茎部病斑同叶片。
13.辣椒菌核病
该病是由真菌引起的。危害幼苗、茎部、叶片和果实等。是冬春保护地栽培中的毁灭性病害。苗期发病茎基部初呈水浸状浅褐色斑,后变棕褐色,湿度大时长出白色棉絮状菌丝,或软腐,但不产生臭味,病苗呈立枯状死亡。成株茎或分杈处易发病,发病茎呈灰白色,湿度大时病部表面生有白色棉絮状菌丝体,后茎部皮层霉烂。叶片发病呈水浸状软腐,引起叶片脱落。果实发病时果面先变褐色,呈水浸状腐烂,逐渐向全果扩展,有的先从脐部开始向果蒂扩展至整果腐烂,表面长出白色菌丝体。
14.辣椒疮痂病
该病为细菌性病害,危害叶片,茎蔓、果实、果柄也可受害。病原为黄单胞杆菌。育苗后期幼苗长出3~4片真叶时开始发病。成株期在开花盛期发病,受害的叶片边缘叶尖常变深褐色,不久脱落。枝杆受害病斑为不规则形条斑。病菌在种子、病残体上越冬,成为初侵染源。
15.辣椒果腐病
该病只危害果实,发病初期果面产生褐色水浸状小斑点,而后病斑逐渐进扩大,呈湿状。病斑圆形或近圆形,大小10~30毫米,甚至更大,淡褐色。湿度大时病部密生白色绒丝状霉层,后变为黑色。病果最后干缩腐烂。
16.辣椒绵腐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