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上明清时期的街店雕塑图
老家的行家里手分享的制酱妙方。过年时节,和老家一位美食同学聊起来酱的事,没想到也是常年做酱的行家里手,立马把自己做的方法步骤和图片发给了我,未敢修改一字一句,分享如下:
1.先把做豆腐的渣和磨碎的黄豆搅拌在一起,醒上一个小时,再开始攥起象窝窝头一样的形状,放到大锅里蒸熟,大约两个小时拾出来。还忘了一句,在当地有个说法,蒸酱的时间是年前蒸,过了年二月里泡酱。
2.冷透了就拾到筐子里铺上豆秸或草盖严。
3.然后就开始发酵,大约二十天看看长毛就行了,要撕透了。
4.再拿出来,用刀切成一片一片的,在太阳下晒干。
5.晒干后,在当地有个说法:是阴历二月份泡酱,把酱放到大盆里,烧上盐水,加上花椒水,冷却后放到酱片里开始泡,每天翻几次,就慢慢泡碎了。
6.大约看着发黑*时候,攥成酱起馏。存放起来,就可以随时就餐了,可用肉丁炒着吃,也可切开烙着吃。
古镇上的酱炒肉丁
酱的工艺原理。自己以前学了点生物学专业,是了解一些酱的发酵工艺流程和原理的。主要是米曲霉在豆类渣培养基上进行充分的菌丝体生长,伴随产生许多酶,譬如,蛋白酶、肽酶、淀粉酶、谷氨酰胺酶、果胶酶、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等。这些酶发酵过程中起到了催化作用,形成了酱味的多种复杂成分,如蛋白酶及肽酶将蛋白质水解为氨基酸,产生鲜味;淀粉酶将淀粉水解成糖,产生甜味;果胶酶、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等能将细胞壁完全破裂,使蛋白酶和淀粉酶水解等更彻底。
同时,在制曲及发酵过程中,从空气中落入的酵母和乳酸菌也进行繁殖,并分泌多种酶。由乳酸菌产生适量乳酸,由酵母菌发酵生产乙醇,以及由原料成分、米曲霉的代谢产物过程中,产生了微量的醇、酸、醛、酯、酚、缩醛和呋喃酮等多种成分,一起构成酱的复杂香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