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12团副团长魏汉新通过其族叔、老军人魏鉴贤与中共联系。
1949年3月同样主张起义的旧四军军官李洁之被任命为梅县专员兼保安司令。
5月3日,曾天节、魏鉴贤等发起闽西、梅县、汕头、惠州四专员秘密会议。李洁之主张待解放军大军到达边境再同时发动起义,但形势的发展已经不可能再等待。
粤东、闽西条件已成熟,而汕头、惠州尚有大批敌军驻扎,显然不可能行动。
几天之后,由于保安12团内部矛盾的爆发,终于使粤东大起义不可遏止地发动了。
保安12团三个营15个连,实有3500多人,是敌军在梅县的主力,驻于粤东通闽西的要道口松口镇。
1948年9月,闽粤赣边清剿司令涂思宗被撤换,由驻潮安的专员、保安司令喻英奇接任。

涂思宗曾跟随国民党代表团访问延安,中间讲话者即为涂思宗
涂思宗曾跟随国民党代表团访问延安,中间讲话者即为涂思宗
11月喻撤保12团团长魏大杰职,派亲信刘永图接任。
喻英奇是军统系统的人,背后支持的是当时的省保安副司令黄镇球,更有整个中央系统。
余汉谋、薛岳回粤后,把特务系统深入广东的势力视为实现广东大团结的最大障碍,策划以老部下吴奇伟出任边区剿匪总指挥,削夺喻英奇的实权。
喻英奇不甘示弱,不给吴奇伟和新任潮汕专员莫希德入境,继而通电拥蒋总统复职,反对薛岳出任省主席。
薛岳十分气愤,双方竟相争夺粤东兵权。
就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保12团副团长魏汉新串同该团五华籍营连长于4月7日扣押团长刘永图。

薛岳和喻英奇明争暗斗,客观上为粤东大起义提供了条件
事变后的第二天4月8日,魏鉴贤赶到松口团部,给魏汉新打气,并告诉他粤东大起义的准备情况,下属营连一大批人也积极赞成,保12团起义已不可拖延。
经过中共方面同意,5月14日蕉县保安独立营及老隆保安13团宣告起义,5月15日保安12团团长魏汉新带直属队及第3营从松口回到梅州城,17日宣告起义。
保安13团起义后配合东江二支队击溃保安第5团,占领老隆县城,5月17日保安5团在各方强大压力下也被迫起义,接受改编。
到月底,起义扩大到闽西,参加起义的有五个保安团、二个保安独立营以及各县地方武装共约20000余人。
乘粤东大起义的东风,两大纵队把其发展为强大的夏季攻势,一举攻占了粤东、东江中游的几乎所有城镇。

闽粤赣边纵队进入汕头
广东东部,敌军只能困守汕头附近及东江下游惠州,中共武装已经形成了从东面威胁广州的战略态势。
对于广东游击战争,1949年9月方方在赣州高干会议所作的《广东情况介绍》中作出了总结。一连串富有说服力的数字,掷地有声:
粤赣湘边纵:总兵力33000人,解放人口约400余万。
闽粤赣边纵:总兵力12700人,解放人口约400万。
粤桂南边纵队:总兵力8000人,解放人口100余万。
粤中纵队:总兵力7000人,解放人口250万。
粤桂湘边纵队:总兵力6000人,解放人口50万。
总计全省解放区人口共计1350万,占全省人口的40%,中共在全省1/3地区建立了政权,拥有解放武装6.7万人,人数是当年东江纵队的6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