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验 >

故事情节什么意思啊(故事情节是什么意思讲具体一点)

来源:原点资讯(www.yd166.com)时间:2024-01-01 23:36:47作者:YD166手机阅读>>

1月6日,《咬文嚼字》公布了“2021年十大语文差错”。

一、 “六安”的“六”误读为liù。2021年,国内疫情出现多点散发态势。5月16日,安徽省六安市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在相关新闻报道中,有媒体将“六安”的“六”读作liù。“六”是多音字,读liù指数字,即比五大一的正整数,读lù用于地名,如江苏六合。安徽“六安”的“六”读lù,权威辞书是这样注音的;民政部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也是这样标注的。

二、“蔓延”误为 “曼延”。2021年底,新毒株奥密克戎造成国际疫情继续扩散。不少媒体在报道中将疫情“蔓延”误作疫情“曼延”。曼,本指长、远。曼延,指连绵不断,描写的是静态对象,如“群山曼延”。蔓延,本指蔓草等向四周延伸、扩展,引申泛指向周围延伸、扩展,描写的是动态变化的对象。病毒扩散,应用“蔓延”。另外,媒体上还有用“漫延”的。在指向四周扩散的义项上,“蔓延”“漫延”可视为异形词,现在多主张用“蔓延”。

三、 “接种疫苗”的“种”误读为zhǒng。2021年,接种疫苗是头等大事。遗憾的是,不少人将“接种”疫苗误读为“接zhǒng”疫苗。“种”是多音字:读zhǒng,表示事物,主要是名词,指种子等,也作量词,指种类;读zhòng,表示动作,是动词,如种地、种植;读Chóng,用于姓氏。接种疫苗就是把疫苗注射到人或动物体内,用以预防疾病。这个“接种”显然是动作,应读“接zhòng”。

四、“途经”误为“途径”。“流行病学调查”(简称“流调”)工作中,个人行动轨迹是重点。在个人旅居史描述中,不少公告将“途经”误为“途径”。“途经”,动词,意思是中途经过某地,如“从北京途经南京到上海”。“途径”,名词,意思是路径,多用于比喻,如“解决问题的途径”。“途经”和“途径”语义不同、用法不同,把“途经中高风险地区”写为“途径中高风险地区”是错误的。

五、 “必需品”误为“必须品”。疫情防控必须确保人民群众生活必需品的充足供应。如2021年12月23日,西安封城,封闭式管理期间,为保证群众粮食等生活必需品供应,志愿者送货上门。一些媒体在报道中,将“生活必需品”误作“生活必须品”。“必须”和“必需”都强调“一定要”。然而,它们的搭配对象不同。“必须”是副词,只能跟动词搭配,不能与名词连用,不能构成所字结构。“必需”是动词,可以与名词连用,可以构成所字结构。“品”即物品,名词性成分,只能跟“必需”搭配使用。

六、 “赓续”误为“庚续”。2021年,“赓续红色血脉”的说法常见诸媒体,遗憾的是,不少地方将“赓续”误为“庚续”。“庚”的常用义是指天干第七位,又指年龄,如“同庚”“年庚”。“赓”本义指连续、继续。典籍中“赓”多指歌咏吟诵的接续唱和,如“赓咏”“赓酬”“赓韵”等。如今,“赓”指继续,“赓续”是同义连用,复指强调。现代汉语中“庚”不表示继续,“赓续”不能写成“庚续”。

七、 “失之偏颇”误为“有失偏颇”。电视剧《觉醒年代》里,陈独秀曾说过“二十年不谈政治”,第27集中李大钊说道:“当初说这句话有失偏颇了。”其中,“有失偏颇”有误,应改为“失之偏颇”。“有失”即失去,强调的是“失去”的对象,与褒义词连用,如“有失公正”,就是指失去了公正。而“失之”的“失”指失误、失当,“失之”分析的是失误的原因,与贬义词连用,如“失之狭隘”。“偏颇”指偏向一方、不公平、不公正,因“偏颇”而造成失误,当称“失之偏颇”。

八、“血脉偾张”误为“血脉喷张”。2021年8月1日,苏炳添以9秒83的成绩晋级东京奥运会百米决赛。不少媒体在报道中称,这一惊世骇俗的成绩令人“血脉喷张”。其中“喷张”有误,正确的写法应是“偾张”。“偾”读fèn,指亢奋,“偾张”指扩张突起,“血脉偾张”意为血液流动加快,血管膨胀,青筋鼓起,多用来形容激动、亢奋、激情。“喷张”指张裂喷射,“血脉喷张”即鲜血喷射,用来形容情绪激动显然不合情理。

九、“情结”误为“情节”。2021年,中国精心筹备北京冬奥会。中国人对冬奥会寄托了很深的情感,一些媒体在相关报道中将冬奥“情结”误成了冬奥“情节”。“情结”指很深的情感,深藏心底的感情,如“思乡情结”,或指心中的感情纠葛,如“化解不开的情结”。“情节”指事情的变化和经过,如“故事情节”,或指犯罪或犯错误的具体情况,如“案件的情节”。中国人重视冬奥会,不遗余力地筹备北京冬奥会,寄托在其中的深情当然应称“情结”而不是“情节”。

十、“行拘”误为“刑拘”。2021年10月21日,北京警方针对某知名人士嫖娼事件进行通报,称违法人员对违法事实供认不讳,目前均因触犯治安管理法被朝阳公安分局依法行政拘留。有媒体在报道中将“行拘”误成了“刑拘”。“行拘”是“行政拘留”的简称,“刑拘”是“刑事拘留”的简称,两个简称读音相同,但含义相差很大。上述人士嫖娼触犯的是《治安管理处罚法》,这是行政法,因此适用的是“行拘”。如果触犯的是《刑法》,那适用的就应该是“刑拘”了。

来源: 澎湃新闻

,

栏目热文

故事主题是什么意思(牛郎织女的故事表达什么主题)

故事主题是什么意思(牛郎织女的故事表达什么主题)

没有冲突,就称不上故事。故事中的冲突就是主人公在“英雄的旅程”中遇到的越来越强大的阻力。冲突是所有剧本的心脏和灵魂。冲突...

2024-01-01 23:33:08查看全文 >>

故事情节的含义(故事的情节包括什么)

故事情节的含义(故事的情节包括什么)

恐怖如斯。在哈尔滨一个古老的小区里传出了一宗离奇的灵异事件。据说每到深夜,小区的巷子里便会出现一位身穿白色长裙的猫脸老太...

2024-01-01 23:29:31查看全文 >>

100个故事结构图解(故事写作手法有哪些)

100个故事结构图解(故事写作手法有哪些)

从这章开始,作者开始介绍故事的诸多要素,也可以理解为写故事的一些重要原则:结构结构是对人物生活故事中一系列事件的选择,这...

2024-01-01 23:59:21查看全文 >>

怎么写故事梗概20字(写故事梗概的方法)

怎么写故事梗概20字(写故事梗概的方法)

如何写出打动人的故事梗概(一)故事梗概的基本内容一、故事梗概的定义 故事梗概是作者在创作故事正文和大纲之前,所概括出的对...

2024-01-01 23:23:20查看全文 >>

概括事件的三种方法(概括起因经过结果的方法)

概括事件的三种方法(概括起因经过结果的方法)

记叙文经典方略一、整体感知文本,常见的考题类型有:(一)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或概括主要事件。1.概括文章主要内...

2024-01-01 23:40:37查看全文 >>

治国有常的常的解读(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蕴含的道理)

治国有常的常的解读(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蕴含的道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理论宣讲不来点创新怎么行由中央网信办移动局指导半月谈新媒体中心打造的50集《理论达...

2024-01-01 23:14:52查看全文 >>

治国亦然是什么意思(治国之道的意思是什么)

治国亦然是什么意思(治国之道的意思是什么)

原文: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译文...

2024-01-01 23:18:39查看全文 >>

治国有常是出自哪里(治国有常这句话出自什么)

治国有常是出自哪里(治国有常这句话出自什么)

本期思想解读人——中共中央党校王杰教授本集旨在阐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选取了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

2024-01-01 23:57:10查看全文 >>

以道治国是什么意思(道治社会是什么意思)

以道治国是什么意思(道治社会是什么意思)

老子和庄子都被认为是道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都是以“道”作为他们的哲学思想的根本范畴,即是说,老庄的哲学理...

2024-01-01 23:20:25查看全文 >>

行之有常是什么意思(天地有常是什么意思)

行之有常是什么意思(天地有常是什么意思)

阅读《论语》第六天,今天和大家探讨一下“学文之本”。之前在这篇中,曾抛出过相关话题,结论是,为学之本在于“悦己明觉”。不...

2024-01-01 23:16:57查看全文 >>

文档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