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白吧,卡着了,捅不进去!
悻悻然退货,没有运费险,返程运费8元自掏腰包,亏了。
所以,这边有个教训,请大家留意,打算换LED灯泡之前,先去自己家车里检查一下,确认孔位和空间是不是够,不然灯泡买回来,塞不进去,只好指望7天无理由退货了,多麻烦。
火线插入LED灯结构介绍
刚才卡着我的就是LED车灯的散热部分。现在常见的LED灯泡散热器部分的结构,主要有两种:风扇主动散热和散热带被动散热。
这种,就是散热带被动散热。
早期的LED车灯几乎都是这种,靠的是灯泡尾部安装的金属(一般铜或者铝)制的编织带,和散热片相接触,将热量导到散热带上,从而实现散热。由于车灯内部几乎密封(有透气孔),所以这种散热性能相对比较一般。所以,现在渐渐的少见了,当然,大厂还是有办法搞定的,比如提高光源到散热片之间的导热效率,它的优点非常明显:能充分利用车灯安装位周围的空间,而且散热带是软质的,造型适应性好。
不过,现在满大街更多的都是风扇主动散热的。就像下面这样。
我们先不讨论前面发光的部分,我们就说散热部分。这种是尾部有较小的散热鳍片,热量被导入到散热鳍片上,然后通过内藏的散热小风扇吹风,将热量带走。
那为啥要散热呢?因为LED光源特别怕热。虽然号称LED设备发热小光效高,但是它们自己的结构决定了它们更怕热,你想,荧光粉、透明塑料保护层、电子二极管,这些设备哪个听着像能被高温烤的?所以LED虽然发热小(仍然会烫伤人),但是它们自己更怕自己的热量,一定要将热量带走,不然就“烫坏掉”了,也就是说,光线衰减了。
这个概念和卤素灯就很不同,卤素灯灯丝完全受得了几千度的高温,但是LED完全不行。
所以既然散热这么重要,所以现在渐渐的,用编织散热带的LED灯越来越少了,目前还比较常见的大牌产品有飞利浦的星耀光系列产品,也就是上面的第一个图,而其它各家品牌出的灯,基本上都是风扇散热的了。
风扇散热,有个问题:一个是风扇的寿命,还有个就是散热器的体积。
寿命这个不好说,只能指望大厂产品寿命过关,不然一旦小风扇挂了,LED灯很快就不行了,而你不可能天天检查这个风扇的。
然后就是散热器的体积,在品牌靠谱的情况下(这意味着散热能力达标),我希望散热体积越小越好。比如下面这两种,我会选造型更短小小的那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