桡骨远端骨折是骨科常见病,约占前臂骨折的79.6%,发生于桡骨远端关节面上2~3cm处,常导致腕关节功能受损,使腕部出现疼痛、畸形、活动受限等状况。美国平均每年发生各类型桡骨远端骨折近20万例,且大部分为中老年人。我国桡骨远端骨折也非常常见,且随着我国进入人口老龄化,桡骨远端骨折发生率逐年增长,对老年患者生活质量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对于桡骨远端不稳定及粉碎不十分严重的骨折,临床上多采用非手术治疗,即保守治疗;因其具有简单、方便、经济、有效等特点,所以在临床上较常采用。
非手术治疗可采用传统的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固定后如何进行护理及康复锻炼?
01 病情观察
整复或手术后,严密观察患肢末梢血液循环、感觉、运动情况及桡动脉搏动情况,如有手指青紫、肿胀、发凉、发麻、桡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等情况时,报告医师及时处理;夹板固定的松紧度以绷带上下移动1厘米为宜,要随时检查夹板松紧情况,若过紧易引起骨筋膜室综合征,过松则起不到固定作用。
02 疼痛护理
注意观察患肢疼痛情况,给予无痛护理,整复后24小时内给予冰袋冰敷,减少局部出血肿胀,24小时后给予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中药汤剂——桃红四物汤口服,患处两端未固定处涂擦红花酊,以促进血液循环,减轻肿痛;遵医嘱给予耳穴压豆,贴敷穴位:神门、交感、皮质下等,必要时给予镇痛泵,正确使用止痛药,以防止血压升高,引起心脏不适。
03 体位护理
卧位时应抬高患肢,使患肢略高于心脏水平,以减轻肿胀,站立时,将前臂摆放至中立功能位,前臂屈肘90°,悬吊带固定于胸前。
卧位时 坐位时
04 饮食护理
骨折早期,应选择清淡易消化、温热的食物,应以汤、粥、羹等稀软食品为主,多食新鲜水果、蔬菜,辅以散瘀止血食物,如黑豆、贝类、油菜、木耳、山楂、鲜藕、栗子等。待脾胃健运后转为补气血、壮筋骨等食物,以禽、畜、蛋、血等食品为宜,以促进骨折愈合,忌食辛辣刺激、油腻、生冷及腥发类食物,如辣椒、胡椒等。
05 情志护理
指导患者保持心情舒畅,精神愉快,则气血调畅,有利于疾病恢复,勿焦虑,因过思伤脾,而脾主运化,若水谷不能运化,则气血生化无源,从而引起气血虚亏。
06 生活起居护理
给患者创造一个舒适整洁的环境,使生活有规律,劳逸适度,顺应四时。
07 用药护理
遵医嘱给予中药汤剂口服,早期宜用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药物,如桃红四物汤加减;中期宜用舒筋活血、强筋壮骨的药物,如八珍汤加减;后期给予补肝肾、壮筋骨的药物,如六味地黄汤加减。
中药汤剂宜温服,服药期间忌食生冷及寒凉食物,服药后观察药后疗效及反应。
08 并发症护理
(1)压迫性溃疡
多由于夹板位置移动未及时调整、使用扎带过紧、加压垫放置位置不正确造成。骨折端手法复位后,折端出血进一步增加,加剧了局部软组织的肿胀,且在此过程中,由于受夹板内容量限制,未给予及时松解,而引起局部皮肤及骨突处出现压力性损伤。一般经过及时更换敷料,不会出现严重后遗症。因此应密切观察骨突部的垫衬情况及局部受压的异常感觉。
(2)腕管综合征
主要是由于骨折复位不良、掌侧压垫放置不正确、固定过紧致正中神经受压引起。应注意观察小夹板的松紧度,如过紧应随时调整。
(3)腕关节僵硬
患者惧怕疼痛,骨折固定后很少锻炼手指及腕、肩、肘等关节。为防止关节僵硬,早期可使用消肿止痛、活血化瘀的中西药物加以预防。中晚期配合理疗并不断练习患腕活动,可逐渐恢复。
(4)骨质疏松
老年患者骨折后不仅局部需要锻炼,更应加强全身锻炼,使气血运行,消散瘀血,消肿定痛,骨折中后期应着重益气血、壮筋骨、补肝肾食物,如红枣、花生、枸杞、动物肝肾等,同时多晒太阳,以促进骨折愈合和骨骼坚硬。
(5)创伤性关节炎
各种原因造成复位不良或复位后再移位未能及时纠正,可导致桡骨长度缩短3.0mm以上,桡骨远端关节面不平整有1.0mm以上台阶,晚期可出现腕关节创伤性关节炎,因此早期应及时到正规医院诊治。
(6)Sudeck 骨萎缩
为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障碍、急性创伤后骨萎缩,其特点是肿痛,皮肤萎缩,骨的普遍疏松、脱钙,手部活动受限,可达数月之久,常常是骨折后患者未能积极主动活动所致,应加强早期功能锻炼。
09 功能锻炼
(1)骨折早期(1~2周)
此期功能锻炼的目的是促进患肢血液循环,消除肿胀,防止肌萎缩;在复位固定后当天就应立即鼓励患者积极进行手、肘关节及肩关节活动,如手指抓握运动、对指训练、托肘耸肩及肘关节伸屈功能锻炼,对指训练、托肘耸肩及肘关节伸屈功能锻炼,每日2~3次,每次3~5分钟。
(2)骨折中期(3~4周)
继续坚持手指抓握锻炼及肩关节活动。此时局部肿痛消失,骨折端因愈合较稳定,在夹板保护下不易移位,应增加前臂旋转功能练习。
(3)骨折后期(4周以上)
骨折已达临床愈合标准,因个体差异,夹板一般需要固定4~6周,在去除夹板后继续进行骨折中后期的功能锻炼。患者可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使各个关节得到全面锻炼,直至骨折愈合牢固。
最后需注意的是:活动度和次数以患者疼痛能忍和不感到疲劳为宜。根据骨折不同时期,功能锻炼活动范围由小到大,次数由少到多,循序渐进。不可急于求成,幅度及力量不可过大过猛,以免造成骨折再移位。
参考文献:
[1]MAUCK B M,SWIGLER C W.Evidence-based review of distal radius fractures[J].Orthop Clin N Am,2018,49(2):211-222.
[2]YU L,ZHANG X,ZHANG B,et al.Outcomes of volar locking plate (VLP) fixation for treatment of die-punch fracture of the distal radius:a retrospective single-surgeon study[J].Medicine,2019,98(33):e16796.
[3]郑博,蒋涛,黄佳涌,等.我国中老年脆性髋部骨折及桡骨远端骨折骨质疏松诊断标准与WHO诊断标准的比较分析[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8,24(10):1299-1304.
作
者
信息
文章作者:杨晓莉
作者单位:河南省濮阳市中医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