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跳墙
也可以简简单单,写实写意,初闻平淡无奇,细品拍案惊奇,“虎皮扣肉”便是极好的例子:
远远望上去,恰似将虎皮倒扣在那肥瘦相间的肉上,香飘四溢,酌一壶清酒,倒有几分“酒酣益爽气”之感。
细细观察上方对比图,是不是越看越像?
虎皮凤爪
虎皮菜系之精髓,就在于其香脆可口、皱而不破的外皮,汲取了汤汁的灵魂,又增加了爽滑的口感,是中华饮食独一无二的创举。
以虎皮凤爪为例,为了成功吃到起皱的虎皮,网上的说法不一,主要区别就在于油炸鸡爪后的下一步操作。
为此,我在家做了一个不太严谨的对比试验。
找到4个尽量相似的鸡爪,编号1-4。
挑选试验样品
其他条件基本保持相同,只在浸泡过程有差别:
鸡爪1号被浸泡在5°C的冷水中10分钟;
鸡爪2号被浸泡在5°C的冷水中2小时;
鸡爪3号被浸泡在85°C的热水中2小时;
鸡爪4号不进行浸泡处理,捞出沥干自然冷却。
一爪一碗,将油炸后的鸡爪分别浸泡
为了更清晰地看到虎皮起皱程度的区别,我跳过了淋上酱汁的过程,在浸泡后直接蒸煮,最后结果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