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
镜头离开水边,来到行人来往的路边。还是一个近景的特写,一棵巨大的斑驳的树干横亘在书页中,一个禁止的辨识让读者看到人类竖起善良的警示标语:请勿喂食动物。这是公园管理者对动物的善意的关怀和对人类自是心态的警示。动物自有它们的食物链,人类的好心未必有好的结果。
当人类为了方便进入森林,盖起栈道等人工设施,森林开始产生变化。当人类为了自己的喜好来喂食好玩的动物,动物受到史无前例的侵扰。人类和动物是生息与共的命运共同体,但我们肆意的*戮就等于在*害我们自己。
【第14画面】

解析:
请勿投喂食物的标牌上,是对画面中出现的旅行者的警示。究竟是什么动物呢?比如狮子、老虎、豹子、大猩猩、猿猴,狒狒、黑猩猩。
警示牌上方是扁锹甲虫也就是大锹甲,一个角的叫做独角大仙。
在《夏日的一天》绘本中,一个小男孩在夏天的午后跑到树林里去用网子捕捉大锹甲,他努力地够高处的大锹甲,摔了好多跤,最后终于够到了,他在田野里奔跑,下雨了,他拿着心爱的大锹甲往家跑。
这页最大的特点是动物的卵包,巨大的树干上,卵包附着其上。右上角树干上黄色的长方形包包就是螳螂的卵包,蝉也会把卵产在树干上。
夏天将要结束,秋天树叶还没有变黄的时候,如果你在一棵高大茂盛的树下看,发现其他的地方没有任何异样,只有个别的树梢最末端的地方,有一些枯萎的枝叶,这个地方就已经被蝉产上了卵。等到春天的时候,它就会从树上掉下来,变成一只小小的白虫子,落到地上,钻进土里。它们就靠挖到有根的地方,吸食根里的营养慢慢长大。这段时间最起码要三年呢?因为它要不断蜕皮、蜕皮再蜕皮,才能慢慢地长成一只知了猴。在夏天傍晚七点多天擦黑的时候,它就会钻出来,爬到树上,然后仰头趴在那儿。它的翅膀刚出来时是浅绿色的,像一团揉皱的纸,逐渐地伸展开,迎着风,身体逐渐变硬,翅膀越来越透明,准备好了,它就飞走了。这就是蝉的一生。如果你非常敬畏这种生灵,请你以后不要伤害它。
有人说蝉的一生=十八年的地下生活 一个夏天的飞翔。好像蝉是有一个前面潜心修行,然后有一个灿烂的夏天,然后走向生命的尽头,所以说蝉是很可敬的,希望大家不要吃它。但是也有人觉得它应了一个成语叫做“金蝉脱壳”,愿意尝尝,也无可厚非。
【第15画面】

解析:
《我们的森林》就像是一个介绍阳明山的旅游专题片,用摄影师独有的视角把阳明山的特色介绍给大家,读者也做了一次免费的坐在家里的旅行。
游者行走的廊道,隐隐约约蜿蜒在森林中穿梭着,而林中的主人——那些乖巧玲珑的昆虫也穿梭在林中,自由自在的生活着。
视角一转,还是让我们俯身看到了那片水域、还是那条瀑布和丛林,似乎又回到了走过的地方。只是镜头拉高、拉远,让读者看到更宽阔的空间,看到了水边的行人廊道。
这是台湾大蝗(左边),是一种蝗虫,膜翅是粉色的,很漂亮。如果有机会捉到大个的蚂蚱或蝗虫,一定要掀开看看里面的膜翅,颜色非常自然。
豹纹蝶(右边),翅膀表面底色为橙黄色,全身布满大小不一的花豹般黑色斑纹,其中下翅外半段的黑色斑呈圆弧状排列。雌雄蝶外观差异不太明显。喜欢访花吸蜜、吸食腐果、树液,偶尔也会在湿地上吸水。幼虫的寄主植物为台湾朴树,雌蝶偏好将卵产在低矮树苗嫩叶的叶青。
金艳*金龟和前面出现的黄肩长脚花金龟、北埔陷纹金龟同属,但差异的体色为亮丽的翠绿色。瞪圆的小眼睛、收起的后肢、舞动的前肢和展开的羽翅,让整个飞翔在空中的身体有了律动,绿色的甲壳也让金龟融合在森林中。
【第16画面】

解析:
水域就像是一洼池水,在周围绿树的映衬下,水面绿意盎然,而静谧的森林无人光顾,成为动物与昆虫的乐园。
白头翁(左上角),我们观察它的头顶,有一撮白色的毛,故名白头翁。在我国北方的山上,有一种植物也叫白头翁,这种植物的花是紫色的,有六片花瓣,全身都有一层绒毛。最奇特的是花谢之后,会像狮子一样,蓬松着一头的白毛,有长有短,很像个白色的绒球,又像个白发苍苍的老爷爷,所以叫白头翁。
江崎波纹蛇目蝶(左下角),为什么它叫“蛇目蝶”?因为这种蝴蝶的翅膀上有一些圆形的斑点,就好像是蛇的眼睛一样。这种眼睛有什么用呢?有*伤力吗?它的作用就是迷惑敌人,可以虚张声势,吓到敌人,但是伤害不到敌人。
鸟类是怕蛇的,看到这个会误以为是蛇,就不敢吃了。毛毛虫身上会有各种鲜艳的颜色,有的毛毛虫的一端就像蛇一样,会吓退想吃它的鸟儿。
豆芫菁(中间下方低端)是一种看上去很有趣的小虫子,看着就像是黑树枝上结了一枚红果子。又像是一只被气红了头的黑虫子。
小小一只松鼠藏在树洞里,很难被人发现。它们生活在树上、有毛茸茸的大尾巴、会抱着松果啃食。松鼠大部分时间独居,利用树洞和鸟巢为巢。在大树上的松鼠旁若无人地下来散步,还会跟人要吃的。
【第17画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