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脆肉鲩原产于广东省中山市长江水库,它并非草鱼变种,而是通过特殊养殖方式成就的独特鱼类。脆肉鲩是利用水库的矿泉水,喂精饲料,运用活水密集养殖法养育而成的名特水产品。
1973 年,中山人便在长江水库利用水泥池、采取循环水饲养方式,培育出了肉质结实爽脆、耐煮不烂、且肉味清香可口的脆肉鲩。由于当时是利用水泥池实行循环水方式饲养,生产条件受限,产量很少。到了 20 世纪 80 年代初,东升镇在中山率先采用池塘试养脆肉鲩,经过多年摸索、实践和积累,掌握了成熟的养殖技术,亩产由过去的 750 公斤提高到 1710 公斤。
脆肉鲩在生物学意义上仍然属于草鱼属,只是通过特定的喂养方式改变了肉质。在鱼苗阶段,先养殖大约一年养成半斤左右的草鱼苗,再养一年长到 5 - 7 斤重,此时与普通草鱼无异。但在第三年,当水温超过 22℃以上,把鱼放养在水库环境中,投喂优质蚕豆,水温保持在 22 - 25℃,喂养 120 天以上,草鱼的肉就会变得很脆。
有研究发现,脆肉鲩和普通草鱼相比,基质蛋白、肌原纤维蛋白和胶原蛋白分别高出 60.9%、18.7% 和 36.7%。正是因为肌肉中的胶原蛋白异常丰富,所以脆肉鲩吃起来爽脆可口。
如今,中山市东升镇脆肉鲩养殖面积达到了一万亩以上,还在其他地方推广养殖。但由于很多地方没有这种鱼,且不少人不知道如何烹饪,所以在北方地区较为少见。从鱼苗到脆肉鲩拿到集市上售卖,至少需要三年之久,还要投喂 120 天的蚕豆,养殖成本高,这也是其价格偏高的主要原因。
二、独特的养殖方式
要培育出优质的脆肉鲩,首先得挑选优良鱼苗。养殖户们精心挑选体型健壮、无病无残的草鱼种苗,这是培育成功的基础。选择合适的养殖场地也至关重要,一般要求水源充足、水质良好、进排方便,池底泥沙少,池塘坡度为 1:3,深度在 2.5 米以上。这样既能给鱼充分的游动空间,又能保持水温在 20℃以下,因为脆肉鲩生性怕热喜冷。
在饲料方面,前期为草鱼提供一些水生植物,也适当添加玉米、豆饼等,保证草鱼的营养需求。同时,工作人员需根据环境和气候的变化,及时调整水位和水温,保持适宜的养殖环境,防止草鱼受到寒冷或炎热的影响。例如在夏季气温高时,需保证养殖池内溶氧量不能低于 5 毫克每升,2 至 3 天换一次水,换水最好引用水质优良的水库、山溪水或无污染的河水。
(二)关键的脆化步骤当草鱼长到 5 斤左右时,就开始进行关键的脆化步骤。养殖户将草鱼转移到特定的人工池塘,保证草鱼有足够的活动空间和氧气。人工池塘深度一般在 1 - 2 米,水质清澈且无多余杂鱼。此时开始喂食蚕豆,蚕豆不用粉碎,整料用清水浸泡一昼夜以上,使其浸透变软发胀,便于草鱼摄食、消化。在此期间,养殖户持续给草鱼喂食蚕豆,一般需要三四个月,才能完成脆化过程,使草鱼的肉质达到理想状态。除了蚕豆,还会搭配一些玉米粉、豆粕等自配饲料,使鱼儿获得充足的营养。
(三)品质提升的措施部分养殖户为了进一步提升脆肉鲩的品质,会将其转移到瘦身池。在瘦身池中,脆肉鲩停食一周以上,进行二次瘦身。这样一来,脆肉鲩的脆度更高,肉质紧密,条形好,还能去除土腥味。与一次瘦身相比,二次瘦身的水泥池为清水瘦身,几乎能做到 100% 停食,为脆肉鲩长途运输奠定了基础。例如,中山市的一些养殖户,通过这种方式,让脆肉鲩的品质得到了广泛认可,提高了市场竞争力。一条经过二次瘦身的脆肉鲩通常有 12 斤到 14 斤左右,半米长,在市场上能卖到更高的价格。
三、脆肉鲩的特点
脆肉鲩的肌肉相比普通草鱼更强壮,这使得它的体型更加饱满有力。鳞片也更加密集,仿佛为其披上了一层坚固的铠甲。从颜色上看,脆肉鲩体呈浅茶黄色,背部青灰,腹部灰白,与普通草鱼的外观有着明显的区别。普通草鱼的颜色相对较为单一,通常为灰黑色或淡青色。这种外观上的差异不仅让脆肉鲩在众多鱼类中独具特色,也为消费者在购买时提供了明显的识别标志。
(二)口感的独特之处脆肉鲩的肉质紧实爽脆、耐煮不烂,与普通草鱼的绵软口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当你咬下一口脆肉鲩时,能感受到它的嚼劲十足,仿佛在口中跳跃一般。这种独特的口感源于其特殊的养殖方式,尤其是在脆化过程中,喂食蚕豆使得鱼肉的质地发生了变化。普通草鱼在烹饪过程中容易煮烂,而脆肉鲩则可以经受长时间的炖煮而不失去其原本的形状和口感。无论是用来红烧、清蒸还是做成火锅食材,脆肉鲩都能展现出其独特的风味。例如,在广东的一些餐厅里,脆肉鲩常常被用来制作一鱼多吃的特色菜肴,如清蒸脆肉鲩保留了鱼的原汁原味,鲜嫩多汁;红烧脆肉鲩则让鱼肉更加入味,口感丰富。
(三)营养价值之高脆肉鲩富含较高的蛋白质和胶原蛋白,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据研究表明,脆肉鲩肉质中的必需氨基酸和鲜味氨基酸的含量分别都是将近 7 克,这说明它富含较高的蛋白质,同时也具备肉质鲜美的基因。此外,脆肉鲩在胶原蛋白的含量上也比普通草鱼高出将近 40 个百分点。胶原蛋白对美容养颜有着重要的作用,它能够有效维持皮肤弹性,延缓肌肤衰老,提高皮肤的储水能力,是很多爱美人士的福音。对于中老年人来说,脆肉鲩肉质中钙的含量比草鱼高了 18%,其较高的胶原蛋白和钙相辅相成,能够有效缓解骨质疏松等疾病,是防治骨质疏松的绿色食品。虽然脆肉鲩口感脆爽,但外地人却不是很喜欢食用它。一方面是因为对脆肉鲩不是很熟悉,如果错把它当成普通草鱼一样蒸煮,那么口感就非常奇怪。另一方面,脆肉鲩需要的养殖周期相对较长,养殖成本高,这也是它难以打开外地市场的原因之一。
四、脆肉鲩为何受广东人喜爱
脆肉鲩煮不散、戳不烂的独特口感,使其成为打边炉的绝佳食材。当脆肉鲩薄片在滚烫的火锅汤底中稍作涮煮,便能迅速锁住汤汁的鲜美,同时保持其自身的脆爽口感。无论是麻辣鲜香的川味火锅,还是清淡养生的广式火锅,脆肉鲩都能与之相得益彰。除了打边炉,脆肉鲩还适合爆炒和黄焖等烹饪方式。在高温的翻炒下,脆肉鲩的肉质更加紧实,搭配辣椒、八角等香料,散发出浓郁的香味,成为一道美味的下饭菜。据统计,广东地区每年消费的脆肉鲩中,约有 40% 用于打边炉,30% 用于爆炒和黄焖等烹饪方式。
(二)丰富的美食文化代表脆肉鲩作为广东美食文化代表之一,在火锅菜谱中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广东人常常用脆肉鲩来招待客人,它不仅是一道美味佳肴,更是一种地域文化的体现。脆肉鲩的独特口感和丰富的营养价值,使其在广东美食中独树一帜。同时,脆肉鲩还启发了脆罗非、脆鲫鱼等新吃法,为广东的美食文化增添了新的元素。例如,脆罗非鱼肉质脆无刺耐煮,适合水煮鱼、火锅等重盐重油做法;脆鲫鱼则可以通过红烧等方式,展现出其独特的风味。这些新吃法不仅丰富了广东人的餐桌,也体现了广东人对美食的创新和探索精神。在广东的一些传统节日和重要场合,脆肉鲩更是必不可少的美食之一,它承载着广东人的情感和记忆,成为广东美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脆肉鲩的美食做法
爆炒脆肉鲩:爆炒脆肉鲩是一道深受人们喜爱的传统菜肴。据统计,有 9511 人浏览过相关菜谱,193 人收藏,还有 1 人做过。做法是先将脆肉鲩切厚片,烧开水加姜片料酒,倒入脆肉鲩焯水。锅中热油放姜蒜和脆肉馆,加入少许白糖,翻炒至鱼变色微黄,再加蚝油、酱油、少许盐,翻炒均匀后放入葱段、香芹段,翻炒均匀出锅。整个过程要大火快炒,才能保持脆肉鲩的脆口。
红烧脆肉鲩:红烧脆肉鲩也是常见的做法之一。准备鲜脆肉鲩 300g、甜椒 2 个、蚝油适量、姜,葱 10g、盐 10g。先将甜椒洗净切丁片,蒜子去皮拍烂,姜葱洗净分别切段与丝。脆肉鲩去鳞洗净并切薄片待用,用盐、油、姜腌制大概 10 分钟。起锅烧热下少许油,油热后入甜椒快炒断生装起待用。洗锅后烧热下油、放葱段,葱爆出香味时把腌过的鱼片下锅快翻炒,断生后放蚝油炒均,此时再把炒过的甜椒炒均,洒些盐、鸡精即可出盘。
脆肉鲩炖汤:脆肉鲩鱼骨香菜汤是一道美味的汤品。婆婆教的做法是,把大昌超市买的脆肉鲩鱼骨放到煮开的水过一遍约几秒,盛碗里待用。红萝卜去皮切成小块,热锅下油放入红萝卜、姜丝翻炒,加入鲩鱼骨和适量清水,大火烧开,滴入 1 滴白醋,转小火,继续煲 40 分钟。加入带根的香菜,加入适量盐,关火完成。此汤味道鲜美,是广东人常喝的汤品之一。
脆肉鲩烧烤:将脆肉鲩切成适当大小的块状,用盐、料酒、胡椒粉等调料腌制一段时间。然后放在烤架上烤制,烤至表面金黄,撒上孜然、辣椒面等调料,口感香脆,别有一番风味。
(二)特色创新做法浓汤脆肉鲩面:先将脆肉鲩切成薄片,用盐、料酒、淀粉腌制片刻。锅中烧热油,放入葱姜蒜爆香,加入适量清水煮开,放入面条煮熟。另起锅将脆肉鲩片煎至两面金黄,放入煮面的锅中,加入浓汤调料,煮至汤汁浓稠,撒上葱花即可。这道面口感丰富,面条劲道,脆肉鲩鲜美脆口。
红烧脆肉鲩鱼腩:脆肉鲩鱼腩有一点点脂肪,炒过之后吃在嘴里简直有种爆浆的感觉。做法是将鱼腩切成块状,锅中热油,放入姜葱蒜煸炒出香味,放入鱼腩大火煸炒至金黄,加入酱油、蚝油等调料翻炒均匀,最后加入适量清水,盖上锅盖焖煮一段时间,至汤汁浓稠即可。
豉汁蒸鱼腩:脆肉皖买尽量多鱼腩的那部分,切片(不需要太薄)。洗干净吸干水后,覆盖生粉,加入少许花生油、姜丝、盐、糖腌制 10 分钟。加入豆豉,蒸鱼豉油,匀拌后再腌制 10 分钟。葱切小段待用。加入清水至锅,放入脆肉皖,中大火隔水蒸 8 到 10 分钟。期间可开锅盖一次看成熟程度。加入葱段点缀,再用筷子匀拌一下鱼和底部的豉汁,让其充分接触。焗半分钟,味道清淡又美味。
煎焗鱼鳍鱼骨:将鱼鳍鱼骨洗净,用盐、料酒、胡椒粉腌制一段时间。锅中热油,放入鱼鳍鱼骨煎至两面金黄,加入葱姜蒜、辣椒等调料翻炒均匀,然后加入适量清水,盖上锅盖焖煮一段时间,至汤汁浓稠即可。这道菜口感香脆,味道浓郁。
脆肉鲩咸蛋挞:将脆肉鲩切成小块,用盐、料酒、胡椒粉等调料腌制一段时间。然后将腌制好的脆肉鲩块放入蛋挞皮中,加入适量的蛋液和调料,放入烤箱中烤制,烤至表面金黄即可。这道咸蛋挞口感独特,既有蛋挞的香甜,又有脆肉鲩的鲜美。
六、展望与总结
脆肉鲩凭借独特的养殖方式、口感和营养价值,成为广东特色美食,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一)产业发展前景广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健康饮食的追求,脆肉鲩以其高蛋白、低脂肪、富含胶原蛋白等特点,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在预制菜产业蓬勃发展的背景下,脆肉鲩预制菜也迎来了新的机遇。中山市小榄镇作为脆肉鲩的重要产区,目前全镇脆肉鲩养殖面积稳定在 1.5 万亩左右,占全市脆肉鲩养殖面积约 52%,而中山市脆肉鲩养殖面积占全省脆肉鲩养殖面积约 90%。小榄镇已拥有五家水产预制菜企业,数十款产品,销售遍布珠三角、福建、江苏、浙江、武汉、上海、港澳等省区,还远销美国、加拿大、澳洲等海外国家和地区。未来,随着品牌建设的不断加强和市场拓展的持续推进,脆肉鲩预制菜有望在国内外市场占据更大份额。
例如,中山市正在创建高水平预制菜产业园,小榄镇以脆肉鲩预制菜产业为抓手,融入中山岭南特色预制菜产业 “1 6 N” 发展新格局中,或将孵化出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脆肉鲩预制菜品牌。数据显示,去年小榄全镇预制菜年产量约 5840 吨,年产值约 1.3 亿元。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企业不断扩大产能、研发新产品,如鱼蛋、鱼排、鱼饼、脆肉鲩春卷等产品一应俱全,大大降低损耗,提升了养鱼收益。
(二)科技创新助力产业升级5G 技术的应用为脆肉鲩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动力。小榄镇依托 5G、物联网等技术,通过建设脆肉鲩产业园智慧渔业项目,抓住数字乡村发展试点契机,围绕脆肉鲩产品的产、供、销各环节进行技术革新和产业升级。例如,90 后 “渔二代” 黄嘉华引入移动 5G 技术,建成小榄镇智慧渔业云平台,开启 “5G 技术 特色产业” 发展新模式。手机上不仅可以精准看到饲料投喂情况,还可以做水体溶氧、鱼塘增氧、视频监测等操作,大大减少了人力需求,运营成本降低 15% 以上。同时,脆肉鲩在相同生长周期内重量也提升 3 - 5%,养殖生产效率提高约 30%。
此外,小榄镇正联合科研院校共同制定出台了《免浆脆肉鲩无骨鱼片》《无骨脆肉鲩鱼柳》两项行业标准,完成《脆肉鲩鱼干加工工艺研究》《多糖的降脂减肥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等多项技术研究,建立起脆肉鲩肉质分级标准。同时,携手高端科研机构开展脆肉鲩鱼精深加工技术研究与产业应用合作,研发了脆肉鲩冷冻技术、精细加工技术以及保鲜技术,有效破解了脆肉鲩腌腊鱼干量产难题。目前,《一种脆肉鲩鱼分割后速冻的加工工艺》等 3 项发明专利正在申请申报。
(三)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脆肉鲩产业不仅为消费者提供了美味的食材,也为乡村振兴做出了重要贡献。脆肉鲩产业经济效益进一步提升,脆肉鲩塘头价格攀升至 14 元 / 斤,比前两年提升了 16.6%。产业园内农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 39568 元,比全镇农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高出 18.5%;辐射带动农户 1200 多户 4200 多人。同时,脆肉鲩产业的发展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如饲料生产、物流运输、餐饮服务等,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总之,脆肉鲩作为广东特色美食,凭借其独特的魅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将在未来继续绽放光彩。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下,脆肉鲩产业有望成为推动农业产业升级、实现共同富裕的新引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