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上门服务 >

分成3份每份大小不一样是平均分吗(平均分4份和每份4个一样吗)

来源:原点资讯(www.yd166.com)时间:2023-06-11 06:53:51作者:YD166手机阅读>>

教材分析:

教材内容: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课本P8-9页例1-2。

例1教材分析:

例1:认识“平均分”。本节内容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学生对于除法含义的认识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的,“平均分”的学习对后继学习至关重要。其实“除”就是“分”, “分”的方法有很多种,“平均分”是多种分法中的一种。除法学习的难点,关键就是理解“平均分”。因此,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观察、动手实践、语言表达的机会,让学生自己去感受、自己去体验。使学生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从多个角度去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如何让学生认识理解平均分上,进而建立平均分的直观表象。而平均分活动对于突破重点提供直观支持,因此,分糖果的操作活动对于学生的认知活动来讲是很重要的,需要引导学生充分经历,在活动中积累丰富的感性认识,为学生理解平均分奠定基础。

具体分析:

1.分糖果情境。

教材创设了分糖果情境,在教学时,情境的创设要充分利用本课的教材资源,尽可能多地贴近本班或其他班学生的生活、学习实际。

2.分糖果结果呈现。

教材用上图将分糖果的3种结果直观呈现出来,这样可以让学生通过对比更清楚地认识平均分的含义。教学时,教师一定要让学生动手分一分,分的时候要引导学生得到课本中展示的三种分糖果的结果,杜绝学生受思维定势的影响,直接分成同样多的三份。为避免这样的情况出现,教师可以安排小组合作活动,比一比哪组分糖果的方法多。也可以参照《教师教学用书》中介绍的方法,先复习6的组成,再动手分一分。

3.平均分概念。

教材通过小精灵的话引出“平均分”的概念,教学时教师可采用直观描述的教学方法,也可由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直观描述,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自己学习教材的良好习惯。

4.练习做一做。

教材“做一做”第一题,呈现了四种分糖果的结果,第一种把9块糖果平均分成了3份,每份3块,每份分的同样多,是平均分;第二种分成4份,每份分别为2块、2块、2块和1块,每份分得不一样多,不是平均分;第三种分成3份,每份分别为2块、2块和3块,每份分得不一样多,不是平均分;第四种平均分成2份,每份4块,每份分得一样多,是平均分;教材通过直观对比,使学生对平均分的含义进行巩固。教学时,教师应放手让学生独立进行判断,集体订正时,必须要让学生说出自己判断的理由,增强语言表达能力。

教材“做一做”第二题,完整呈现了表达平均分结果的文字,让学生学会用数学语言对平均分的结果进行表述,为后面学习除法含义的教学做好铺垫。教学时,可以让学生独立填写。订正时,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这样填?并着重练习叙述表达。为了学生能够表达得更加熟练,教师还可适当加练一道类似的题目,让学生能够熟练表达平均分。

例2教材分析:

第9页例2,内容重点是教学“平均分”的方法。教师要鼓励学生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去分橘子,充分体现分法的多样化。让学生充分经历“平均分”的过程并形成相应的表象,不但关注“分”的结果,“分”的过程,同时更加关注“分”的方法,从而达到最终的教学目的。教学的重点应放在掌握平均分的方法上,进而建立平均分的直观表象。而平均分活动对于突破重点提供直观支持,因此,这个活动对于学生的认知活动来讲是很重要的,需要引导学生充分经历,在活动中积累丰富的感性认识,为学生理解平均分、掌握平均分的方法奠定基础。

具体分析:

1.分橘子情境。

教材在继分糖果情境之后,又设计了分橘子情境。教学时,教师要帮助学生理解“平均分成6份”是什么意思,即:要把橘子分成6份,而且每份要同样多。

2.分橘子方法呈现。

教材用三种形式呈现了分橘子的方法:第一种分法完整呈现,可以一个一个地分;第二种分法呈现了一半儿,也可以先每份放2个,再……引发学生去实践探究;第三种分法完全没有呈现,只提出问题:还可以怎样平均分?以此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在教学中,教师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去动手分一分,让学生在分的过程中体会平均分的过程与分法的多样化,切记不可出现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的现象。

3.平均分结果的呈现。

教材图文并茂地呈现了“把18个橘子平均分成6份”的结果。上方的图不但能让学生直观感受平均分的特点:每份分得同样多,还要关注份数:6份。下方的文字能让学生关注平均分的表达,会用数学语言描述分均分。

4.练习做一做。

教材“做一做”用实物图的方式设计了一道分酸奶的练习题。此题要让学生会观察图意,重点知道两个箭头、两个盘子表示把酸奶平均分成2份。教学时,要让学生用学具实际分一分,还要注重分的过程与方法,不要直接得出每份5盒的结果,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平均分方法的多样化。

重难点突破:

教学重点: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感知“平均分”的概念,掌握“平均分”物品的几种不同方法。

教学难点: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初步形成“平均分”的表象,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重难点突破建议:

在生活中,小学生有分物品的经历,但缺少平均分的实践经验。因此,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通过实践操作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在头脑中形成平均分的表象,成为本节课的重点,亦是关键所在。为了突破本课的重难点,提出以下几条建议:

1.教学要始终围绕学生的活动展开,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主体这一理念,给学生创设良好的活动空间。教师要尽量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在动手分一分,圈一圈,说一说,填一填中感悟平均分的意义,同时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让学生在汇报交流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已有经验。例如:本节内容例1中的分糖果:把6块糖果分成3份,分一分。多数学生受平时生活经验的影响,往往都会把6块糖果平均分成3份,每份2块。这样的话,平均分的概念中心:“每份分得同样多”就不能通过直观对比而得到,学生很难建立平均分的直观表象。因此,在教学时,可以采用小组活动方式来分糖果,并且提出“看哪个小组分的方法多?”这一带比赛性质的活动要求,就会很容易得出三种不同的分配结果。从而使学生通过直观对比,得出平均分的概念。

3.注重平均分的过程和方法。在教学例2时,让学生动手分橘子(用学具代替),一定要让学生充分经历平均分物品的过程,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在头脑中初步形成“平均分”的表象。在实际操作时,学生可能受乘法口诀“三六十八”的影响,直接每盘放3个。这时教师可以追问:你为什么这样分?让学生讲明分的道理。然后教师再问全体学生:如果在我们不明确每份分几个的情况下,怎样分才能保证做到平均分呢?引导学生找到可以一个一个地分;也可以先2个2个地分的平均分方法。通过充分参与平均分的过程,学生会意识到被分物体总数较小的时候,为确保做到平均分,可以一个一个地分;如果被分物体总数较大的时候,为确保做到平均分,也可以多个多个地分。这样一来,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掌握平均分物品的方法。

4.动手操作和语言表达要有机地结合。在教学时,教师不但要注重学生动手去分、去操作,还要重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不要成为“哑巴数学”,光会做不会说。因此在每个操作环节,都要给学生表达的机会,要让学生学会用数学语言表达平均分的过程、方法和结果。

分成3份每份大小不一样是平均分吗,平均分4份和每份4个一样吗(1)

分成3份每份大小不一样是平均分吗,平均分4份和每份4个一样吗(2)

同步练习:

分成3份每份大小不一样是平均分吗,平均分4份和每份4个一样吗(3)

二、圈一圈,分一分。

(一)分桃子

分成3份每份大小不一样是平均分吗,平均分4份和每份4个一样吗(4)

首页 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平均分成最低分的十种方法(计算每一行的平均分怎么计算)

平均分成最低分的十种方法(计算每一行的平均分怎么计算)

通过昨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平均分”的含义:公平的分配就是平均分。小朋友们还学习了判断“平均分”的办法。那么,到底该怎么...

2023-06-11 06:56:31查看全文 >>

平均分能不能分成一份(分成一份算不算平均分)

平均分能不能分成一份(分成一份算不算平均分)

大家好,我是小小教育,欢迎大家关注留言。随着大家上网课时间的推进,现在的学习任务已经完成一大半,而部编版二年级下册《数学...

2023-06-11 06:46:35查看全文 >>

只给平均分怎么算人数(成绩表里有1怎么算平均分)

只给平均分怎么算人数(成绩表里有1怎么算平均分)

如下所示的两个例题:例题1:某班一次外语考试,小明因病没有参加。其他同学的平均成绩是95分,第二天他的补考成绩是65分,...

2023-06-11 06:43:12查看全文 >>

平均分多几个少几个怎么计算(每个月的平均分怎么算的)

平均分多几个少几个怎么计算(每个月的平均分怎么算的)

分析:六次总数-五次总分,既用六次平均分82×6减五次平均分×5解:74 75 80 84 87=400分前五次平均分:...

2023-06-11 06:37:21查看全文 >>

分成和平均分的区别(平均分和包含分的区别)

分成和平均分的区别(平均分和包含分的区别)

新学新课标 人教版 快乐通关卷 二年级下册数学 期中教学质量检测 诊断达标卷。后续再发布期中提升卷和1-5单元的单元卷。...

2023-06-11 06:11:46查看全文 >>

分成一份算不算平均分(求平均分要把总分算进去吗)

分成一份算不算平均分(求平均分要把总分算进去吗)

课本P8例1:1.把一些物品分成若干份,有很多种分法。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2.判断某种分法是不是平均分,关键是看每...

2023-06-11 06:31:58查看全文 >>

电流电压图像中斜率有物理意义吗

电流电压图像中斜率有物理意义吗

伏安特性图线,简称图线,在电学实验和电路计算中都很重要。图线有电源的和电阻的两类。 一. 两类图线在测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

2023-06-11 06:30:46查看全文 >>

图像斜率代表的物理意义(图线斜率的物理意义)

图像斜率代表的物理意义(图线斜率的物理意义)

一、物理图像中的斜率的物理意义物理图像中的斜率,有“切线斜率”与”连线斜率“两种,如下图:切线和连线PN为切线斜率,PO...

2023-06-11 06:42:23查看全文 >>

电压与电流的图像斜率(电压与电流图像为什么是曲线)

电压与电流的图像斜率(电压与电流图像为什么是曲线)

典题27:李强同学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时,将记录的实验数据通过整理作出了下图所示的图象。根...

2023-06-11 06:41:00查看全文 >>

bt图像的斜率(bt图像斜率的物理意义)

bt图像的斜率(bt图像斜率的物理意义)

1.对x­-t图像的进一步理解(1)图像为倾斜直线时,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甲中的a、b所示。直线的斜率(等于Δx...

2023-06-11 06:55:34查看全文 >>

文档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