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0年,英法联军闯入北京城,不知多少文明古迹惨遭毒手,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也没能幸免。
一把大火烧掉的,不仅仅是一座圆明园,更是近200年来无数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
著名作家雨果在听闻圆明园劫案后,愤怒地写道:这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名字为法兰西,一个名字是英吉利。
从此,圆明园遗址成为了国耻的象征之一。
150年后,一位名为徐文荣的老人,根据历史资料,投资300亿元,按照1:1的比例,重建了一座崭新的圆明园。
一时之间,徐文荣被推上了风口浪尖。这时人们才发现,这位一手造就了横店影视集团的古稀老人重建圆明园的真实目的,而徐文荣的人生也堪称传奇。
靠“卖粪便”赚得第一桶金很难想象,坐拥中国最大的影视基地的徐文荣,赚到的第一桶金,其实是靠掏粪得来的。
徐文荣年少时家境异常贫寒,一家七口人,经常连饭都吃不上。徐文荣跟着父亲走街串巷,有点小生意,补贴家用。后来一家人为了生计,举家搬迁到横店定居。
这般日积月累下来,徐文荣形成了一定的商业头脑,经常东奔西走,靠倒腾一些小买卖度日。也正是在这期间,徐文荣意外地发现,在一些地区,肥料异常缺乏,而在这之前徐文荣就已经听闻,上海地区的农家肥肥力高,需求大。
于是,徐文荣用“肥料换粮食”的方法,先后在上海收购了1500余斤的农家肥,换到了3000多斤的玉米,再把玉米转手,赚到了1200多元。
这1200元是徐文荣赚到的第一笔钱,在60年代,一块钱便都卖到15斤大米,1200元绝对是一笔巨款。
令人意外的是,徐文荣把这笔钱大部分都分给了横店的贫困户,只留下一小部分为己用,但是不久后,徐文荣被扣上了投机倒把的罪名,险些因此入狱。
幸而有被帮助过的村民集体为他说情,此事才不了了之,
村民的举动更加坚定了徐文荣带领全村人致富的信心,于是,待到改革开放后,年过40岁的徐文荣,带领村民因地制宜,办起了横店剿丝厂。
徐文荣虽是一个“生意”老手,但办工厂可不是做小买卖,身为门外汉的徐文荣,只得从一点一滴学起,办理批文、招收工人、学习技术、收购材料,每一项徐文荣都亲力亲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