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听学法语的朋友讲过一个笑话:
在一次数学竞赛中,有一道题问4×20+10+7等于多少?
法国队抢答,等于4×20+10+7。
这其实是因为,在法语中,97的说法恰好就是由4×20、10和7这三部分组成的。
就像英语中的97读作Ninety-seven,由90和7这两个数组成。
不同文明对于数的表达方法,源自于长期生活经验的累积。
甚至可以说,一个民族的计算好与坏,可能与他们的语言有着密切的关系。
比如刚才提到的法语,它就可以算是十进制、二十进制与六十进制的混合,所以才会闹出上面的“笑话”。
十进制计数法中国人的计算能力,在世界上都是数一数二的。很多人都把这归功于大量练习,但这其实也只能算是原因之一。
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则是我们的祖先在进化过程中,机智地选择了【十进制计数法】。
这在我们的语言中就有所体现:
比如,97在汉语中的构成是“九个十和七”。
再比如,每个数位只要满了十个,就会产生一个新的数位。比如,十个十是百,十个千是万,十个千万是亿……这都是十进制计数法。
可以看到,老祖宗已经把十进制安排得明明白白了。我们甚至可以大言不惭地说,学会了用中文表达数字,就学会了十进制。
而【十进制计数法】,其实就是学前和一二年级小朋友学习计算的根基。
疯狂原始人很多小朋友在初学计算时,没有深刻理解“满十进一”的概念,导致后续的计算学习惨不忍睹。
那如何帮助孩子理解“满十进一”呢?
建议使用“疯狂原始人”这个例子:
在很久很久以前的远古时代,有一群原始人,他们靠着砍柴、打猎、摘野果为生。
一天,小明砍了很多柴回来。
小花问他:你砍了多少柴啊?
小明说:你等我数一数。
小明数了好半天也没数完。
小花就笑话他说:你这样数太慢了,数着数着还容易忘,不如捆成捆儿,这样数起来也方便呀!
小明说:好主意!几个一捆呢?
小花说:我们每个人都有十根手指,不如就10个一捆吧,这样在数数的时候看到一捆,就知道这是一个10!
于是他们的木柴变成了这样。
后来,他们家的木柴越来越多,已经有这么多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