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三农 >

养牛蛙蝌蚪肥水怎么养(牛蛙怎样养才会产卵)

来源:原点资讯(www.yd166.com)时间:2022-11-19 21:58:26作者:YD166手机阅读>>

(五)运输

随着牛蛙养殖业的发展,为引进种蛙及供应国内外市场商品蛙,都需要进行牛蛙的运输。运输牛蛙的成败取决于运输前准备工作及运输技术,若搞得好,成活率可达90%以上。

1.蛙卵的运输

刚受精的蛙卵在精心包装下可快速、短时、妥善运输,但因卵块易粘连受损,目前国内尚采用不多。

2.蝌蚪的运输

在既无水路又无公路的山区近距离运输时,只好采用肩挑运输法;若远距离运输则可用汽车、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运输。

(1)肩挑运输法。挑运工具简单,各地有所不同,其中多为鱼篓和水桶。每人挑两桶(篓),挑运者在挑运中通过肩膀有节奏的颤动,使桶(篓)中水随着步伐有规则地起伏波动,借以增加水中溶氧量。鱼篓装水不宜太多,水深16厘米左右,挑运蝌蚪的密度,一般在行程1~2天以内,每担可装蝌蚪800~1500尾。体长3~5厘米的可装1500尾,6~8厘米的可装1000尾,8厘米以上可装800尾左右。冬季运输,水温下降,密度可适当增加,挑运者须具有丰富的经验,才能减少运输中的死亡率。休息时最好不停止对鱼篓的振荡。如途中过夜,须将蝌蚪养于池中的网箱内,第二天起运之前可先投饵,挑运途中不能喂食。

(2)汽车运输法。汽车运输所用的装运容器有木桶、油布篓和帆布桶等。每辆汽车装容器4~6个不等,分立汽车两侧。运输过程中要定期换水,及时捞去伤亡的蝌蚪。

目前,长距离运输蝌蚪效果最佳的方法是尼龙袋充氧、降温运输,尼龙袋的规格一般为长90厘米、宽50厘米。装运时先盛水1/3,然后装进蝌蚪,并立即充加氧气,至袋稍膨胀时止,然后扎紧袋口,并检查袋口的结扎处有无漏水或漏气现象。尼龙袋宜装进纸盒或木箱内,以免受损破裂,装运的适宜密度,每升水装载3~5厘米的蝌蚪40~60尾,6~8厘米长的25~30尾,8厘米以上的15~20尾。用尼龙袋运蝌蚪,若能在20小时内到达目的地,途中可不再换水充氧。变态高峰期的蝌蚪,因处在生理习性的改变期,故不宜装运。

以上方法同样适合火车运输,但必须注意每天应适当换水、充氧。

(3)飞机运输法。空运的特点是速度快,装运密度大,运输时间较其他运输方法大为缩短。它的缺点主要是载重量大,换水不便。管理方法与其他方法大同小异,现将空运方法介绍如下:

用塑料鱼苗桶盛70%的水,放进蝌蚪后,加进压缩纯氧气,密封运输。根据运输时间的长短,压缩氧气的数量也有所不同。起飞前开始压氧密封,到达目的地后就打开。此种运输法在空运过程中不需要有人照管。

不论用什么方法运输蝌蚪,要选择适宜的季节,如夏季运输,要注意降温,冬季运输则要保暖和加温。换水时,水温差不宜超过2℃,水最好是水质好的池水、江河水或井水,不能使用污染严重的水,以及刚放出的自来水。当发现蝌蚪缺氧浮头时,也可及时撒速效增氧剂。

蝌蚪装运前,要在池内或网箱内密集暂养6小时至1天,让它们排净粪便,适应运输时的密集生活。

3.未成年蛙的运输

运输未成年蛙,可使用能保湿、透气、光滑、防逃的容器,如塑料桶、盒、盆、袋,或木箱、铁皮箱等。在这些容器底部要放些水草或湿布,侧面要有通气孔。未成年蛙放入后,再用湿木棉或纱布覆盖,容器加盖后即可启运。远距离运输时,要常给未成年蛙淋水,并注意保持适宜的温度。未成年蛙的运输密度,根据个体大小,以每平方米200~2000只为宜。如用塑料箱装运,各箱还可几层叠放在一起,以提高运输效率。

4.成蛙的运输

成蛙的运输方法与未成年蛙的类似,但因成蛙个体大,跳跃力量强,故宜在容器内分隔成小室,填入湿水草或湿布,各小室内放入3~4只成蛙。最好把每只蛙装入一小纱布袋内,纱布袋要浸湿,再把小纱布袋放入各小室内,上盖少量水草,然后加盖。这样可防成蛙跳跃受伤,也防牛蛙相互拥挤、堆压致死。用前一种方法装蛙,并把塑料箱叠层起来,空运几千千米,130对牛蛙仅死亡1对,成活率达99%以上。如采用后一种方法隔离每只成蛙,伤亡率将会更低。长时间运输,必须注意常淋水、保温、透气,还要防止强烈的震动。成蛙起运前2~3天,应停止投饵,以防粪便污染运输容器内环境。

养牛蛙蝌蚪肥水怎么养,牛蛙怎样养才会产卵(21)

(六)集约化养殖

集约化养殖牛蛙具有养殖周期短、高产稳产、节地、节水、节省劳力等优势,同常规养殖有实质性的区别,并可以有效地排除不利的自然因素的影响,在改变牛蛙只食活饵的条件下,经5个月的饲养,每平方米可产商品蛙10千克左右。

1.集约化养殖的条件要求

(1)集约化养殖的蛙池面积宜小不宜大,一般面积与成活成反比,每个池面积以3~6平方米较适合,蛙池以水泥砖混结构,池高0.6~0.8米,并具备有排灌水设备和防逃措施。

(2)池中有悬浮式的饲料台居中,饲料台面积约占池子面积的50%以上,可供蛙活动或摄食,以利于高密度养殖。

(3)超常的浅水饲养,蛙池内正常水位一般为0.2米,如果开展立体养殖,可在池上搭设葡萄架,既给牛蛙创造良好的生态条件又可利用空间差增加效益,在有遮阴条件下夏季的水位也不必提高。

(4)强化投饲是加快生长,满足牛蛙营养需求的重要措施。

(5)集约化养殖牛蛙的水质要求不太严格,一般酸碱度为6.5~8.5均能适应,水体含有轻微的氯气也不会影响牛蛙的生长,所以可以直接加注自来水。使用池水时应有过滤装置,防止病菌和敌害的侵入。并且应有阳光照进池中,阳光是保证牛蛙骨骼正常发育的重要途径,如果没有阳光照入也可采用白炽灯补充。

(6)集约化养殖牛蛙宜投放20克以上的蛙种,20克以下的幼蛙可在常规池中培育,如采取接力式的养殖方式,也可在集约化池中投放蝌蚪,采用这种方法,每平方放养蝌蚪不应超过200尾,而且不宜过多投喂动物性饵料,以免变态幼蛙个体太小。

2.集约化养殖的管理

集约化养蛙的关键技术是驯化牛蛙食商品饲料,其基本方法是要做到方法适当,饲料适口,密度适合,温度适宜。

牛蛙有摄食活饵的天性,但这并非是因其眼睛部位过高的生理特征所造成的,通过实验证实,利用条件反射原理,完全可以驯化牛蛙全部摄食死饵,具体方法是:

(1)在集约化养蛙池中,采用定时、定位、定时、定人的方法,使群集于高密度环境中的牛蛙,别无选择地接受人工投饲。根据试验得出的结果,驯化牛蛙摄食死饵,不受个体大小的影响,而只是受饲料适口性的制约。20克以上的牛蛙适口饲料比较易得,故驯化牛蛙以20克以上幼蛙为宜。

(2)幼蛙投入池的初期,因对新的密集环境暂时性不适应,入池后一两天可不投食,到第三天开始驯化。驯化时可选用新鲜小杂鱼为饲料,饲料鱼的大小,以长度(从嘴尖至尾尖)不超过牛蛙蹲伏状体长的1/2,其宽度小于蛙的口裂为限。饲料台上保持1~2厘米的浅水,使投入的小杂鱼稍显浮动,驯食的头两天饲喂量不宜多,可掺杂部分活鱼虾加以引诱,然后循序渐进地减少活饵量增加死饵量,直到形成激烈的集团争食效果,全部摄食死饵,驯化时间一般为1周左右。

(3)驯化摄食死饵必须在高密度放养状态下才能显现效果。初期投放体重20克幼蛙密度为每平方米200只左右,个体达到50克时,密度为每平方米120只左右,个体达到150克时,密度为每平方米60只左右,个体达到300克以上时,密度则不超过35只,基本达到饱和密度。密度太稀,不利于驯化摄食,密度过大又会减少蛙的正常活动空间,造成蛙与蛙之间相互侵扰,影响正常生长。

(4)牛蛙是变温性冷血动物,温度对牛蛙的代谢机能有着重要的影响,蛙摄食强度随温度的升降而增减。水温低于18℃,不易驯化。驯化摄食死饵的最适水温为20~30℃,当水温低于15℃或高于33℃时,牛蛙摄食减少,甚至不食。

(5)驯化投饲应视蛙体大小灵活调整日饲率,在6%~7.5%之间。幼蛙阶段新陈代谢旺盛,可实行多次投饲,日饲率相对比较高,成蛙阶段体重150~200克时生长最快。按季节顺序,从4月份开始饲养到8月份收获商品蛙,5个月时间,平均蛙体重量可达300克。

(6)集约化养蛙的饲料若以小杂鱼为主,每4.5千克鲜品饲料可长蛙肉1千克,干品小杂鱼也可喂养,但其质量不及鲜品好,每3千克左右干鱼才能长蛙肉1千克。在饲养过程中若中途由投喂鲜鱼改为干鱼,须有5~7天的适应时间。

(7)集约化养蛙,牛蛙的生长速度快,分级管理是一项重要措施,每一组池的牛蛙,间隔20~30天按大、中、小分级调整1次。长时间大小混养,个体悬殊过大,一旦饲料短缺,即可能发生大蛙残食小蛙现象,在密集环境下,即使投饲量相当充足,弱小蛙在强大蛙面前也会表现出避畏、怯食。

(8)集约化养殖的饲料尽可能多样化,以满足牛蛙对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及矿物质等营养需求。鲜品饲料除鱼类外还可投喂切成条状的动物内脏、蚌螺肉、鳝鱼头尾等,干品饲料除干鱼外还可投喂干虾、蚕蛹及人工配合颗粒饲料等。

(9)集约化养殖的牛蛙,饲料摄食量大,排泄物相对比较多,加之部分残饵沉入水中污染水质,因此养殖池水应该经常更换。春、夏季一般3~4天换1次水,夏季每天换1次水,盛夏气温达35℃以上时,中午就加注一些清水。

3.集约化养殖牛蛙的生态特性

牛蛙的野放或池塘散养情况下,具有穴居、昼伏夜出、摄食活动等习性,在集约化养殖条件下,牛蛙的一些生活习性产生了较大的变化,逐渐适应了高密度放养、人工投饵等。

(1)生态适应特性。集约化养殖池中牛蛙的活动限制在饵料台与水域之间,不仅能量消耗少,有利于快速生长,而且极有利于对牛蛙进行驯化。当气温达到22℃以上时,牛蛙昼夜蹲伏在饵台上,只是偶尔入水湿润身体,气温升高到34℃时,牛蛙全部离开饵料台,漂浮于饵料台边的水域里,躲避高温的侵袭。避开午间暑热,在早晨或傍晚投喂饵料,牛蛙照样能正常摄食。夏季高温期,采用棚架植物为蛙池遮阴,将蛙池水位加高至3厘米,每天晚间用水温17℃的自来水冲洗蛙池,更换新水,可满足牛蛙的降温需求。当自来水喷射到牛蛙身上时,牛蛙居然毫不避让。在整个夏季,集约化养殖池中的牛蛙均能正常摄食生长,也未曾出现夏眠现象。

在初春和晚秋,当气温下降到18℃时,牛蛙即入水躲避风寒,一般情况下此季节的水温比气温约高2℃左右。在晴朗的中午,阳光照进蛙池,气温上升到20℃左右,牛蛙仍可少量摄食。当气温下降到5℃时,牛蛙即潜入饵料台水底蛰伏,但仍然偶有缓慢活动。冬季蛙池水位加高到40厘米,水底不加放任何铺垫物,水温保持有3℃以上,健康无病的牛蛙可直接在水泥池中越冬。据试验,当蛙池中有3毫米左右薄冰时,50多克的幼蛙还能钻出冰洞,露头于水面活动。酷寒天气,在水泥池上加盖塑料薄膜,可使水泥池中的温度增加到5℃以上,晴天则需取下塑膜,如不取下塑膜,中午时分可见部分蛰伏于水底的牛蛙爬上饵料台活动。

集约化养殖池中饲养的牛蛙,性情温顺。在池高不足0.7米的情况下,不加围栏设施,在5个月饲养期内竟无一蛙跳逃。个体较大的牛蛙甚至可以任凭饲养人员用手触摸,拿一条饵料鱼伸向牛蛙,牛蛙敢于爬过来张嘴咬而吞之。牛蛙具有一般蛙类的适应性。也许,这正是牛蛙成为养殖品种的优势之所在。

据观察,牛蛙对于阳光有一种本能的强烈需求,尤其是初春或深秋季节,日照偏移,光照时间短,每当和煦的阳光照射进蛙池时,池内所有的牛蛙都相互宽容的挤成一团,静静的匍伏在饵料台上晒太阳,此时,若对之投喂饵料,大都不屑一顾。

集约化养殖池中的牛蛙,对光线极其敏感,而对声音却反应迟钝。当牛蛙在晒太阳时,距离蛙池2米远,用手稍一晃动,手在阳光下的阴影投到饵台上,即可使牛蛙受惊而纷纷入水,但是,同样情况下距离蛙池2米远敲击铁盆,牛蛙却基本无大的反应。

池塘养殖的牛蛙,体色一般为绿褐色,集约化池中的牛蛙,体色多呈棕黄或棕黑色,这可能与水泥池壁和饵料台的颜色较深有关。若将水泥池中的牛蛙放到池塘中,其体色可在数小时后渐趋变淡,变绿,反之将池塘养殖的牛蛙捉入水泥池,数小时后其体色迹逐渐变深,变黑。

(2)摄食特点。一些资料的惯常说法,牛蛙因其特殊的视觉生理,能“看见”一定范围内运动着的物体对于静止的东西却视而不见。据观察,经驯化的牛蛙,能够敏锐地看到投在其近旁1.5米范围内的静止饵料,特别是对于习惯摄食的饵料,显示出极强的摄食主动性和灵活性。当饲养人员按照固定的投饵时间走近蛙池时,池中牛蛙齐唰唰地朝着投饵方向翘首以待,饲养员将饵料分次撒向饵料台时,牛蛙立即展开一场热闹的争夺战。有的不待饵料落地即在半空中用口截获,有的纵身跨越挡在面前的伙伴捕食前方饵台的饵料,有的甚至有凭借双目高踞头顶的优势,出人意料的纵身转体180度,准确地咬住身后台上的饵料。当投喂小杂鱼饵料时,有的蛙口里咬住一条鱼,还用前肢踏住面前的另一条鱼,不让别的蛙抢走。尤其是牛蛙的一对前肢,以及肢上无蹼的4根小指头,在摄食时表现出惊人的灵活性。如果牛蛙咬住一条较大的饵料鱼的尾部,因鱼的嗜条有倒棘,口腔受到威胁,牛蛙便用两前肢帮助把鱼尾从口中退出改成横咬住鱼的中部,两只前肢的肢趾一左一右分别摸准鱼的头尾,在一瞬间便将鱼拨拉成头朝里尾朝外。这时,再用前肢抚摸几下鱼身,调整成直线,推送入口中。

据观察,牛蛙具有夜间摄食的特殊视力。如推迟投饵时间,在能见度极低的黄昏时分投食喂蛙,牛蛙仍能正常吃食,饵料台上剩余的饵料,待第二天清晨检查,已全部荡然无存。集约化养殖池中的牛蛙,每天按照6%的日饲率投喂,可以达到满足牛蛙摄食需求又无浪费的效果。如再增加投喂量,牛蛙一般不再留恋,即或是很适口的饵料,牛蛙也只是咬在口边用前肢把它玩一阵,然后又吐出来。也有少数蛙勉强超量的,但第二天的摄食量则明显下降,个别的蛙超量摄食后出现消化不良症状,身躯胀若圆南瓜形,一连几天趴伏饵台不吃不动,数日后即造成死亡。

适口与否却有较大的选择性。规格小的牛蛙吞食个体偏大的饵料,即使咬在口中良久,也只能吐出放弃,而规格较大的牛蛙,对于个体太小的饵料,也会表现出拒食。如250克以上的牛蛙,投喂3厘米长的小鱼,同样按6%的日饲率,投喂小于牛蛙口裂,短于牛蛙体长一半的适口饵料,比如干、鲜品小杂鱼,动物肺(切成小条)等,牛蛙可在15分钟左右吃完70%的饵料,剩余的部分可在1小时以内自动拣食完毕。

(3)生长与性成熟。从幼蛙到成蛙5个月饲养期,均重可达300克以上,平均月增重可达60克。但是集约化养殖池中的牛蛙必须定期及时分级,否则大小之间的差距会拉大,从而影响到总体增重效果。集约化养蛙池所作的小面积设计,旨在便于分级管理。

集约化养殖池中常见一种脱膜现象,即蛙的全身蜕下一层透明的膜状软皮,脱膜时蛙静静的蹲伏在饵台上或漂浮于水中,两前肢慢慢地从背部开始往头前抹扯膜皮,并依靠身体的伸缩,逐渐将软膜脱至四肢的趾尖,直至全部脱下。这种脱膜现象,在生长旺盛的蛙群中连绵不断地出现。进入冬季后脱膜现象减少直至停止。病蛙和瘦弱蛙不见有脱膜现象。经解剖发现,集约化养殖的雌蛙,体重达到350克时,其腹内左右两上卵巢均只比蚕豆稍大一点,尚处于幼萌状态。4月初入池的幼蛙,到6月下旬,少数长到250克以上的雄性牛蛙,即陆续发现鸣叫声。夏天的夜晚,鸣叫频繁而有规律,每天零点前后,总有一阵彼此呼应的大合唱。雌性很少鸣叫,叫声低沉,短促,无共鸣音。集约化养殖池中发生抱对现象时,被雄蛙箍抱在底下的雌蛙发出唔唔的叫声,沉入水底后仍能从水底发出叫声。在集约化养殖的高密度环境中,雌雄牛蛙只是有抱对动作,未发现有产卵现象。

养牛蛙蝌蚪肥水怎么养,牛蛙怎样养才会产卵(22)

(七)单性培育技术

牛蛙商品饲养阶段出现的雄性生长快于雌性的现象,表现出了单性(雄性)牛蛙具有其生长优势,同时还进一步证实雄性牛蛙不仅生长快于雌性蛙,且同等体重蛙,出肉率高,后腿也大。因此,培育单(雄)性牛蛙苗种,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又一途径。雄性牛蛙苗种培育技术,比起罗非鱼单性苗种的培育,更具性变范围广、效应剂量范围大的优点。培育方法是以甲基睾丸素(简称MT)诱导牛蛙蝌蚪性变为全雄性。其主要做法是:

1.苗种性变的诱导

(1)掌握适宜的服药阶段。对越冬蝌蚪或当年30日龄、20日龄及7日龄的蝌蚪,进行性变诱导,前一种为性分化后的蝌蚪,平均体重7.8克/只,约有1/3的蝌蚪后腿皮质已明显突出,有个别长出后腿。后三种为性分化前的蝌蚪,7日龄蝌蚪体重约0.4克/只。尽管药物诱导性变的过程对于包括越冬蝌蚪在内的整个变态期间均有作用,但效果最好是在7~30日龄之间开始服药的。因为这一阶段蝌蚪处于性分化前期,个体小,投饲量少,相对可节省药物。

(2)药物的制备:将MT溶于95%的酒精中,然后与饲料均匀拌和阴干备用,约每星期配制1次。蝌蚪阶段的饲料主要是麸皮、米糠和豆饼粉等。在这些饲料中拌入30×10-6的甲基睾丸素,如将150毫克甲基睾丸素研成粉末,溶于95%的酒精中(约50毫升),然后与5千克的饲料拌匀阴干备用。

(3)投喂方法。以7~20日龄的蝌蚪为例,这时的蝌蚪体重约0.5克/只,每万只计5000克,以投4%的饲料量计算,即每天投喂200克药饵。上午9时前分2~3次投完。随着蝌蚪的长大,每3~5天适当调整1次投饲量。连续投喂20天,即可停药,改投一般饲料。

(4)适量加注清新水源。给药阶段要注意水质变化,不使水质太肥,所以要适当加注一些新水或稍换水。这样既可以保证蝌蚪都能吃到药饵,又可防止浮头死苗。对于小池培育方法,更应适时分池稀放。

2.性诱导蛙的鉴别

根据对性诱导蛙的实验蛙解剖观察和切片鉴别表明,随着给药天数的增加,性别比例出现差异成正相关。尽管雄性睾丸的开头多种多样,同一个体中睾丸有大小差异,但它们完全没有卵巢所具有外部形态,故把实验蛙均视同全雄性。

3.单性牛蛙的生长观察

生长及生活情况:根据福建的实验表明,苗种阶段,经4个月左右的饲养实验组的成活率分别为78.9%~93.3%,比对照组高出15.59%和4.78%,个体重量(生长速度)成蛙实验组增重125.1克,比对照组的79.7克增加45.4克,差异明显。幼蛙组以20日龄为例,最大个体,体重分别为22.6克和22.2克,对照组为19.4克,分别增重16.5%和14.4%。最小个体则相差1倍和接近1倍。

养牛蛙蝌蚪肥水怎么养,牛蛙怎样养才会产卵(23)

(八)稻田养殖技术

1.稻田条件

水源有保证,水质较好,排水方便。当然,正沟田两侧和住房附近的稻田地也可选用。或者说,适合养鱼的稻田,都可以进行牛蛙养殖。

为了田埂坚固,不易被水冲垮,在田埂靠水的一边铺设石板。为了围网防逃和管理上的方便,田埂加宽在1米以上,水深6~15厘米,采用半旱式种水稻。稻田铺石板的一面挖深和宽约80厘米的保护沟,另外三面挖深宽各约50厘米的保护沟,使四周相通。

2.围栏防逃

牛蛙善于跳跃,最高能跳1.5米,故应在稻田周围设置障碍,防止它逃跑,这是养殖成败的关键。养殖者可用宽88厘米的聚乙烯网布,连接成1.76米高,并打竹桩将稻田围起来,网布的下端埋入土内15厘米以上。用油毡、竹、石棉板亦可,但通过实践证明,聚乙烯网布透水通风好,刮风下暴雨时不易把围栏吹倒或冲倒,它经久耐用,施工方便,造价低,围栏严密。

围田面积可大可小,各地应因地制宜安排,从几十平方米地到3500平方米均可,还应在围田内或周围种植蔬菜、葡萄、甘蔗、玉米、红薯、芋头等,为牛蛙提供较多的陆地场所。这样,稻田为牛蛙提供了水栖场所,牛蛙捕食大量农田中的害虫,排出的粪便又育肥了农田。

3.苗种放养

插秧后10天,每亩放养幼蛙约2000只,每只重约50克,为避免大蛙吃小蛙,放养蛙的个体差别不宜太悬殊。稻田里不宜放养牛蛙蝌蚪,因为稻田里的敌害生物较多,如黄鳝、鲤鱼、草鱼、鲫鱼等都会残食蝌蚪。稻田放养牛蛙的同时,还可以投放部分鲤,鲫,花、白鲢等混养。

4.饲养管理

插秧后10天,放养幼蛙,使幼蛙对稻田生活环境及早适应。但是,这时稻田中昆虫少,牛蛙食物缺乏,这就需要投喂饵料,即将切细的猪肺或小杂鱼,定时定点撒在保护沟的水面上,也可在竹制品上铺一块聚乙烯网布作投饵台,将这投饵台放入保护沟的水面上,然后,将切细的猪肺或小杂鱼撒在聚乙烯网布上,这样需要补充饵料的时间约为1个多月。收稻后,牛蛙捕食稻田的昆虫虽然逐渐减少了,但由于稻田内鲫鱼自生自繁,小鱼多了,牛蛙的食物就不会缺乏。

在保护沟内,保持一定量的浮萍、小青萍、紫背浮萍等,以保证草鱼的饵料。浮萍也是幼蛙的饵料,在牛粪和猪粪内加少量石灰发酵处理后,根据水色和稻禾生长情况,不定期地撒在稻田内。

围栏两侧至少各留出10厘米空地,要保持无杂草,坚持早晚巡逻,检查围栏是否严密,如有一点缝隙要及时修补,防止逃蛙。

5.经济效益分析

牛蛙在稻田中进行养殖,根据四川省的效果看来,当年放养,当年10—11月份收获,每亩收获商品蛙1500~1800只,成活率为75%~90%。每亩产量375~450千克。平均个体重250克,最大重350克,混养的鱼种收获量约150千克,水稻田收获量约550千克,每亩产值可达0.8万~1万元左右(按1992年市场价格计算)。

我国的稻田面积达数亿公顷,有许多稻田都可养殖牛蛙。稻田的水温高,含氧量高,酸碱度适宜,而且有水稻遮阴,有丰富的饵料可供牛蛙摄食。蛙、鱼混养生产模式中,还省去了施化肥和农药,获得了较高的产量。因此,发展稻田养殖牛蛙是一举多得的好事。

养牛蛙蝌蚪肥水怎么养,牛蛙怎样养才会产卵(24)

栏目热文

牛蛙蝌蚪养殖要领(过冬牛蛙蝌蚪正确养殖方法)

牛蛙蝌蚪养殖要领(过冬牛蛙蝌蚪正确养殖方法)

养殖牛蛙在培育蝌蚪的池塘里面有什么样的要求呢?在养殖的过程当中,特别是牛蛙这个产品,每一个阶段都会有不同对应的要求。特别...

2022-11-19 22:05:32查看全文 >>

牛蛙蝌蚪正确养殖方法(牛蛙蝌蚪幼苗怎么养)

牛蛙蝌蚪正确养殖方法(牛蛙蝌蚪幼苗怎么养)

牛蛙的肉质鲜美,在市场上很收消费真的欢迎,市场几个也很稳定,所以这是很多养殖户养殖牛蛙的理由,那么新手养殖牛蛙应该怎么养...

2022-11-19 21:20:43查看全文 >>

养牛蛙蝌蚪的常见病和治疗方法(牛蛙买回来怎么养)

养牛蛙蝌蚪的常见病和治疗方法(牛蛙买回来怎么养)

牛蛙是我们常吃的蛙类,它个头大,肉质细腻,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喜爱,它的养殖范围和密度也在显著提升,但随之而来的是病害...

2022-11-19 21:32:48查看全文 >>

牛蛙蝌蚪怎么养才能养活(牛蛙怎么养能活一个月)

牛蛙蝌蚪怎么养才能养活(牛蛙怎么养能活一个月)

后期随着气温上升,大量投料。水质浓度会逐渐升高,水体变浓绿,(蝌蚪尾部及腿部会附着血泡,发红充血)建议:先加换水,上午...

2022-11-19 22:04:08查看全文 >>

30斤水加多少小苏打(30斤水兑多少小苏打合适)

30斤水加多少小苏打(30斤水兑多少小苏打合适)

夏天温度高,豆角,黄瓜,辣椒等作物出现卷叶,叶面褶皱的情况。出现这种情况,首先要清楚原因,然后对症解决,一定会得到很好的...

2022-11-19 21:31:24查看全文 >>

牛蛙蝌蚪幼苗怎么养(十亩牛蛙要投资多少钱)

牛蛙蝌蚪幼苗怎么养(十亩牛蛙要投资多少钱)

养殖青蛙,在幼苗的时候放养需要注意哪些细节问题?本文由农人莫小道编写,全文2300字,讲述养殖蛙类在幼苗时期关键技术,养...

2022-11-19 21:25:16查看全文 >>

买了牛蛙蝌蚪我要怎么养(牛蛙蝌蚪常见病及治疗方法)

买了牛蛙蝌蚪我要怎么养(牛蛙蝌蚪常见病及治疗方法)

大家好,我是小罗。关于牛蛙饲养,小罗还是有一定经验的,近几年经历过各种价格的洗礼,好的时候一斤十几块,差的的时候一斤四块...

2022-11-19 21:58:20查看全文 >>

牛蛙蝌蚪的养殖过程(牛蛙小苗的喂养技术与方法)

牛蛙蝌蚪的养殖过程(牛蛙小苗的喂养技术与方法)

牛蛙蝌蚪放养前需要哪些操作?这个关系到牛蛙的后期生长问题,也关系到我们整个养殖的问题,所以在入苗之前我们所需要熟知的一些...

2022-11-19 21:21:14查看全文 >>

牛蛙蝌蚪怎么养在鱼缸里(牛蛙蝌蚪饲养教程)

牛蛙蝌蚪怎么养在鱼缸里(牛蛙蝌蚪饲养教程)

牛蛙属于两栖纲、无尾目、蛙科,是一种大型食用蛙,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牛蛙,因其鸣叫声宏亮...

2022-11-19 21:59:16查看全文 >>

牛蛙蝌蚪养多久才能长四脚(牛蛙蝌蚪太小能过冬吗)

牛蛙蝌蚪养多久才能长四脚(牛蛙蝌蚪太小能过冬吗)

界牌乡大林江村村民李志刚去年放弃企业高管身份,回乡创业养殖牛蛙,谋划着带领本村更多村民奔向致富路。走进李志刚的百亩牛蛙养...

2022-11-19 21:40:14查看全文 >>

文档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