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真生活的终结
过去新娘出嫁的盛况,往往用“十里红妆”来形容。公主出嫁的嫁妆能少得了吗?所以史书也懒得写了,《公主传》中鲜有记录公主们下嫁的过程。
太平公主是个例外,史书里提及两点,足证太平婚礼的隆重程度。
其一,成婚当日,借了万年县县衙作为婚馆,但是县衙的门太窄了,公主所乘的翟车过不去,怎么办呀?立马把门旁的墙垣给砸了,才得以容纳婚车。
史书中没有关于豪华婚车的详细数据,但作为县衙,衙门一定不会像一般民居的房门那样矮小。这辆结婚用的翟车,必然尺寸硕大,才会连衙门都塞不下了。
其二,为了增添节庆气氛,在婚礼上烧烟花,从宫城北的兴安门开始,沿着道路放置火燎,烧到旁边的行道树都枯萎了。
唐代不比今日,夜晚行走并没有路灯照明。婚礼又偏要在晚上举行,只能靠点燃烟火来照亮道路。意图照亮整个道路,又费燃料又费人力,那个年代也只有太平公主能这般操作了。
《全唐诗》中,元万顷、郭正一、任希古等好几位诗人的“婚礼现场直播”——《奉和太子纳妃太平公主出降》,千年后的我们还能读到。
李唐公主从此变为薛家妇。
太平公主婚后与薛绍的夫妻感情和日常生活,完全没有记录留下。但从别的公主的记载中,可以推断,太平和薛绍相处得应该是不错的。为什么这么说呢?
唐代墓志铭中吹捧名门贵妇的懿德,经常有如下描述:“祗奉蒸尝,睦友娣姒,由中履顺,德礼无违。”既操办家务、祭祀,又和嫂子、弟妇和睦相处,态度还得十分恭顺。这是对一般女性作为妻子的期待。
皇室公主就不能当一般女性看待了。安史之乱前,皇室公主倚仗着娘家势大,欺负一下驸马、欺负一下驸马他爸妈,都不是什么新鲜事,有的公主直接被史官记作“恣橫不法”、“纵恣”,连与人私通这样的丑闻,史官也直书不畏。安史之乱后,皇家萎靡,公主们就比她们的曾姑姑们乖多了。
与痛骂太平公主后期欺男霸女、玩弄权术相比,对于太平的第一段婚姻,史书几乎只字不提。如果太平与薛绍成婚期间,不守妇道,不敬公婆,之后的史官给她立传的时候肯定会大肆批评一番。只字不提,估计也是因为没什么黑料可挖。
另一方面,两人的生育情况也是感情不错的证明。
太平与首任驸马薛绍的七年婚姻中,生了四个儿女,几乎是三年抱两的生育频率。传统中国的男性在正妻之外,能轻易地和别的女性生育孩子。所以夫妻二人的生育数量,同时也是二人感情的体现。
幸福的生活维持了不到八年。薛绍兄长薛顗参与宗室越王李贞、琅琊王李冲父子针对武则天的反叛,薛绍受到牵连下狱。
永昌元年(689年),薛绍饿死在河南县狱中,年仅29岁。次年,武则天称帝。

▲武则天。图源:《大明宫词》剧照
薛绍,一个娶了顶级白富美的高富帅,脑子进水了才会参加针对他岳母的起兵。关于他是否参加起兵,《新唐书》和《旧唐书》的说法有所抵牾。但从武则天后来的操作来看,薛绍是无论如何都要“参与”反叛的,因为第一任女婿刚死,她就迫不及待地给女儿找了第二任丈夫——武攸暨。
从武则天的角度来看,或许女儿姓李,终究不如自己武家同姓人亲。如果女儿更嫁武氏,不就成武家人了?
值得注意的是,太平公主和武攸暨没有生下一儿半女。武攸暨的四个儿女都是被武则天*掉的前妻所生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太平公主的纯真,终止于薛绍的横死。

▲太平公主与武则天。图源:《大明宫词》剧照

政变发动者
武则天,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女皇帝。坐拥天下最高权力,她对女儿是有亲情的,但这份亲情能否盖过她对权力的*呢?
起码,她在女婿的选择上是有私心的。
母亲称帝前的太平,还不太“搞事情”。但母亲称帝后,太平就活跃多了。
武则天的男宠张宗昌,就是太平公主推荐入宫的。
张宗昌、张易之兄弟,两个二十来岁的白脸小鲜肉,极得武则天喜爱。长安四年(704年),武则天生了重病,住在长生院。这个时候,皇帝让谁在身旁服侍,就最信赖谁。此时在武则天身边的,正是张宗昌、张易之兄弟,而宰相想见皇帝一面却很难。
次年(705年)正月,太平公主联合凤阁侍郎张柬之等一众大臣发动政变,诛*张氏兄弟,逼迫武则天让位给儿子李显,即后来的唐中宗。
难怪武则天说太平“类我”,太平公主和母亲在手段狠辣方面如出一辙。先是进贡男宠,讨好母亲,男宠不听话了,再联合大臣以剪除奸佞为由头,威逼母亲让位。扶持兄弟上位,自然免不了太平的拥立之功。
这是太平公主第一次发动政变。
唐中宗登位后,被皇后韦氏和女儿安乐公主合谋毒死。
韦皇后和安乐公主都是有野心的女人。韦皇后想当武则天第二,安乐公主想做皇太女,可惜政治智商支撑不了她们的野心。
景云元年 (710年) 六月 ,临淄郡王李隆基和太平公主合谋,发动兵变干掉了韦皇后、安乐公主和上官婉儿等人。李隆基的父亲、唐睿宗李旦登基为帝,李隆基则为太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