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度训练期间,人体主要利用的能量系统是磷酸原系统与无氧糖酵解系统进行供能,此时如果通过有氧氧化系统来供能ATP效率非常的低。因此这也就是为什么能够在短时间内维持高强度训练的原因。ATP消耗后,人体则有对ATP进行再补充的需求。所以在无氧运动中的休息间隔或运动后的主动恢复期间则允许有氧代谢在身体的肌肉中产生并恢复更多的ATP,身体利用氧气来恢复肌糖原并重建运动中受损的肌肉蛋白质,即使在HIIT训练结束后,人体仍将继续使用有氧能量途径来替代无氧过程中消耗的ATP,从而增强EPOC效果。

身体的恢复主要是由以下五方面的内容组成:
- ATP再生,补充耗竭的磷酸原系统中的磷酸肌酸。磷酸肌酸是ATP合成产生过程中的重要原材料,磷酸肌酸恢复过程,需要有氧氧化系统来帮助完成。而我们平时的运动补品肌酸也有着提升体内磷酸肌酸的浓度与储备的功效。
- 清除乳酸,高强度训练期间也利用了无氧糖酵解系统,因此身体会产生大量的乳酸。清除乳酸的工作也是需要氧气来协助完成。
- 激素水平,HIIT期间因为其高强度所以与中枢神经系统有关的神经递质以及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升高都会飙升,所以对于氧气的需求也是非常的大,运动后同样使得身体代谢水平增加,氧气消耗量加大。
- 肌肉修复,氧气与蛋白质一起修复在高强度训练过程中受损的肌肉组织。其他组织合成,如我们身体里的肌红蛋白和血红蛋白都储存氧气,运动的时候这些也会被消耗掉,运动后也需要再补充回来。
- 核心温度更高,我们人体的体温每增加10度左右,代谢水平就会加倍。这样使得身体进行了大量的氧气消耗,从而也就加速了脂肪的分解与氧化。

见过太多的同学把HIIT做成了有氧,甚至很多APP中的HIIT也是有氧的强度,其实如果在整个训练期间,达不到一定的强度,就称不上HIIT,是因为HIIT背后利用的能量系统是磷酸原系统与无氧糖酵解系统。也就是说,单次运动的强度,大概率你是不会超过2分钟(其实最好不超过30秒)就需要不得不停止下来或者需要休息的,不是说你能做3分钟,而你只做了2分钟的概念,而是你竭尽全力都无法坚持过2分钟的水平,这才是真正的高强度无氧间歇训练。如果再严格一些的说,就是运动强度达到个人最大心率或者最大摄氧量的85%以上,甚至是90%以上才可以,或者是自感用力度达到8以上(10分相当于你全力冲刺跑完400m后的感受吧),试想这样的强度,会持续2分钟以上吗?同时恢复休息时的心率大约在60%左右即可开始进入下一组。如果强度太低,就利用了人体中的有氧氧化系统,相当于你进行慢跑,快走对于身体的影响区别就不大了,失去了HIIT真正的意义。
- 高强度训练方案举例

热身3~5分钟
15~20秒全力冲刺跑
慢跑120秒左右
……
这个过程持续6~8组左右即可
冲刺跑后进行拉伸放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