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即后来的唐玄宗。图源:网络
经过两次成功的宫廷政变,太平公主一跃成为帝国的实权人物。
寻常公主几百个封户就顶天了,太平有多少个封户呢?哥哥唐睿宗给她加到万户,三个儿子都封王,算是犒劳她的功劳。
作为一个母亲,太平公主运用她的特权,为女儿薛姓万泉县主修建了超规格的墓葬。这个事情反映了三个问题:
首先,太平公主女儿的县主爵位是超规格赏赐,公主的女儿姓薛不姓李,怎么可以有宗室女的爵位呢?太平公主的女儿就有了。
其次,万泉县主已经嫁到豆卢家去了,是豆卢家的媳妇,葬礼应该由夫家主持。但是爱女心切的太平公主亲自操办了女儿的葬礼。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万泉县主的墓是双室砖墓,和她的生父薛绍一样,以唐代最高规格的墓下葬。能享受双室墓葬的,除了像尉迟敬德般的大功臣,便是李唐宗室、女性皇室成员和关系紧密的外戚。连当时的一品、二品大员都未必当得起这样的高规格墓葬,一个异姓县主能得到这样的殊荣,绝对是太平公主向皇帝讨要的。
太平公主一生的角色,前半生扮演了受宠的女儿和恩爱的妻子,可能她注定不平凡,母亲武则天的掌权迫使她登上刀光剑影的政治舞台,由“傻白甜”转变为帝国政坛老司机。
品尝到权力的滋味后,对丈夫、对女儿都得以弥补心中的缺憾,她渐渐地不愿放弃手中的权力。
然而,她的性别,或许是她最大的局限。

▲大明宫遗址。图源:摄图网
公主之死
唐睿宗不是一个强势的皇帝,容易被机敏有手段的妹妹操控。此时,太平公主甚至已经冒出了学习母亲武则天的念头。
不料,她的侄子李隆基并不是省油的灯。
权力斗争,亲姑侄没有情面可讲。对双方有利的时候,他们能手拉手把韦皇后、安乐公主干掉;现在双方有利益之争了,一样能斗成狗。
本就处于弱势地位的姑姑太平公主先发动攻势。
李隆基当太子不久后,太平派人散播流言,攻击侄子非长,不应被立。在侄子身边安插奸细,闲来无事在哥哥处讲侄子的坏话 。还拉拢朝臣,好几位宰相都出自她的门下。
只是太平公主废立太子的行动,并没有得到官员的支持。
景云二年(711年)正月,她把宰相都找到光范门内,提出了自己换太子的意见。谁知这些“马仔”全都反对,还说太子立有大功,怎么可以轻易废除呢?
太平不断地进攻,李隆基不断地防守。
先天元年(712年),唐睿宗传位太子李隆基,即唐玄宗。你攻我挡了好几年的姑侄之战,是时候做个了断了。
先天二年(713年)六月,太平联合窦怀贞、薛稷、常元楷等一干人马,密谋废黜唐玄宗。然而,不过一个月时间,太平党羽就被歼灭了,公主本人则被赐死。
发生了这样的流血政变,太平公主的哥哥、太上皇唐睿宗轻轻地说了一句:
以后一切军国大事都交给皇帝管吧,老子要退居二线了。
这名权倾一时的公主,以惨烈的姿态退出了历史舞台。公主最后也只能是公主,成不了武则天第二。
参考文献:
[宋]欧阳修:《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
[五代]刘昫:《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
万军杰:《唐代女性的生前与卒后:围绕墓志资料展开的若干探讨》,天津古籍出版社,2011年
陈弱水:《隐蔽的光景:唐代的妇女文化与家庭生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毛汉光:《关陇集团婚姻圈之研究——以王室婚姻关系为中心》,1990年
王寿南:《唐代公主之婚姻》,《中国妇女史论文集》(第二辑),台湾商务印书馆,2003年
王其祎、周晓薇:《唐代公主墓志辑略》,《碑林集刊》,1995年
陈寅恪:《记唐代之李武韦杨婚姻集团》,《历史研究》,1954年第1期
来源:历史人物故事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