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培训 >

如何做好学前儿童的心理保健(学前儿童的心理保健措施有哪些)

来源:原点资讯(www.yd166.com)时间:2023-07-30 12:59:32作者:YD166手机阅读>>

3岁~6岁的幼儿期是儿童心理成长发展的关键时期,这时的孩子就像一张白纸,你给予他良好的心理教育,他会健康成长;如忽视,则反之。幼儿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可塑性与模仿能力,他们的思想是不成熟的,自我意识还处在萌芽状态,特别容易受周围环境中不良因素的影响而形成不健康的心理,需要教师、家长帮幼儿进行心理调节和疏导。由于幼儿的一日生活处于“幼儿园——家”两点一线的状态,因此,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需要家园密切配合。根据实际工作经验,我认为,对幼儿进行心理发展辅导应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用爱心呵护幼儿心理健康成长

爱是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和必要的环境因素。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一定要有一颗热爱孩子的心,用亲切、平和、尊重幼儿的态度对待任何一位幼儿,我认为这一点相当重要。由于幼儿心理、思想发展还不够完善,当教师板着脸用尖刻的语言、声调对他们说话时,他们会受到惊吓、感到害怕,心灵就会有创伤。我们应该用微笑和亲切的言语与幼儿交流,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意见与想法是被人赞同的,并感受到自己在生活中的存在。在孩子获得成功的时候,能及时给予赞扬,说一句:“你真的很不错”在他们遇到困难的时候,也能及时给予帮助和鼓励,说一句:“我相信你能行!”在孩子心中注满爱,让孩子心中充满爱,从而做一个心中有爱的人。

二.营造良好的环境,培养幼儿的积极情绪

愉快的心情是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幼儿园一日教育活动过程中,我们要为幼儿营造一个温暖、安全、信任、互助的情感氛围,为幼儿建立和谐健康的心理环境,做到“师幼如亲人,同伴如朋友”,这样,才能顺利开展每一项教育活动,培养幼儿的积极情绪。幼儿的一日活动都是在游戏中开展的,在游戏的过程中,加入心理教育就能将游戏活动发挥到最佳状态,很好地达到教育目标。例如,在幼儿园将环境布置得多姿多彩、别具一格,使幼儿一进园就有愉快的心情。走廊上布满幼儿自己制作的画,墙壁上描绘着各种小动物,哈哈镜的神奇变化和早上愉快的音乐等。让幼儿在这样的环境中亲身感染快乐,保持快乐的情绪,开始一天快乐的生活。同时,教师在组织幼儿进行活动时,要注意培养幼儿愉快的心情和对活动的兴趣,让幼儿接受愉快的情绪体验,鼓励幼儿多与同伴、师长交往、交流,懂得尊重、合作、帮助、宽容等良好的交往品质。在交往中培养幼儿对爱的感受能力,以及和同伴一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学会与同伴友好相处,增强合作意识,促进幼儿社会化情感的发展。 三、倾听幼儿的讲述,并能给予鼓励和认可

教师应抽出时间和幼儿进行交流,了解幼儿的心理情况,拉近和幼儿之间的距离,让幼儿愿意向你倾诉。当倾听幼儿的倾诉时,可以拉着他的手、看着他的眼睛,注意听他讲述。教师应感到荣幸,因为幼儿相信你、喜欢你,才会说给你听,尽管有些事情在大人看来没有什么意义。如果此时教师以一种不理睬的态度,或是听了幼儿的讲述给予嘲笑和挖苦,会使幼儿心理受到打击,慢慢变得不爱说话。所以,教师不但要注意倾听,还要对幼儿的讲述及时给予鼓励和认可,让孩子对自己有信心。

四、家园同步,共同促进幼儿心理健康成长

家庭是幼儿认识的第一个环境,家庭环境的教育功能会影响儿童的健康发展。目前,大多数家长只注重孩子的智力投资,而不重视对孩子进行良好的情感教育。例如,有的家长甚至教孩子“别人打你一下,你就还他两下”。于是,会有一些孩子,在幼儿园里表现很好,到了家里却对父母、长辈发脾气,蛮不讲理。这就要求教师帮助、引导家长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首先,通过家长会、半日开放活动、家园共育栏和家长学校讲座等,让家长了解幼儿的心理常识,掌握幼儿健康心理教育的方法、途径,以便采取有利措施,家园配合做好幼儿心理健康的工作。其次,家长要随时随地与孩子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对于发现的问题要及时疏导和帮助。再次,家长还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不当孩子的面吵架甚至打架,使孩子心灵受到伤害,从而向两个极端发展,一种是懦弱无助、自闭内向型,一种是暴力挑衅、攻击型。最后,要认真对待孩子的宣泄,这是释放压力的最好方式,但要注意向积极的方向引导,从而真正达到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同步进行、相互配合,共同保证幼儿心理健康。

五、针对个性化的幼儿实施个别教育

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根据幼儿的生理及心理上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实施。面对幼儿,教师要观察其性格与家庭环境,以及有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的原因,针对这些,有目的地实施教育。有这样一个案例,男孩浩浩一遇到问题就哭,一听到批评的话语就乱发脾气。根据老师的观察,发现这种现象与家庭教育方式有很大的关系,在家里,无论谁对谁错,都听孩子的,没有及时给予正确的引导;遇到困难,家长全权包办,不给孩子自己学习与探索的空间;孩子一不高兴,就说一大堆好听话来哄孩子……日日累积,造成孩子心理上的不自信,自我服务能力、自我服务意识缺失。针对这种情况,应该多给孩子空间让他自主解决问题,从而增强自信。

幼儿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孩子要健康成长,父母和教师都要需言传身教,当孩子的好榜样。为了孩子,家长与教师需共同重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做到家园配合,重视引导,让幼儿真正能够身心健康成长,也只有这样,才能为祖国培养出积极健康向上的新一代。



,

栏目热文

如何判断学前儿童心理健康(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特征有哪些)

如何判断学前儿童心理健康(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特征有哪些)

你知道吗?5个孩子里,就有1个可能有心理问题。这是11月5日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公布的一组最新数据。我的一...

2023-07-30 12:41:52查看全文 >>

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心理因素(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心理因素(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关注3-6岁孩子成长,让孩子更好) 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是复杂多样的,可以分为客观因素和主...

2023-07-30 12:49:57查看全文 >>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怎么看待(学前儿童心理问题的基本对策)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怎么看待(学前儿童心理问题的基本对策)

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随着社会压力越来越大,成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其实分析这些心理问题案例发现,很多诱因可...

2023-07-30 12:27:35查看全文 >>

如何促进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指导的学习方法)

如何促进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指导的学习方法)

幼儿期是孩子思想和品格形成的关键时期。此时,孩子的心理健康水平对其今后的成长和发展有重要影响。影响幼儿心理健康水平的因素...

2023-07-30 13:10:02查看全文 >>

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健康因素有哪些(影响学前儿童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健康因素有哪些(影响学前儿童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3岁看大,7岁看老”。学前期儿童的身心发育、尤其是智力发展,对一生十分的重要。首先说说,影响孩子的性格的生物因素:大量...

2023-07-30 13:09:46查看全文 >>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简述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准)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简述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准)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要树立幼儿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国内学前教育...

2023-07-30 12:43:14查看全文 >>

怎样维护和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如何帮助幼儿培养健康的心理)

怎样维护和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如何帮助幼儿培养健康的心理)

文/宝妈的乐园为人父母,谁都希望自己的儿童能健健康康的成长,但这健康包括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儿童时期是培养健康心理的黄金...

2023-07-30 12:59:19查看全文 >>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指导方法(学前儿童的心理保健措施)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指导方法(学前儿童的心理保健措施)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董建辉 通讯员 李欣 潍坊报道为培养幼儿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提升师幼的心理健康水平,营造...

2023-07-30 12:31:53查看全文 >>

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健康因素是什么

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健康因素是什么

案例1:小班的奇奇,喜欢独自活动,基本不与人交流;只会用简单的词语表达自己的需求(如喝水、厕所);上课喜欢在教室四处游...

2023-07-30 13:13:17查看全文 >>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行为有哪些(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指导原则)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行为有哪些(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指导原则)

孩子身体健康、充满活力,心中明亮、充满阳光,是家长所希望的,身体的健康很容易就能见到,但是心理的健康却往往容易被忽视,...

2023-07-30 13:13:32查看全文 >>

文档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