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 >

十色礼是哪六样(五色礼包括什么)

来源:原点资讯(www.yd166.com)时间:2023-04-25 09:16:44作者:YD166手机阅读>>

定亲之后,男方在春节和中秋节等重要节日都要到女方家送节礼。同时,按照季节,男方需给女方购买一点换季衣服或给钱自己购买。女方也到男家走动,并为操持一些家务。

六、送日子

在当地所谓确定结婚的日子。实际上是男女双方家庭的自我约定,没履行法定程序,不具备法律效力。因此定亲之后还要办理结婚证, 前些年是村上开具介绍信,到乡镇上办理,这些年,则需要到县民政局领取。送日子之前,先需要查日子,一般由男方家庭操办,二知先生根据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确定结婚的具体日期,连同注意事项写在一张红纸上。这之后,男方到女方家送日子。

十色礼是哪六样,五色礼包括什么(5)

送日子主要是办两件事,一年是送柬帖。柬帖内容包括结婚日期、发嫁的具体时辰、上下轿或上下车头朝哪个方向、迎送亲队伍中的男女属相、大小客人数、新娘盘头和坐帐时面朝的方向等等,都一一交待清楚。另一件是送礼,一般六色礼,即鸡两只、鱼两条、肉一刀(多是猪的后腿,当地叫猪后座,重十至十五斤),用红线捆扎粉条若干,布料两块,点心若干,由媒人送到女家,称作送日子或叫“下日子”。也有的送六色、八色、十色礼的。但不论几色礼,一般必须有肉、鸡、鱼、点心,粉条等,因为肉食取荤(婚)之意。鸡是吉利。鱼是带眼的,有年年有余之意。粉条有拉长不断之意。点心有婚姻甜美之意。粉皮有圆满之意。一般男方家送来的礼,女方除了肉不能回赠之外,其他的礼都要各退回一半给男方家,表示喜事要分半。肉不能回赠,是因为“肉”即是“荤”,通“婚”,“退荤”有退婚之嫌。

送日子之后,双方就得按既定的时间,做好成亲的各项准备,时间局促的就得紧锣密鼓,女方开始“忙嫁”。大到陪送的嫁妆,小到出嫁时放到被褥里的大枣、栗子、花生、核桃等都要准备好。男方则拾掇新房,置办床柜等结婚用品,并找“全合人”(指儿女双全的媳妇)为新人缝制被褥,四角放铜钱,缀红线,以图吉利。结婚所用的家具、床上用品、衣服等,定亲时男女双方共同商量,分头准备,如被褥六铺六盖或十铺十盖,男女承担四铺四盖或六铺六盖,其余的女方准备。当地喜欢椿木做的床上,由男方承担,涂上红色。这些年许多人家不再沿用这一套,一般不需要老人们再操心置办,新人自己到城里购买成品。但是唯有被褥还是自己做,讲究三表新,新表新里新棉花,自己做的觉得心里踏实。

在有些地方,没立春这一节气的年份是不能结婚的,没有立春被认识是“寡年”也叫“滑年”,并有“寡年结婚不养崽”的说法。

七、邀客

男方叫援饭,女方叫填箱。在当地,无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把要客当成大事去操办。男女定下结婚日期后便通知亲朋好友,一般在婚前的半个月左右,男女双方家庭分别选择吉日,各自请客,农村叫要客。参加的有双方的亲戚朋友及本家族的人,图个喜气和执闹,有的还带着小孩参加。一般设几桌十几桌,多则几十桌甚至上百桌。农村多数在家中设宴,城市均在宾馆。旧时到男方援饭时,重要客人携带猪肉、白磷鱼、馒头、粉条之类的礼品,一般客人大都带馒头和粉条或粉皮。为什么当地有带馒头的风俗,这是由物质条件决定的。因为旧时包括改革开放之前,这里生活不富裕,一个家庭一年一般只能吃上几十斤小麦,有的地方甚至更少。要客则需要吃馒头,自家难以承受,所以客人援饭时就把馒头当礼品,以示帮助,援饭这种叫法大概也是由此而得。到女方填箱的客人一般携带烧饼、饼干之类的礼物。这些礼品,一部分新娘出嫁时带到婆家,分给亲朋好友享用。现在大部分不再带这类礼品,只带礼钱,农村一般100元左右,城市一般200元左右,以示祝贺和帮忙。客人酒足饭饱之后,男女双方家庭分别送给每位客人一个红包,包里装有烟、糖块、饼干和花生等,以示回赠和敬谢之意。

八、下催妆

结婚前一日,男方派人给女方送去红棉袄、红棉裤、“蒙头红子”等嫁衣,以示喜期一到,催请发嫁。顺便换回女方写有送嫁人数、所有填物、忌讳等内容的“婚单子”。 女方还要给男方赠送帽子、腰带和鞋。同时,进一步商量第二天发嫁时注意的事项,以防遗漏。这一天,男方布置新房,挂彩子,贴喜联,请厨师准备喜宴。女方给将出嫁的女儿“开脸”,用线绞净脸上的汗毛,修齐鬓角。夜里收拾嫁妆,将衣服、团圆饼、压床鞋、压柜钱、宽心面等物品放入家具之中,此举谓之“装柜”。现今,在农村仍有下催妆这一程序,但有些内容已经没有了。如“开脸”就不是在这一天,而是由早晨发嫁盘头时一并进行。城市人结婚,一般没有下催妆这一程序,只是发嫁的头一晚上,互相通一下气,商量协调第二天结婚的具体事宜。

九、发嫁

这天,新娘早早起来去上头,农村一般在家中或到镇上去,城市到专门的店,盘头、带花、穿婚纱、梳洗打扮。同时装饰送嫁的轿或车,新娘坐的车装饰比较复杂,其他车简单一些,但都在车的前边或后边贴上“百年好合、永结同心”之类的喜联。发嫁前新娘和家人照相,除全家合影外,分别和家人照相,示意留下做姑娘时与家人的最后一照。

发嫁时间,都是早上。在农村都是送日子时,男方找人确定好的。在城市则根据女方与男方家的距离确定,一般选在7到9点之间。在农村有的地方新娘上轿前,倒穿着父亲的鞋,上车后再换成自己的鞋,寓意闺女出嫁时不带走娘家的土。有的地方新娘坐在椅子上,由人抬到轿或车的跟前,脚不能沾地,在当地发嫁时,新娘一般都穿红鞋,但有些地方则穿绿鞋,回门时穿红鞋,这里有俗语“绿鞋去红鞋来,娘家门上出秀才。”有的地方新娘上车后,家人把事先准备好的一盆清水泼在地上,意思是“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期盼女儿在婆家安安稳稳过日子。

发嫁也叫送嫁,都配有送客。送客有大客、小客和伴娘组成。男大客是由新娘的大舅、大爷、叔叔,现在还有请村干部担当的,女大客由新娘的大娘、婶子担当;男女大客在挑选上有讲究,属相不能与新娘相克,并且要夫妻儿女双全的。小客都是新娘的同辈或者下辈人,伴娘一般是新娘的姐妹或好友。

送嫁的形式,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有所变化。解放前后,除了比较富贵的人家用四人抬的专用花轿送新娘以外,多数人家都是用沂蒙山区特有的独轮车(平时用来推运货物),装饰而成的“轿”。也是大家在南征北战等电影中看到的沂蒙老百姓拥军支前推的那种独轮车。不过,当时是木头轮的,后来换成了橡胶轮胎了。装饰非常简单,只是用红色的席子在车上搭成一个弓形,固定好,新娘坐在独轮车的左边,伴娘坐在右侧,当地叫“称(chen)车子的”。大小客跟在新娘的车子后徒步前往,再后边是抬嫁妆的队伍。大嫁妆都是两个人抬,小的一个人扛着。“文革”期间,许多人家送嫁形式简化,有的新郎到新娘家,一块徒步到男方家;有的新娘由新郎用自行车带着到婆家。七十年代之后,送嫁开始使用拖拉机,八十年代拖拉机和轿车并用,一般只有一辆轿车,新娘和伴娘坐,大小客和嫁妆用拖拉机运送。九十年代以来不论农村还是城里,送嫁普遍用上了轿车,只是档次有高低之分,少的几辆,多的十几辆,有的青一色的宝马车,有的新娘坐白色的车,意思是夫妻白头到老。送嫁时,最前边是摄影车,后边是新娘车,再是大客车、小客车。现在有些富裕人家,闺女出嫁时还陪送轿车,紧随接新娘的婚车之后。嫁妆不再随送嫁队伍,一般是婚前几天早已在新郎家安置好。在农村,时下还有少数人家结婚嫁妆和被褥随送嫁队伍同行的,意思是向外人展示家庭的富有和大气。

送嫁队伍过路口、过桥梁、过村庄等,都要燃放鞭炮,谓之敬路神、桥神,并有专人在这些地方贴上写有“青龙”二字的红纸条,与新郎新娘八字不合的送客兜里也要装上写有青龙二字的纸条。传说青龙能“镇邪”,鞭炮能“除恶”。途中遇到对面来的送嫁队伍,双方都要落轿和停车,由大客出面联系,图个喜气,互相礼让,各自从路边通过。送嫁队伍到了男方的村头或社区门口,男方派专人边放鞭炮,边迎接送嫁队伍。新郎、家人和陪客在自己的家门口等候迎接新娘。送嫁队伍在新郎家门口落轿或停车后,新郎的家人和陪客按照分工,分别先把送新娘的大客小客从车上接下来。然后由新郎给新娘开车门,在车门的下边放一块用黍米打制的圆形糕,新娘下车第一脚踏在糕上,意喻今后的日子“步步登高”。在新娘走出喜车或花轿、经过大门、拜天地等几个环节,新郎家都要安排专人撒福。就是向新娘新郎头上撒麦麸、红枣、栗子、铜钱、糖果等物品,取多子多福之意。现在,除了传统的撒福,还燃放一种特殊的烟花。扑通一声,炸出五颜六色的纸片片、纸条条,既有祝福之意,也增加了喜庆的气氛。

十色礼是哪六样,五色礼包括什么(6)

十、婚礼

旧时,富裕人家的婚礼仪式比较繁琐,场面搞得比较大,一般百姓比较简单。电视剧《沂蒙》中,李继成和心甜的婚礼就是当地平民百姓婚礼仪式的一个缩影。他们的婚礼就是在自家的院内举行的。由村上的司仪主持,先拜天地,再拜高堂,最后夫妻对拜。之后由司仪向新娘介绍家里的亲戚朋友,接着新郎新娘入洞房,这个习俗解放初期一直沿用着。之后,特别是文革期间,在农村许多地方,不再举行拜天地等婚礼仪式。在机关工作的,多由本单位的领导和同志们参加,在会议室举行简单的婚礼,以茶话会的形式,吃喜糖、抽喜烟、喝喜酒,以对新郎新娘表示祝贺。现在的婚礼习俗,在城市越来越多的融入西方的风俗,如赠送结婚的戒指,新娘身穿白色婚纱、新郎着西服,举行集体婚礼,举办婚礼舞会,进行旅行结婚等等,使婚俗越来越适应现代生活的要求,呈现出更加自由活泼,更有个性特点,更具浪漫迷人的风采。

迎接了送嫁队伍之后,紧跟着是举行婚礼仪式。农村都是在新郎家的院子里举行。城里有的在新郎家的楼门口,有的在宾馆,很多都是请婚庆公司安排操办的全程服务。

十色礼是哪六样,五色礼包括什么(7)

婚礼仪式完毕后,新娘新郎入洞房。过去一般都是由新郎用红绸带将新娘牵引进洞房。现在则更多的是,由新郎将新娘抱着或背着进洞房,也有的新郎新娘牵手走进洞房。入洞房后,当地,有一个很重要的风俗叫“摸栗子枣”。新郎家里事前将许多栗子、花生、枣放在新人的被褥下,有的还用线缝到被褥的角上。新郎新娘入洞房的同时,新郎家的新郎同辈或小辈童男童女们一起涌入洞房,待新娘在床上坐定后,这些童男童女们一哄而起,在新人的床上抢摸“栗子枣”,热热闹闹一大阵。然后新郎新娘要喝交心酒、吃宽心面和红鸡蛋,吃鸡蛋时,上头人还要问“生不生?”新郎和新娘都要回答“生!”寓意是来年生子。旧时,新娘还要“坐床”或“坐帐”,三天内不能出洞房,后来坐帐一天,意为熬性(磨磨性子)。现在,无论农村和城市新娘都不再“坐帐”。新婚之夜,洞房昼夜燃红烛,谓之“长明(命)灯”,不论男女老幼都可入洞房看望新娘,要烟要糖,并用各种方式与新郎新娘逗乐取笑,有的闹到深夜,俗称“闹洞房”或“闹新房”。

十一、上喜坟

婚后的第二日或第三日,新郎新娘要上坟祭祖,俗称“上喜坟”。上喜坟一般由父母或新郎的兄弟们陪同,祭祖的范围是新郎的本家族、外祖父母家,有的还要去父亲的外祖父母家。上喜坟一般要带菜肴、黄纸,到“坟地”摆贡品、烧黄纸、祭祖先,同时给每座坟墓上压一块红纸,这标志着有了新的香火、香火不断。

十色礼是哪六样,五色礼包括什么(8)

栏目热文

四样礼与三样礼的区别(下礼跟过礼有什么区别)

四样礼与三样礼的区别(下礼跟过礼有什么区别)

提亲四样礼一般指烟、茶、糖、酒,在很多地区都适用,不容易出错。四样礼既代表了男方的诚意,也体现出男方的经济实力。提亲四样...

2023-04-25 09:47:57查看全文 >>

四样礼是什么时候送的(送四样礼什么讲究)

四样礼是什么时候送的(送四样礼什么讲究)

离娘肉在中国农村的婚俗中比较常见,以中原地区居多。可是离娘肉四样都是什么呢?离娘肉四样都是什么1、有肉、鱼、大葱、粉条,...

2023-04-25 09:18:06查看全文 >>

四色礼一共送几次(四色礼怎么送)

四色礼一共送几次(四色礼怎么送)

真人真事。一个特别要好的朋友陈姐,这些天为儿子的事气的一家人哀声叹气,心里气哭几场了。陈姐儿子上了个一般的本科,毕业也不...

2023-04-25 09:27:38查看全文 >>

六色礼是哪六样(下聘礼必备六样)

六色礼是哪六样(下聘礼必备六样)

古代汉族婚姻风俗。流行于全国许多地区。纳征为“六礼”之中的第四礼,现代亦被称为“订婚。” 现在的订婚仪式以及以前那样的麻...

2023-04-25 09:30:05查看全文 >>

四合礼都有哪四样(去男友家带四样礼品)

四合礼都有哪四样(去男友家带四样礼品)

古代嫁妆是女人的私有财产,也叫陪妆。嫁妆是女家的身份,有各种金银首饰珠宝,寓意吉祥如意,各地各不相同,你的家乡有什么样的...

2023-04-25 09:07:22查看全文 >>

白事四色礼是哪四种(白事礼单和喜事礼单一样吗)

白事四色礼是哪四种(白事礼单和喜事礼单一样吗)

大同清真寺 我国回族婚丧礼节,各地大致相同,因为历代回民都信奉伊斯兰教,婚丧礼节基本上按照伊斯兰教的教义行事,现在将大同...

2023-04-25 09:33:52查看全文 >>

汽车掉头技巧详解图文(汽车掉头方法图解)

汽车掉头技巧详解图文(汽车掉头方法图解)

在路上行驶时,掉头是非常常见的,有时会因为更换路线需要掉头,有时会因为错过路口而需要掉头等等,对于老司机们来说,掉头已是...

2023-04-25 09:22:48查看全文 >>

汽车掉头转弯打法图解(汽车坡路掉头技巧图解)

汽车掉头转弯打法图解(汽车坡路掉头技巧图解)

很多人在左转掉头的时候,由于做得不规范,被拍到违章扣分了,那怎样正确地左转掉头呢,看似很简单就是一把方向的事,但要注意的...

2023-04-25 09:29:40查看全文 >>

汽车拐弯判断车头图解(左右车头角判断图解)

汽车拐弯判断车头图解(左右车头角判断图解)

在空旷的地方,转弯可能不是什么难事,但要是在空间有限,且有其它车辆阻挡的情况下,那么转弯就需要慎重了,指不定一个不留神就...

2023-04-25 09:27:28查看全文 >>

汽车转弯掉头的正确方法(如何判断汽车转弯调头方向)

汽车转弯掉头的正确方法(如何判断汽车转弯调头方向)

随着交通道路设施的不断完善,交规也在逐步补充和完善,其中不乏一些复杂的交通规则,令很多车主吃过罚单。今天要说的是新手司机...

2023-04-25 09:29:55查看全文 >>

文档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