酵素,英文名称ENZYME,又称植物综合活性酶。酵素就是“酶”的俗称;在日本和台湾地区叫酵素,在中国叫酶(英文ENZYME)。
酵素产品起源于日本,始于二十世纪初,迄今已有长达80多年的历史,风靡于台湾。人类已发现的酵素1500种以上,已命名的700种以上,它们或是溶解于细胞质中,或是与各种膜结构结合在一起,或是位于细胞内其他结构的特定位置上(是细胞的一种产物),只有在被需要时才被激活,这些酵素统称胞内酵素;另外,还有一些在细胞内合成后再分泌至细胞外的酵素--胞外酵素。酵素催化化学反应的能力叫酵素活力。酵素活力可受多种因素的调节控制,从而使生物体能适应外界条件的变化,维持生命活动。
简单来说,酵素是一种具有催化作用的活性大分子物质,并不提供营养物质,只是加速反应的时间。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化妆品、日常用品、食品、洗涤、纤维加工等工业领域。
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将酵素分为食用酵素、日化酵素、饲用酵素、农用酵素、环保酵素及其他酵素6大板块。其中的农用酵素是以动物、植物、菌类等为原料,经微生物发酵制得的含有特定生物活性成分的产品。
追根溯源,农用酵素菌是由日本微生物专家岛本觉也从微生物农肥中分离出的3类微生物:细菌、酵母菌和丝状菌,将其按一定比例混合配制的复合微生物菌群,是有生命的活体,其繁殖和代谢能力很强。酵素是酵素菌生命活动中分泌出的多种酶和一些有益活性物质,主要有蛋白质分解酶、脂肪分解酶、纤维分解酶、糖化酶、氧化还原酶、酒精酶、尿素酶等,还含有游离的氨基酸、脂肪酸、维生素、核酶等活性物质。
酵素应用于农业生产,主要作用是加速微生物对于肥料的分解,形成小分子结构,促进植物对养分的吸收。酵素肥料,就是经由特殊发酵工艺生产出来的微生物功能肥料。用于作物生长中,具有促进根系生长,抑制土壤病害、疏松土壤、增加作物产量、提升农产品品质等作用。
据来自日本静冈县的国际技术士、知名酵素专家山下雄介绍,长期过量使用化肥、农药,使土壤的生物多样性下降、养分失衡,结构变差、容易板结,酸化、盐渍化严重,土传病害发病率大大提升。而酵素肥富含活性很强的微生物,可以改良土壤,让有机物分解成更小的分子,更容易被作物吸收,同时也让土壤变得松软、透气,促进作物根系生长。因此,酵素肥可以改善土壤,净化水质,增加农作物产量,提高农产品品质。他说:“日本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就在农业生产上尝试使用酵素肥,不过大规模使用也是最近这几年才开始的,目前大约有40%左右的种植户都会使用酵素肥。”
除了日本,近几年,农用酵素在美国、加拿大、丹麦等发达国家得到了广泛应用和推广。但在我国才刚刚起步,目前大多只用于搞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的少量企业或家庭农场。
下面,介绍一种果园处理落果、烂果、次果等植物残体发酵制作酵素肥的具体做法:事先准备一个清洗干净的250公斤容量大桶,然后把残次果等收集起来,按照3:1:10的比例加入红糖和水,放进大桶,第一个月每天打开桶盖放气,搅拌一下,第二个月封闭不动。3个月后,落果发酵肥即可做叶面喷施肥。
从营养的角度看,果树叶面喷施500-1000比1不同浓度的环保酵素,效果比单一使用磷酸二氢钾或尿素做叶面肥和浓缩沼液都好,均能显著提高果实可溶性固体物浓度。
从生态角度看,落果发酵制肥是把农业生产废弃物实现资源化利用或无害化处理,做到产前节约集约、产中清洁控污、产后废物利用的现代生态循环农业,达到减少越冬虫量和菌源,减少生长期病虫害的发生,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次数和使用量。(来源:央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