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验 >

为什么坏学生能够成为大老板(为什么有人做了恶反而过得非常好)

来源:原点资讯(www.yd166.com)时间:2022-10-31 10:48:01作者:YD166手机阅读>>

对*经历有一定了解的朋友都知道,他毕业于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从学历上来看,是中专生,不算特别高。

但是,就是这样一个中专生,却走上了革命道路,建立了新中国,做出了伟大的事情。

和他同时代的不少高学历的人,一辈子却似乎并未取得什么真正的成绩。

于是就有不少人产生如下疑问:

为什么*学历不高,却能居功至伟?

其实,产生这个疑问的朋友,对学历和成功之间的关系,理解上是有偏差的。

为什么这么说?

学历本身,确实是一个人能力的体现形式,但肯定不能完全代表一个人能力的全部。

一个人从学校毕业后,步入社会,学历更像是一个敲门砖,也许学历高的人初期起步是比其他人容易些,但后续的种种发展,还是要靠自我的发展进步,而不是选择躺在过去的学历上睡大觉,停滞不前。

*的学历不高,但这并不代表他能力不强,拒绝成长。

相反,他从未停止前进的脚步,一直努力向上生长,在实践中不断磨炼,越来越强。

那么,*身上到底具体有哪些特质,促进了他最终的成功呢?

在我看来,特质有很多,一篇文章很难全部涉及,这里列举3点,如下:

  • 勤学善思;
  • 格局远大;
  • 懂得团结。

这篇文章,我就和大家具体聊聊,这3种特质,在*身上,是如何体现出来的,以及给我们的一些启发。

1

*身上的第一个特质,是:

勤学善思。

什么是勤学善思?

简单来说,就是勤于学习,善于思考。

*的这个特质,童年时就表现出来了。

很小的时候,他并不住在韶山,而是在湘乡唐家圫的外婆家度过。虽然外祖父务农,但那边有个舅舅开馆教人读书识字,*偶尔也会听听。虽然谈不上什么系统性的学习,但总归是有了初步的开始。

1902年,*8岁,父母把他接回韶山,开始在私塾里读书。

那个时候,他一边上学,一边还要做农活,放牛拾粪,农忙的时候,也去帮忙收割庄稼。

借着务农的空档,他也会忙里偷闲读上几页书。

后来去私塾学习,*学习的是《三字经》、《百家姓》、《增广贤文》这类教材。尽管他觉得这类书枯燥无趣,但由于有着过人的记忆力和理解力,他学得很好。

相比那些教材,*更爱读《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这类古代小说,尽管私塾先生一再反对读这类书籍,觉得完全是浪费时间,但*并不这么认为,他觉得这类书写得很好,故事讲得有趣,道理表达得也深刻,比私塾先生的教本宣科好多了。

*读这些故事,不像其他人,只是单纯地被故事吸引,看看就完了,相反,他会想得更深一层。他曾说:

“有一天我忽然想到,这些小说有一件事很特别,就是里面没有种田的农民。所有的人物都是武将、文官、书生,从来没有一个农民做主人公。”

很难想象,这样的想法和质疑,竟出自一个还在读私塾的小孩子。

可见,从很早以前,*就已经开始习惯于独立思考了。

为什么坏学生能够成为大老板,为什么有人做了恶反而过得非常好(1)

随着*年岁的增大,他对外界事物的好奇也在与日俱增。1910年,*17岁,由于自己的强烈要求,和家人的帮助,他得以走出韶山冲,去到湘乡县附近的东山学堂学习。

东山学堂是小学,虽然一开始校长和老师都不看好这个大龄学生,觉得他坚持不了多久。但*并不在意,而是刻苦努力地学习,并凭借优异的成绩,赢得了师生们的认可。

之后,他顺利考入湘乡驻省中学,后来因为武昌起义,还当过半年兵,报考过一些学校,因为觉得校规刻板、课程有限,又退学,遂决定在湖南省立图书馆自学半年。

他制定了一个庞大的自修计划,每天步行三里路到图书馆,一头扎进书海,阅读大量中外书籍,涉猎很广。

如卢梭的《社会契约论》、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亚当·斯密的《国富论》、赫胥黎的《天演论》、斯宾塞的《社会学研究》等。

可以说,这半年的自学时光,让*眼界大开,知识储备也丰富了不少。但长期这么下去并不是办法,毕竟显得有些漫无目的,父亲也不支持这种做法。综合种种因素,*意识到,自己必须考虑接下来该怎么办了。

为什么坏学生能够成为大老板,为什么有人做了恶反而过得非常好(2)

他的选择是:

重新回学校读书。

学校是湖南省立第四师范,后被并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简称湖南一师。

去这所学校的原因很简单,一方面是不收学费,毕业包分配;另一方面,则是他受到梁启超的影响,觉得自己适合当老师。而当老师,就得取得相应的资格。这就跟现在当老师,学历要达标,同时还需要教师资格证一样。

由此可见,在社会大系统下,学历是把相对公平衡量能力的尺子,想要在系统内做事儿,就必须有相应的学历匹配,不论高低。

这一次,*不再像之前,轻易地选择退学离开。相反,他认真地投入到课程中去。

但他在学习课程的时候,不像一些人,眉毛胡子一把抓,而是结合自身的特点,有选择性、有方法地去学习。

他曾在给朋友的信中写道:

“从前拿错主意,为学无头序,而于学堂科学,尤厌其繁碎。今闻于师友,且齿已长,而识稍进。于是决定为学之道,先博而后约,先中而后西,先普通而后专门。”

有了这样的思考,*学习起来更有重点了。

那段时间,他在天色微微亮的时候便起床学习,到了晚上熄灯后,还借着外面的一点微弱的灯光苦读,不愿浪费半点时间。

与此同时,*读书学习,不是翻翻就好,而是在这个过中,有意识地思考、总结和消化。读到某处有了心得和看法,就及时记录下来,这样理解得更深入,学习效果也更好。

除此之外,他还常与老师同学交流,注重社会实践,既读有字之书,也读无字之书。

后来*北漂,尽管没有选择报考北大,尽管没有出国留学,尽管只当一个图书馆助理员、被人瞧不起,但他不因此而妄自菲薄,而是继续保持从小养成的勤学善思的习惯,终身未变。

即便是他去世前,还在读书、思考,不得不让人肃然起敬。这才是真的“活到老,学到老。”

他的这种活法,就像他曾在一封信写得那样“人间清醒”:

“我觉得求学实在没有‘必要在什么地方’的理,‘出洋’两字,在好些人只是一种‘迷’。中国出过洋的总不下几万乃至几十万,好的实在很少。”

2

勤学善思的习惯,让*的知识储备得到不断的丰富。他结合自己的理解,逐渐将这些知识内化于心,逐渐形成了适合自己的认知体系。

一个人的认知体系,就相当于他理解世界的框架,是透过现象看本质的一面镜子。

得益于此,*看问题的视角都与一般人有所不同,往往站位高远,目光如炬,又能细致入微,切实具体。

这实际上也就促使他具备了第二个重要的特质,那就是:格局远大。

所谓格局,就是一个人对事物的认知范围。

*24岁的时候,曾在给好友萧子升的信中写道:

“(中日之间),二十年内,非一战不足以图存,而国人犹沉酣未觉,注意东事少。愚意吾侪无他事可做,欲完自身以保子孙,止有磨砺以待日本。”

没想到,20年后的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的预言成真。

听起来好像有些神奇、不可思议,但实际上,能下出这样的判断,跟*的远大格局不无关系。

上文说了,格局,是一个人对事物的认知范围。*通过刻苦的学习、不断的钻研思考,形成了自己的认知体系。

这体系是在不断发展进化的,愈进化,所包含的东西就越多,愈进化,所触达的边界就越广,因而,基于此所作出的判断,也就更贴合实际的发展趋势,也就更加准确到位。

24岁的预言,其实只是小试牛刀。

二十多年后的1938年,*创作的《论持久战》,才是他远大格局的一个集中、全面、系统的体现,同时,也体现了他系统思考的能力。

什么是系统思考?

简单来说,系统思考是一种看待事物更加全面、更加深入的思考模式。

我们很多人平时的思考,其实偏向碎片化,更多是点状思维、线性思维。这样想问题,难免会出现顾此失彼的情况,难免会陷入非黑即白的二元对立,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迷失在问题里。

而系统思考,则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它主要有以下4个特点。

  • 看到全貌而非局部;
  • 看透结构而非表象;
  • 看到变化而非静止;
  • 条例清晰而非杂乱。

从点到线,从线到面,从面到体,系统思考,把握的,是一个事物的整体,是立体的,而非扁平的。

为什么坏学生能够成为大老板,为什么有人做了恶反而过得非常好(3)

*在《论持久战》中写道:

“中日战争既然是持久战,最后胜利又将是属于中国的,那末,就可以合理地设想,这种持久战,将具体地表现于三个阶段之中。第一个阶段,是敌之战略进攻、我之战略防御的时期。第二个阶段,是敌之战略保守,我之准备反攻的时期。第三个阶段,是我之战略反攻、敌之战略退却的时期。三个阶段的具体情况不能预断,但依目前条件来看,战争趋势中的某些大端是可以指出的。客观现实的行程将是异常丰富和曲折变化的,谁也不能造出一本中日战争的“流年”来;然而给战争趋势描画一个轮廓,却为战略指导所必需。所以,尽管描画的东西不能尽合将来的事实,而将为事实所校正,但是为着坚定地有目的地进行持久战的战略指导起见,描画轮廓的事仍然是需要的。”

基于这个设想,*仔细分析了战争中各阶段的具体情况和发展趋势,分条分点,层层深入,形成了一整套系统性的战略思维框架,成功预测了战争的走向,对于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人们也从*的这段判断中,开始认识到:

“中国必胜,日本必败”不是空话,而是完全有可能的,甚至说,是一种必然。

后来到解放战争的时候,*更是将系统思考的能力发挥得淋漓尽致。

和抗日战争一样,解放战争也是一场大规模战争,而大规模战争是否取得胜利,关键在于战略指导方针是否正确。

如果出错,方向也就错了,方向错了,做再多的细节上的努力,也是于事无补,最终只能是南辕北辙,走向失败。

金冲及在《决战》一书中说道:

“在整个解放战争时期,蒋介石同*指导作战的战略方针根本不同。蒋介石以夺取地方为主要目标,力图先夺取重要城市,进而控制交通线,分割解放区,再进行“分区清剿”,以为这样就可以消灭解放军,变解放区为国民党统治区。*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不以一时的保守或夺取城市和地方为主要目标,保守或夺取城市和地方只是歼灭敌人有生力量的结果。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战略指导方针,根植于双方代表的不同社会力量,几乎贯穿在解放战争的全过程中,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战争的结局。”

事实也正是如此,从后续的战争走向来看,即便蒋介石曾一度占领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但最终还是败退出来,满盘皆输。

其核心的本质,就在于他对于战争局势的考量,完全停留在表象,割裂且不全面的。

*曾对蒋介石的这一做法,有着精辟的论述:

“你知道吗?蒋介石的阿Q精神十足,占领了延安,他就以为自己胜利了。但实际上只要他一占领延安,他就输掉了一切。首先,全国人民以至全世界就都知道了是蒋介石背信弃义,破坏和平,发动内战,祸国殃民,不得人心。这是主要的一面。不过,蒋委员长也有自己的想法:只要一占领延安,他就可以向全国、全世界宣布:‘共匪巢穴’共产党总部已被捣毁,现在只留下股匪,而他只是在剿匪,这样,也就可以挡住外来的干预。不过这只是蒋委员长自己的想法,是他个人的打算,并非公论。但此人的特点就在这里。他只顾想他自己的,而别人在想什么,怎么想的,他一概不管。另外须知,延安既然是一个世界名城,也就是一个沉重的包袱。他既然要背这个包袱,那就让他背上吧。而且话还得说回来,你既然可以打到延安来,我也可以打到南京去。来而不往非礼也嘛。”

蒋介石要地,*要人,两相对比,高下立判。

最终的结果,是延安被重新夺回,南京被解放军占领,蒋介石逃去了台湾岛。

这倒应证了*一个极富远见的观点:

存地失人,人地皆失;

存人失地,人地皆存。

远大的格局,让*比同时代更多人看得更深更远,从而能做出更精准的判断,这也是他成功路上,一个不可或缺的要素。

为什么坏学生能够成为大老板,为什么有人做了恶反而过得非常好(4)

首页 12下一页

栏目热文

好学生和差学生的现实生活(低学历女生适合的职业)

好学生和差学生的现实生活(低学历女生适合的职业)

在儿时我们有许多理想——警察、医生或老师,为了那些梦想的学生不断努力,希望考出优异的成绩,走进理想的校园。的确,义务教育...

2022-10-31 10:19:40查看全文 >>

成绩差的学生就一定是坏学生吗(成绩不好的学生有哪几个特征)

成绩差的学生就一定是坏学生吗(成绩不好的学生有哪几个特征)

今天看到头条上的文章:海淀妈妈自曝尴尬现状:“我,海归学霸、谷歌高管,花千万买学区房,却养出个「学渣」”“渣”的基本含义...

2022-10-31 10:40:16查看全文 >>

成绩不好就是坏学生吗(成绩不好的学生就一定是坏学生吗)

成绩不好就是坏学生吗(成绩不好的学生就一定是坏学生吗)

高中时的班主任李老师今年退休了,我们几个同学约好了一起去看她。园园说:“发现没,我们班好多年都没搞同学会了。”莎莎说:“...

2022-10-31 10:28:00查看全文 >>

好学生和坏学生的表现(特殊学生主要表现和存在问题)

好学生和坏学生的表现(特殊学生主要表现和存在问题)

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冯友兰在他的著作中说:“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教师,他也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是我国儒家学派的...

2022-10-31 10:19:18查看全文 >>

最好的学生与最差的学生区别(学习好的学生和差生的对比)

最好的学生与最差的学生区别(学习好的学生和差生的对比)

不知从何时起,“没有学不会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这句话,已经成为一些成功人士及校领导的经典说辞。那么如果真的按照这个...

2022-10-31 10:31:58查看全文 >>

好学生与坏学生从小大对比(好学生和坏学生学习的10种区别)

好学生与坏学生从小大对比(好学生和坏学生学习的10种区别)

教育是国之大计,学生教育更是重中之重,而学生教材也在其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不光装点着书本空白,还会影响学生的审美与三观。...

2022-10-31 11:00:39查看全文 >>

普通学生与优秀学生的差距(优秀学生的优势和劣势)

普通学生与优秀学生的差距(优秀学生的优势和劣势)

导语:虽然说进入到大学是一件非常高兴的事情,但是如果同学们没有处理好自己的情绪的话,是很容易让自己变得自卑的。因为大学里...

2022-10-31 10:28:27查看全文 >>

好学生和坏学生以后会有什么不同(好学生和坏学生学习的10种区别)

好学生和坏学生以后会有什么不同(好学生和坏学生学习的10种区别)

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与进步,很多家长也改变了自己的教育观念,不再单纯地以考试成绩来区分孩子学习的好与差了。这些家长之所以这...

2022-10-31 10:42:43查看全文 >>

坏学生的表现(大学生在校表现200字)

坏学生的表现(大学生在校表现200字)

一般来说,“坏孩子”有这样的行为表现:好说谎,厌恶学习,厌恶学校,甚至厌恶生活,不尊重老师和家长,上课老是好动,又不团结...

2022-10-31 10:40:06查看全文 >>

优秀的学生的三大特征(培养出优秀学生的三个特征)

优秀的学生的三大特征(培养出优秀学生的三个特征)

说话聊天,要找一个聪明的人,因为和聪明的人聊天,会很舒心;有人共事,要找一个靠谱的人,因为和靠谱的人共事,会很放心。所以...

2022-10-31 10:31:06查看全文 >>

文档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