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本地迎端午#
端午节,吃粽子是传统习俗,所以每年端午节前,大家都会忙着包粽子,各种风味的都有,而我们客家人独爱这一个老传统味道,那就是灰水粽。
传统的灰水粽,是用草木灰煮出来的灰水做的,而不是食用碱,今天咱们就来看看客家人传统的灰水粽是怎么做的。
食材准备:新鲜的黄荆1大把,糯米10斤,咸蛋黄适量,五花肉两斤,白糖,生抽、蚝油,盐,2斤去壳绿豆,粽叶,草绳,清水等。
详细做法步骤如下:
第一步:先准备一大把新鲜的黄荆(如上图),我们客家人叫蚊荆和五指艾,把黄荆砍回来,加点干稻草一起烧成灰,黄荆不用晒直接烧,灰烧好后装到锅中,加入两大勺清水煲10分钟,然后泡一夜再过滤出来静置两天,把清澈的灰水滤出来。
第二步:准备10斤糯米,清洗干净后把水分沥干,然后倒回大盆中,我们做两种口味的粽子,所以分两盆,再倒入灰水,把糯米浸泡两个小时,想要粽子颜色浓一点,灰水可以做浓一点,不用加那么多水去煲灰水就可以了。
第三步:准备两斤肥一点的五花肉,切块后我们把它调一下味,2小勺的白糖,生抽、蚝油,适量的盐,盐稍微多一点点,然后用手给它抓拌均匀,猪肉块切成跟母指大小就差不多了,搅拌均匀后放一边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