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W E I 来源:美篇App
每一片树叶在离开的时候,呈现出的姿态和心态是不尽相同的。有的扶摇直下,坚定而决绝;有的绕树三匝,眷眷而不舍;有的举棋不定,辗转而纠结。人世间的每一场相遇亦是如此,但终归,必定以散场而散场,无一幸免。
“留驾沟”这三个字,现在想来是颇有温暖甚至于滚烫的。而在当时,它所带给我的,亦或是我所感受的,只是冰冷、破碎乃至梦魇。所以当年,我在离开它的时候,一定是坚定而决绝的。谁曾想到,多年以后的今天,再回首时,竟然多了些许内心的柔软,以至于萌生了很多不舍和怀念的心境。
与留驾沟的初次相遇,是二十一年前的初秋。时值开学之际,却逢淫雨霏霏。彼时的山路已是泥泞不堪,小道旁的野草,却在雨水的浸润下,显得格外嚣张而富有侵略性,有些竟然蔓延到道路的中央,似乎试图挡住行者前进的脚步。父亲在前面带路,我默默地跟在身后,我们谁也没有说话,只有溪谷里因秋雨而涨的水声潺潺,与艰难蹒跚的脚步声,相互和之。幽静的山涧,才恍惚有了生气。
上行七八里,在翻过一道山梁后,道路渐趋平坦,已成水平前行甚至略带缓下坡。约莫再行二里地,在一个湾回路转、清泉小滩处,本次行程的终点,未来九年的起点——留驾沟小学,就跃然临于眼前。
留驾沟位于南羊山下,是老家安康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小山沟。整个沟体呈“Y”字状,由左沟“竹园沟”和右沟“窑沟”汇集而成,三条线的交叉点——沟心,就是我的留驾沟小学。学校由相对的两排各五间土墙石板房夹着操场构成,剩余的两面,一面是靠近山体高约十米的挡墙,挡墙背后柏木青青,坟茔森森。幸好挡墙挡住了坟墓,同时也挡住了居住其中的鬼怪,才没有在以后的日子里对我形成*扰,却也使得我没有素材,而无法写出类似《聊斋》和《阅微草堂笔记》之类的鬼怪传奇。另一面则是两户农户的三间二层土房,楼上一层刚好与操场齐平,大门就对着操场。后来,其中一户就地把土房改善为了砖混楼房,二楼依旧对着操场,当然,这是后话了。
学校的条件,那是相当的差,低矮破旧的房子,斑驳的墙壁,漏水的石板房顶,这次的初遇并不美好。当时,这个山沟沟交通十分闭塞,不通公路,不通电话,也没有手机信号,现代化在这里基本找不到踪迹。于是,“来此绝境,不复出焉”。虽然在此之前,我已经有了充分的思想准备,但是真的到了“人生若只如初见”时,它的破败和不堪,依然超出了我的想象。我不由得发出了“夏虫不可语冰,井蛙不可语海”的感叹,使我惊愕于自身的浅薄而不可自拔。好在,这个小学校也算是个四合院,前后门一锁,竟是个院中天地,独立王国,倒也颇有自在之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