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在特定的组织条件下所表现的领导行为:基于价值观,对特定的企业转型阶段,例如国际化、商业模式转型、业务重心转移等等,领导者需要展现出来特定的领导力行为。例如开放协作、主动担责等等。价值观是企业对员工的信仰要求,基本上不会更改,而企业不断转型是持续常态,不同业务时期,对领导行为都应该有针对性要求。
战略执行的领导力BLM的本意更加倾向于前述3、4两条描述。IBM自身一直以塑造领导力著称,在历史上的每次转型,都是以业务为核心,伴随着领导力模型以及转型领导力的重定义。领导力及领导行为引导,是衔接战略和执行的纽带。
90年代后期,由郭士纳主导的转型期间,企业变革的主题是组织和流程再造。当时,IBM领导力素质设计目标是支持组织的“高绩效文化”。领导团队不只要做好日常工作,更要“渴望成功的动力”,要有对“事业的热情”;不只是要有计划,更要注重执行,注重实效;不只是要自己赢,更要整个团队赢。
2003年,郭士纳交班给彭明盛,IBM商业模式“向服务转型”初见定型,这样的业务背景下,光自己的部门成功还不够,还需要与其他部门合作成功。于是,IBM更新了领导力素质体系,特别强调跨组织协作和影响,横向的思维。
21世纪第一个十年过去后,IBM战略主题转向“建立全球整合企业”和发展“高价值业务“,这时,IBM强调领导力建设不仅仅针对领导层,而且要面向每一个IBM员工。“以系统化的观念指导行动”是新加入的特质,业务战略需要有“系统之系统”的思维方式和观念,要求员工和经理在工作中能够体现这种系统化的思维方式,才能够进行更广泛的合作,取得成功。
最近几年,IT产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IBM战略也经历了重大
调整,跟上云、大数据、移动、社交的时代,领导力定义与时俱进地进化到了“1-3-9”模型,其中1是指IBM的使命,3是价值观,9是领导力实践。
2016年,IBM提出业务战略成为“一家认知技术和云平台公司”,在新战略下,IBM更新了“转型领导力框架”,从这四条领导力行为要求(每条下面还有更详细的行为指引)来看,更具有互联网时代的精神特质。
目前,IBM领导力体系由三部分构成:
- Practice:1-3-9是领导力实践
- What:转型领导力框架的四个项目是领导者需要做什么
- How:十项领导力强项(Leadership Strength)是领导者如何做,也就是领导力的衡量标准,包括主动担责、创新、协作、感召力、关注个人、诚实、坚毅等
如何操作BLM的领导力模块建设BLM体系,在梳理战略,随之明确战略执行的组织保障后,领导力方面的工作至少包含两项关键内容:
1、 定义领导力框架:前述领导力定义方式可以作为参考框架,领导力定义的框架如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