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云天明”,小说中,云天明只以大脑的形式被送往三体星球。 摄影/仙人板板,图/图虫·创意
说到表皮干香,干炸脑花倒是做到了极致。
脑花洗净去筋后,加入各种香料煮十几分钟,晾凉切成滚刀块,挂蛋糊、下油锅、炸至两面金黄,吃起来外皮酥脆,内里软糯嫩滑,口感上类似于早些年的“油炸冰淇淋”,有些餐馆最后会淋上一勺鱼香汁或者糖醋汁,有些则会配上一小碟辣椒面。
▲ “新式川菜”——脑花豆腐。 图/成都同城会
川菜馆子里更常见的,则是脑花豆腐。
这道脱胎于麻婆豆腐的“新式川菜”,直接把细嫩的豆腐和软糯的脑花烧在了一起,在花椒和红油的包裹之下,乍一看几乎分不出区别,如果有幸遇上手艺高超的大师傅,也许只有一筷子加入口中的时候才会发出惊叹:
“呀,原来这块是脑花!”
▲ 捞上来才知道是脑花。 摄影/yyg981 图/汇图网
比起原版的麻婆豆腐,脑花的加盟如同神来之笔,在不破坏整体顺滑口感、红白色调的情况下,直接让这道菜鲜味提升了一个台阶,隐隐散发出的肉香、油香,在下饭之外更是一解肚中馋虫。
四川人对脑花的研究远不止于此——比如卤脑花,四川人好卤味,脑花正好吸味,用常见的川卤浸泡脑花,醇厚的滋味侵入每一条“脑回路”,一口咬下汁水充盈整个口腔;脑花面则要属乐山的最诱人,往往用一大口搪瓷缸盛面,浇上一层脑花干臊,搅碎了大口吞吃,比芝麻酱更浓,比牛肉粒还香!
▲ 脑花面:“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摄影/青木
肥肠抚平肠胃,脑花安放灵魂若说对“吃猪”这件事的研究,四川人排第二,没人敢说第一。作为年年猪肉消费量领跑全国的“吃猪大省”,四川人吃猪能从头吃到尾——
敢于尝试脑花,在四川吃货界只算得上初窥门径;若是能对罗隔肉,猪冲、花肠、眉毛肉、盖板肉的吃法娓娓道来,方可称得上略有小成;只有当一个吃货在火锅店主动问“有没有猪天堂”时,这才是登堂入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