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综艺《天赐的声音2》播出后,“小刚”周传雄久违的舞台,却被舆论消费得一地鸡毛——作为上世纪80年代出道的“情歌教父”,竟然沦落至被晚辈选择,被乐评人点评,甚至一轮游。有人称这是华语乐坛的一次“蒙羞”;但更多的声音,是对一位曾经辉煌的音乐人怀才不遇、生不逢时的百般唏嘘。

周传雄。艺人供图
若将周传雄三十三载的音乐之路铺陈开来,他见证了华语乐坛的兴盛与落寞,自身命运也在时代潮流中曲折跌宕;中年遭遇疾病缠身,沉寂多年推出新专辑,却石沉大海。但在如此悲情的想象与拆解中,我们想要寻求周传雄的一丝挫败与彷徨,却只是徒劳。
他笃定自己是幸运的。“唱片全盛时期,我在做音乐;市场环境不好,我也继续做音乐;在遇到挫折低潮的时候,反而让我写出对生活更多的感悟……我唱了三十三年,还有人愿意听我的歌,这就蛮好的。”
①商场表演,也是值得珍惜的机会
周传雄得到大众久违的关注,其焦点多少有些本末倒置。
2020年,周传雄时隔五年再次推出新专辑《传世音乐》,请回了《伤痛无声》的制作人Terence Teo,精心拍摄了多首MV,还鲜少地接受了多家媒体采访。但从9月发布第一首主打歌《不畏惧的少年》开始,周传雄就明显感觉到,外界似乎对他的新歌没有任何反馈。而后接连发布的三首作品,也几乎石沉大海。

《不畏惧的少年》
实际上,实体唱片时代逐渐消亡,数字媒体成为音乐的主流载体,周传雄对音乐市场翻天覆地的改变早已有所感知。在这些音乐、短视频平台上,每天都有无数来自天南海北的新歌抢占关注,若歌手不迎合市场做宣传,自己的作品连歌迷都很难听到。“失落倒不会,就觉得心有不甘。”
这是周传雄登上《天赐的声音2》的主要原因——他希望站上这个音乐舞台,告诉众人,周传雄回来唱歌了。
第一轮合作竞演,节目组精心为他选择了二十年前由他创作,代表一代人青春的《我难过》。舞台上,他回忆起自己三十三载音乐之路的坚守,乐评人和其他音乐人也表达了对他的敬爱。但最终,遗憾地,没有一位音乐合伙人选择他,唱了一首歌,他便离开了这个舞台。
而后事情的发展变得吊诡。“孟美岐(节目音乐合伙人之一)给周传雄当导师”“周传雄谈流量被骂”等话题让“情歌教父”再上热搜。周传雄回应节目的博文点赞量突破40万次,然而,他的新歌MV播放量次数却不足其十分之一。
被视为市场博弈间“弱者”的周传雄,却似乎没有被舆论裹挟,反而显得轻松。如果追溯至年轻时,他或许会在意成功或失败,很希望自己做出来的歌都是厉害的;表演上也总是“情绪澎湃”,哭腔、颤音都曾是“小刚”最具代表性的演唱风格。但如今,五十二岁的他,已经过了在意得失心的阶段。“我更在意过程。写一首歌的时候,它会是好歌,就是好歌,是烂歌,就是烂歌。失败和成功都是很难讲的,想太多就会压力很大。”

周传雄参加音乐综艺《天赐的声音2》。
而此次舆论发酵的本质,与其说是音乐受众对个体不公的愤懑,其背后折射出的更多是对当下流量音乐人长久以来的刻板印象,以及对于乐坛沧海遗珠时运不济的感慨。《天赐的声音2》中乐评人谈到周传雄也唏嘘道,曾经的“情歌教父”如今竟沦为在商场中商演,直面台下零星且冷漠的“观众”。
“我觉得还好。”周传雄给了一个平和的回复。别人口中的商场表演,在他看来同样是很值得珍惜的机会,每一首歌他都会坚持排练三次的原则;有时要唱四首,他至少得提前两小时开嗓。“我是很幸运的了。我觉得不管大舞台,小舞台,会来这个舞台听你唱歌的人,一定是喜欢听你唱歌。”
周传雄也在努力适应、融入音乐市场的变化。例如最近他为电视剧《山河令》演唱了插曲,反响不错。他很喜欢剧中一位名叫叶白衣的世外高人,练就神功后,具备了长生不老的能力。即便如此,叶白衣还是感慨道,“难留少年时,总有少年来。”
周传雄深有同感。总有人热血澎湃,时代在变化,听众喜好也在变化。但他始终认为,好的音乐是不变的,这种“不变”,足以让他应万变。
②开货车、做电工,青年会里学音乐
周传雄说,音乐是“天职”,他生来就是要做这件事。
上世纪70年代初,港台流行音乐市场初现雏形,电视上时不时便会播放婉转动人的时代金曲。周传雄小学二年级时,班主任是一名音乐老师,她发现了周传雄的音乐天赋,便有意训练他的声乐技巧,并推荐他参加了诸多校级的音乐比赛。但在那个思想传统的年代,没有一个父母会支持孩子往音乐方向发展,“我将来想要做音乐。”周传雄却很笃定。
这种笃定,竟幸运扭转了他的人生轨迹。14岁时,周传雄即将面临国中升学压力,但父母离异令家境变得窘迫起来,大部分时间只有姐姐独自赚钱养活他。16岁时,他考入一家私立中学,学费颇高。为了赚取学费,周传雄白天在学校上课,晚上固定去青年会打工;寒暑假更忙,开出租车、做餐厅服务生、在街边摆小摊卖耳环;重体力活赚钱多,身材羸弱的周传雄还做过货车小弟,干过电工、装潢工人。
音乐,成为他苦闷生活的全部,也是唯一挣脱生活的目标。那时青年会里有教钢琴、吉他的老师,打工结束后,周传雄就自己排课跟他们学习。19岁时,通过一档“台湾校园歌唱比赛”,周传雄成功签约唱片公司。
真正迈入音乐世界的周传雄,自由了,幸福了。虽然他的生活节奏依然是半工半读,但变成白天上课,假期发唱片,课余时间用来宣传。这些事都是为了音乐。为了让更多人听到他的歌,每周他都要抽一天去参加一档很红的电视节目。录音时间是下课后一小时,两地之间相隔一座大山。周传雄用自己刚赚的钱买了辆小车子,边走山路边吃便当,同时还要化妆、练习脚本。
“很累,但很充实。”周传雄轻松的语气中,饱含一位年轻人用尽全力追逐梦想的满足,“一方面脚踏实地地生活,一方面仰望星空。”
③拒绝“小虎队”,成了唱片公司的“宝”
1988年,台湾开丽公司推出了一档名为《青春大对抗》的节目,意在选择三名颜值高、年轻,又擅长唱歌表演的男生组成组合。刚签约唱片公司的周传雄,曾成为该组合的第一批候选人。他起初以为这个组合是“乐团”,他的弹琴、创作,都可以在其中尽情发挥。直到公司开始培养他们学习舞蹈、主持、表演,并告知他们,这个组合主要是在综艺中担当幕后助理,周传雄直截了当地提出了退出。一年后,该组合重新选拔,并正式命名为“小虎队”,一炮而红。
周传雄没有遗憾。对自己想要的“星空”,他始终有着详尽的描绘。“我想我应该算执着。我会问自己心里的声音,我是喜欢这样子,还是喜欢那样?那时我希望当一个创作歌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