⒉加工饲料。加工饲料是养殖土鸡的主要饲料,既保证了饲料的品质,又提供了均衡营养。饲料品质指的还是天然饲料,没有丝毫化学添加剂;均衡营养指的是饲料营养成分丰富,满足鸡的身体需要。比方只喂玉米,尽管是天然饲料,但是营养不均衡,要有青菜、虫子添加。
加工饲料还表现在对粮食的充分利用。人类养殖家禽家畜是从农业种植开始的,吃不完的粮食和粮食加工的附属物,扔了可惜,留之无用,用来养殖鸡鸭却是再好不过。这就是人们养殖家禽家畜的根本原因。
剩菜剩饭,谷糠麸皮,吃不完的高粱玉米,自古是养鸡养鸭的主要饲料。其中一部分是加工粮食的副产品,譬如谷糠麸皮;一部分颗粒破碎,譬如玉米破碎了,既是为了节省,也是便于调拌其他饲料。这一类经过简单加工的天然饲料,统称加工饲料。
⒊全价饲料。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的规模化养殖,催生和兴盛了饲料生产行业。很多巨无霸的农业畜牧类公司,都是从饲料生产起家的,可见这个行业的兴旺发达程度。
所谓的全价饲料,譬如鸡饲料,不再是天然食物,也不是粗加工的食物,而是根据鸡的生长需要,进行了各种必须物质的调配,综合而成的成品饲料。所有成分可分三大块:天然食材、营养成分添加剂和防治病药物。
全价饲料是科学养鸡的产物。科学产品的两面性在这个产品上表现尤其突出:一方面把饲料转化率做到顶端,肉鸡1.5:1,蛋鸡2.5:1,传统养鸡不低于5:1。要知道养鸡成本的80%在于饲料,这样的高转化率,充分显示了科学养鸡的优势。
另一方面是负面。可以说社会上所有饲料鸡的负面信息,肉、蛋不好吃,激素催大,抗生素、重金属高残留,都是饲料里各种添加剂导致的。其实在饲料和养殖行业的主体板块,如今不存在激素、抗生素的泛滥添加,已经纳入法治轨道。有关管理和监督环节,依法管理和监督,企业不会乱来。至于小型的企业和个体,监管不一定覆盖到,难免存在缝隙。
早几年的“土鸡圈养”还遮遮掩掩,养殖户不敢说自己的土鸡圈养,统一口径散养。如今已经遮盖不住,都知道你是怎么养的,因为会鉴别了,是不是散养,看肉色就清楚,不需要炖了再分辨。
养殖户当然更清楚,散养才对,圈养不好。但是散养存在的市场化问题,成为养殖业的大忌,三个拦路虎:
一是难以成规模。一片地,一片树林一片山,再大也就养那么点,还不好管理。吆个鸡、喂个鸡也跟着满山跑。而且鹰抓黄鼠狼偷,走散溜蛋,各种意外损失防不胜防;
二是饲料转化率太低。一只鸡一天需要100多克粮食,300天长成到1500克,不算其他的投入,60斤粮食喂出3斤的鸡,合到什么价?能卖到多少钱一斤?
三是疾病难防难控。农户家里养几只鸡还不觉得,一旦成群的养,就知道鸡的毛病很多,而且多发难防治,蔓延还很快。为什么开始都把药物添加到饲料里,就是对付这个情况,防病为主,一旦爆发,那就没法治疗。所以也是无奈之举,逼得那么做,不然随时都会出问题,导致无法承受的损失。
养殖业的土鸡土鸡不好养,可是都爱吃土鸡,土鸡价格就高。可是土鸡真的不好养,生长期很长不说,养殖成本太高了。前面说到,一只土鸡,10个月长成,2斤多重。还散养,有虫子青草垫巴,粮食就吃掉60多斤,总成本合到100元/只。按照市场价格规则,正常定价200元/只,2.5斤/只,市场售价80元/斤。
这个价格才是土鸡的合理价格,80元/斤。当然有农民卖不掉着急,按成本价卖40元/斤,也有人炒作到100多元/斤的。
正因为土鸡的粮食转化比,饲料成本搁在那,人们都心知肚明,低于成本的土鸡是什么鸡。养殖行业就会采取相应的办法,养高仿土鸡,说三个主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