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验 >

一位成道者谈修道的秘密(修道需要经历的50个磨难)

来源:原点资讯(www.yd166.com)时间:2022-11-09 09:35:02作者:YD166手机阅读>>

一位成道者谈修道的秘密,修道需要经历的50个磨难(1)

一、译解缘起

一般来讲,一篇文章的序言,是文章作者对这本著作内容的简要陈述。也就是说,张伯端真人《悟真篇》的这篇原序,是他对《悟真篇》记录的金丹大道文化思想的基本陈述。

由于《悟真篇》里面,运用了大量的道家文化名词,也采用了传统道家特有的语言,甚至说是一种隐语在写作,而且在写作风格上,大多是成于北宋时期的丹诗,这就导致现代读者,在阅读上显得极为困难,难以读懂《悟真篇》的真实含义。

《悟真篇》一书究竟说什么,这里跟大家提示一下,先可以从书名去理解,它是讲“悟真”的金丹大道的,这一点大家首先是要搞清楚的。

虽然张伯端真人在这篇《悟真篇原序》中,已经将道家悟真的金丹大道,给大家作了全面的揭示,但我们还是发现,很多现代丹道出版物,还是没有领悟这篇《悟真篇》原序的意思的,更别说整篇《悟真篇》的道理,就越发难上加难了。

这一现状严重地阻碍了道家金丹文化的健康传播,尤其泛滥的自诩传人们,一面标榜是《悟真篇》的正宗嫡传,一面却是在贩卖《悟真篇》中早已批判的那些丹道糟粕,来欺瞒世人。

所以,关于如何读懂这篇《悟真篇原序》的内容,弄清张伯端《悟真篇》的金丹文化脉络,将对甄别真假丹道,或者说是建立一种悟真的金丹文化体系,其意义深远。

一位成道者谈修道的秘密,修道需要经历的50个磨难(2)

二、《悟真篇》讲述的炼金丹内容,不是常见的养生文化,而是道家的金丹太极修真文化。

【原文】嗟夫!人身难得,光景易迁,罔测修短,安逃业报?不自及早省悟,惟只甘分待终,若临歧一念有差,立堕三涂恶辄,则动经尘劫,无有出期,当此之时,虽悔何及?故老释以性命学,开方便门,教人修炼,以逃生死。释氏以空寂为宗,若顿悟圆通,则直超彼岸;如其习漏未尽,则尚徇于有生。老氏以炼养为真,若得其枢要,则立跻圣位;如其未明本性,则犹滞于幻形。

【译文】唉!人的生命是宝贵的,美好的人生,如白驹过隙。人心迷失,善果不够,又怎能逃脱生老病死的轮回? 一个人如果不能尽快醒悟,沉迷于世情万有,只能是日夜浑浑噩噩,以候终生。这样的人生,如果在生死关口,一念有差的话,就会堕于地狱、饿鬼、畜生道,灵魂则永远在宇宙时空中徘徊,没有再世的机会,到了那个时候,虽悔恨万分,又有什么用呢。释迎牟尼佛为挽救万物之灵的人性,教我们要修持性命,唯有性命双修,才是修行证得果位的方便法门,佛祖教人种善因、得善果,用来解决人生的大问题——生死问题。释迦牟尼佛给我们讲的性命学问,是以空寂为宗旨的,一个修真者,如果能够扫除万念,就能够顿悟圆通,直达彼岸,了却生死。一个修真者,如果后天习气仍然不能扫除,将会仍然滞留于后天的有生之域。道家老子的思想,是用炼命养性,来作为修真要旨的,一个修真者,如果能够懂得修真的道要,就会立刻就证圣位,位列仙班。但是,一个修真者,如果不能明彻本性,非真即幻,那终究只是停留在后天身心的炼养上。

【原文】其次,《周易》有穷理尽性至命之辞,《鲁语》有毋意必固我之说,此又仲尼极臻乎性命之奥也。然其言之常略,而不至于详者,何也?盖欲序正人伦,施仁义礼乐有为之教,故于无为之道,未尝显言,但以命术,寓诸《易》象,性法混诸微言耳。至于庄子推穷物类逍遥之性,孟子善养浩然之气,皆切几之矣。

一位成道者谈修道的秘密,修道需要经历的50个磨难(3)

【译文】再就是,《周易》早就为我们指出了“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的修真准则。《论语》也有“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的修养思想,这又是孔子养心立德,用来洗涤人性的修养之学。孔子对其思想道德修养解说得很简略,他不详细言明性命的奥秘,这是什么原因呢?那主要是因为儒家思想,侧重于教化个人的思想品德修养,强调的是社会人伦之理,推行的是仁义礼乐的世间规则。所以,那些关于无为修道,出世成真的思想,就没有成为儒家的核心文化。但是,儒家也将修命之术,通过《易经》的各种卦象,给我们表达出来了。修性的原则,在儒家诸子的言论中,也是作过精细地讲解的。至于庄子的性命之道,他是穷究宇宙万物之理,来汇通人们的逍遥性情。孟子也提出了善养浩然之气的思想。释道儒三教的贤哲,都是紧紧地把人类跟宇宙的和谐共生关系,这些基本的哲学道理,详细地告诉了我们。

【原文】迨夫汉魏伯阳,引易道阴阳交姤之体,作《参同契》,以明大丹之作用。唐忠国师于语录,首叙老庄言,以显至道之本末。如此,岂非教虽分三,道乃归一?奈何后世黄缁之流,各自专门,互相非是,致使三家旨要,迭没邪歧,不得混一而同归矣。

【译文】到了东汉时期,魏伯阳总结了以往道家的养生修真思想,结合《周易》的阴阳交媾理论,写出了《周易参同契》,这部书的内容,对后世炎黄子孙的养生与修真,具有极高的指导价值,被尊称为“万古丹经王”。这部道家经典很详细地讲解了道家炼金丹的“大丹”内容。修真之学发展到了唐代,南阳慧忠禅师,以佛教权威的身份,结合老庄思想,用来昭示人们修道的那些前前后后。这些难道不是在证明我国的性命之学,虽有三家之分,但最终还不也是殊途同归的吗?无奈的是,唐以后的那些道士和尚们,多是固步自封,又互相排斥,相互指责,这就导致释道儒三家的性命学问,出现了混含不清的现象,也就让那些别有用心的人有机可乘,金丹文化出现了大道废倾,邪道日盛的伪劣现象,金丹性命双修的大道文化,在三教来讲,从此已经无法并行于世了。

一位成道者谈修道的秘密,修道需要经历的50个磨难(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佛学入门觉海慈航(五种佛学入门基础知识)

佛学入门觉海慈航(五种佛学入门基础知识)

《弟子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这句话大概的意思是“父母的呼唤,应及时应答,不要拖延迟缓;父母交代的事情,要...

2022-11-09 10:17:25查看全文 >>

海云法师讲普贤行愿品3集(圣宇法师讲普贤行愿品第一集)

海云法师讲普贤行愿品3集(圣宇法师讲普贤行愿品第一集)

清净身现前,才能成就普贤行愿力。清净身就是法身。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法身,就是一切法身,十方诸佛同一法身。佛佛没有高下...

2022-11-09 10:07:56查看全文 >>

修道的正确步骤和方法(初学修道的十个方法)

修道的正确步骤和方法(初学修道的十个方法)

前面我们在文章里谈过了什么是自我,处于自我意元体时的小孩子还不能够分出你我他,一旦有了分辨思想,能分开你我他了,就形成偏...

2022-11-09 09:53:48查看全文 >>

初学修道的十个方法(修道必背口诀100条)

初学修道的十个方法(修道必背口诀100条)

一、丹道修炼一般概念什么是“丹道”,顾名思义,就是炼丹之道,这个“丹”,俗称“金丹”。社会上也称其为内丹,但这不全面,因...

2022-11-09 09:51:44查看全文 >>

海云继梦法师患癌(海灯法师什么病)

海云继梦法师患癌(海灯法师什么病)

在善知识这边学习,你认为要毕业了,就可以出去参访,进一步地超越与扩大。《四十华严》第一参接着说“善男子!于此南方有一国土...

2022-11-09 09:41:21查看全文 >>

海云继梦法师(海云继梦谈呼吸和内脏)

海云继梦法师(海云继梦谈呼吸和内脏)

海云继梦是梦参老和尚出家六十年收的第一个弟子,游心法海四十年来,不顾病苦身躯,开拓觉悟之道,复兴华严大法,运用多种现代科...

2022-11-09 09:35:19查看全文 >>

明证法师讲实修视频(明证法师临终关怀)

明证法师讲实修视频(明证法师临终关怀)

恭敬顶礼上元下音恩师: 向者从杭州沈增福师处,得蒙他一顿情真意切的批评,深感惭愧。 【我刚从吉林经杭州回来,才看到你这封...

2022-11-09 09:30:45查看全文 >>

禅宗心印法门图解(什么人适合修禅宗法门)

禅宗心印法门图解(什么人适合修禅宗法门)

作者:冯焕珍本文转自“萬古寒潭”微信公众号《坛经》的核心思想,首要是一切众生皆具佛性、皆能成佛。这个佛性,六祖又称之为本...

2022-11-09 09:44:07查看全文 >>

空海法师简单禅定方法(一个修禅定的小方法)

空海法师简单禅定方法(一个修禅定的小方法)

空海(774-835),堪称日本史上最著名的僧侣,也是梦枕貘小说《沙门空海》的主人公,近期陈凯歌的电影《妖猫传》中也有这...

2022-11-09 09:40:00查看全文 >>

海云法师讲楞严经(慧律法师讲楞严经全部讲解)

海云法师讲楞严经(慧律法师讲楞严经全部讲解)

马海燕号则澂,福建龙岩人,哲学博士、副教授,闽南师范大学弘一大师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佛教传戒、法派流变、三教工夫等研究,...

2022-11-09 10:06:38查看全文 >>

文档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