”同时因为视觉部门提前进组,影片的制作成本也提高了。
不过结果终究是好的,张家鲁说:“边拍边改的幅度相对小一点。我们尽量做到精准,在拍摄的时候就会省去多余的浪费。”

影片后期制作两年,李蔚然回忆,他们是在一个摸索的过程中边学边做,“两年没有一天停着的,每天都全力以赴往前跑,还是跑了整整两年。”他们在做后期剪辑时也对电影做了很大调整,张家鲁透露:“甚至结局跟原来剧本写的结局完全不一样!”
把漫威的感觉放进奇幻电影,《侍神令》计划拍网剧
中国奇幻视效大片的发展可以溯源至2005年的《无极》,十多年来,既打造出《画皮》《西游·降魔篇》《捉妖记》《寻龙诀》《狄仁杰》系列等票房口碑双收的影片,也涌现了一堆粗制滥造的烂片。
张家鲁作为国产奇幻电影的重要推手,对此深有感触:
“奇幻类型是可以把我们的想象力去做工业化和视觉化呈现的一个很好的出口,但是门槛很高,有太多技术层面必须要配合,才能达到好的效果。当年出来几部标志性的作品后,有一些电影也披着所谓的奇幻外衣,但端出来的可能是看似好吃,但里头各种偷工减料的东西,观众就会丧失信心。”

在他看来,尤其是在16、17年左右,大量热钱的涌入让国产奇幻电影生产了一批“让观众觉得倒胃口”的作品,如今随着电影市场历经“劣币驱逐良币”,资本泡沫逐渐褪去,“好的团队留下了,我们在这个过程中再把观众的信心给找回来。”
“可能大家会有不同的观感,但我相信对我们的专业和诚意,绝对是会有感触的。”张家鲁认为,这或许就是《侍神令》能够带给中国奇幻电影的一些意义。
“《侍神令》跟以前的奇幻电影在观念上不太一样”,导演张蔚然则对影片很有信心,“我自己把一些漫威的感觉放到奇幻里去,第二是真正挑战了最难的特效技术,我们完成度非常高!我们为这些东西骄傲!第三是我们把技术和艺术都融合起来了,创造出一种独特的情感。”
近年来,张家鲁身兼多职,既是编剧,也往监制方向发展,作为本片出品方工夫影业的创意总监,他表示未来他们会持续制作像《侍神令》这种奇幻题材的旗舰型作品,而《侍神令》也有计划拍摄网剧,他也会担任剧版的监制和编剧。

“数字角色已经是视效里最难的了!”导演李蔚然坦言,他想在之后尝试拍摄更多不同方向的类型电影,不过如果有新的技术挑战,他也会愿意继续执导这类奇幻大片。
至于对《侍神令》上映后的票房和口碑表现预期,他没有想太多,“就看观众跟这部电影的缘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