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叉起所有薯条的叉子)
(这个原来是:中式建筑区的筷子起重机)
哈哈,他一定很有兴趣知道这是什么鬼发明,这样我的目的就达到了。
很快,我发现米粒变得愿意拼读了,会拼的也越来越多了。这时候,我就一面提高游戏的难度,一面让他多写。
孩子往往不乐意练写,一个是因为难,不习惯握笔;一个是因为枯燥。解决枯燥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用彩色笔写(这个仅限于在家练习,作业可不行),一种颜色用腻了,可以换成多种色,写一个字换一种色。还可以使用渐变色的写法,写出一行越来越绿的字儿来,他一看,哈哈好好玩,我还想再写一行越来越红的!
还可以写的一个比一个大,一个比一个小;可以写成上坡,下坡,写成一座山;一条波浪起伏的河;一个个同心圆等等。或者一个特别大,一个特别小,放在一起,效果很中二。
米粒妈,你这样教孩子像话吗?嗯,那什么是有点二缺,但是这不是为了培养兴趣吗。大人和孩子在一起,就是地球人碰火星人,一本正经的孩子觉的不好玩,等把孩子的兴趣激发出来,我还是一个特别正常的地球人。
接下来,我叫他用拼音写菜谱,把自己每天最想吃的正餐,水果零食都用拼音写下来,贴到冰箱上。提醒妈妈给自己做好吃的,买好吃的。
以此类推还可以写购物清单,书单,学习用品等等。
把孩子学到的东西和他的现实生活、实际需要联系起来,也就是把书本上的知识用起来。这一点和趣味性一样能吸引孩子学习。
然后呢,药不能停啊,游戏还是得接着玩啊。
介绍一个打拼音牌的游戏,适合已经有一点基础的孩子。把所有的声母韵母做成纸牌,一个出声母,另一人出韵母,拼对了就过,拼不对算错。
玩的过程当中,发现米粒还是有不会拼的,比如ye,que,ning,总记不住。我就把游戏升级,另外拿个小纸盒,在外面画上监狱的铁窗。告诉他这是玩抓坏蛋,拼错的,不会拼的都是坏蛋,必须关到监狱里去。什么时候米粒拼出来了,坏蛋才能放出来。
孩子特别关注这些“坏蛋们”,多次以后就可以达到强化记忆啦。
另外,如果人在外面,没带着拼音牌又想玩时,可以玩简化的手指游戏,把声母韵母写在两人的手指头上,也可以玩的很开心。
还有,给孩子分配任务,找找哪些是韵母ao结尾的字,哪些是声母w开头的字。
吃完饭,一家三口围在桌边,一边写一边拼,玩拼音接龙也是挺好的游戏。
发微信也可以得到很多学练的机会。学拼音的APP游戏当然更可以啦。不过,一开始我建议大家还是花点时间和孩子一起一边玩一边学,这样你才能对他掌握的情况有了解,在游戏中加强薄弱环节,学得更快更好。更重要的是,一起学习是增进了解,加强亲密感的、信任感的好机会,怎么可以让给APP呢?
其实勾搭孩子学习就两点,让孩子觉得有趣,或者有用。
第二步思维导图用起来
还记得上次我们推送的有关思维导图那篇吗《写作文动笔难?一张思维导图让孩子40分钟搞定高分作文!》,别光过眼瘾,拿来用啊。思维导图特别适合给孩子梳理知识点。
比如声母拼韵母的拼读规律,就是典型的发散图。
这是我给米粒做的,声母t拼韵母的音节图,是不是一目了然。孩子一看就清楚了拼读是怎么发生的,再多做几张,他就会明白每一个音节都可以做出这样一张图来表示。几张思维导图,就可以让孩子对拼读规律的感性认识上升到条理清晰的理性思维中。这时候,你再跟他讲,为什么要背声母表、韵母表,他就可以懂了。
这张图只是用来表示拼读关系的,为了更清晰,我没有加上四声调。四声调的我单独做了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