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乘坐公交车、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的时候,是否常常遇到用耳机听歌或者通过耳机进行通话时,仍然会遭到周围环境的噪音的干扰?面对跑进耳朵里的恼人的噪音,我们除了用密封性更好的耳塞,或者将耳机音量放的更大,其实我们还可以主动出击,采用主动降噪技术,将噪声消除掉。
主动降噪技术其实由来已久,此前主要被应用于一些专业领域,比如航空领域、高端汽车、军用耳机、高端专业级头戴式耳机产品当中。不过,随着消费类耳机市场的快速发展,主动降噪技术也开始被应用于消费类耳机市场。
而随着无线音频传输技术的成熟,特别是随着苹果AirPods的大获成功,真无线蓝牙(TWS)耳机市场彻底爆发。众多消费类耳机品牌厂商、数码品牌厂商、手机品牌厂商也纷纷*入这个市场,再加上上游的TWS芯片厂商的推动,TWS耳机体验快速提升,但是同质化现象也越来越严重,价格也是持续快速走低。
而为了进一步提升产品的体验和竞争力,去年索尼率先在其推出的新款TWS耳机当中加入了主动降噪功能。随后,苹果在新推出的AirPods Pro也加入了主动降噪功能,并受到了用户的追捧。很快不少的TWS耳机厂商也开始跟进,但是由于技术和成本的原因,目前主动降噪功能只被应用在一些高端的TWS耳机上。不过,随着技术和产业链的成熟,主动降噪功能或将成为TWS耳机新标配。
一、主动降噪技术发展历程
1、什么是主动降噪技术?
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以波的形式在一定的介质(如固体、液体、气体)中进行传播。从生理学观点来看,凡是干扰人们休息、学习和工作以及对所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即不需要的声音,统称为噪声。当噪声对人及周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时,就形成噪声污染。产业革命以来,各种机械设备的创造和使用,给人类带来了繁荣和进步,但同时也产生了越来越多而且越来越强的噪声。
一般而言,消除或者降低噪声通常采用三种降噪措施,即在声源处降噪、在传播过程中降噪和在人耳处降噪;但是这几种方式都是被动的,实际使用过程中往往呈现出低频降噪效果差等缺点。为了主动地消除噪声,人们发明了“有源消声”这一技术,也就是主动降噪技术。
可以认为所有的声音都由一定的频谱和能量组成。从接收噪声源着手,通过电声处理,运算出反相的波,并通过内置音频处理电路进行放大和重放,相互反相的声音将会叠加,噪声的振幅将会大幅衰减,从而降低了噪声。
用一句话来概括主动降噪的原理:通过发出与噪声相位相反,频率、振幅相同的声波与噪声干涉实现相位抵消。
想要理解这句话,首先要明白声音是什么?相位和振幅是什么?干涉又是如何发生的。
我们平时听到的声音,实质上是空气被挤压并不断传递的现象。
空气受到挤压,自然就会有压缩部分和稀疏部分。这两个部分彼此交错出现,交替一次视作一个周期,而一秒钟内变化多少个周期就叫做频率。我们听到的声音往往由许多具有不同频率的声音组合而成,他们不光是频率不同,被压缩/拉伸的程度也不同,也就是振幅不一样,听起来声音的大小也就不一样。
相位的意思也很简单,某一个时刻声波处于一个周期内的位置就是相位。如果我们规定空气被压缩的最厉害的地方是相位的零点,那么半个周期之后,空气变得最为稀疏的地方,相位就变成180°。等到空气再次被压缩得最密集时,就经过了一整个周期,相位变化了360°又重新变为0°。
如果我们有两个频率接近或者一样的声音叠加在一起合成一个声音,他们的振幅会变大或者变小又或者不变,这个现象就叫做干涉。如果这两个声音相位一致:你振幅最大时我也最大,你最小时我也最小,那么合成出来的声音振幅就变大,听起来也就变更响了。如果两个声音频率是一样的,振幅也是一样的,但是相位偏偏相反:两个声波处处相反,彼此抵消,声音就被消除了。
目前主动降噪技术已经在实际生产生活中得到应用;但是受制于成本、性能等各方面因素限制,其应用范畴还比较局限。常见的应用范围包括:主动降噪耳机、封闭空间有源噪声控制等。
以下从两例典型应用即主动降噪耳机和汽车车内噪声主动控制出发,探究主动降噪技术的技术沿革和当前的研究热点,并结合产业现状分析该技术未来的应用前景和发展趋势。
2、降噪耳机分类及原理
降噪耳机是一种很常见的护耳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降噪耳机由弓形头环连接两个半球形壳体组成,壳体上附带有吸声材料和密封垫圈,适用于存在噪声污染的环境,降噪量一般在 20 dB 以上,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耳塞结合使用,脱戴方便,但是长时间佩戴后会有闷热等不适感。
按照降噪方式,降噪耳机可以分为被动降噪耳机(无源降噪耳机)和主动降噪耳机(有源降噪耳机)。
(1)被动降噪耳机(无源降噪耳机)
传统的降噪耳机一般都是被动降噪耳机,又称无源降噪耳机;是利用隔声原理降低噪声的个人防护装置,具有佩戴方便、价格低廉等优点。被动降噪耳机在高频段有着良好的降噪性能,但是由于耳机体积和重量的限制,在 500 Hz 以下低频段的降噪性能较差。
(2)主动降噪耳机(有源降噪耳机)
包含有源降噪系统的耳机,一般称作主动降噪耳机,又称有源降噪耳机。有源降噪系统有良好的低频降噪性能,可以实现在较宽的频带上良好的降噪性能。
那么主动降噪耳机具体是怎么实现这个抵消噪声的过程的呢?
想要产生用于抵消噪声的声波,首先要得到噪声的信息才可以。主动降噪耳机设有反馈麦克风用于采集环境中的噪声信号。这里有一个先后顺序的问题:先采集噪声,但是要与噪声同时产生抵消音才能够降噪。所以处理器会根据噪声进行预测,预测出下一时刻噪声的情况,并产生相应抵消声波。
为了保证降噪质量,还需要一个反馈麦克风用来检测所合成后的噪声是否真的变小了。这时处理器会根据这个反馈麦克风测量到的结果,对处理过程进行调整从而进一步降低合成后的噪声音量,这叫做自适应过程。好比处理器变聪明了,能够根据消噪的效果不断调整自己,以达到最佳降噪效果。
二、主动降噪耳机技术的分类、技术现状与产品链
1. 主动降噪耳机的分类
主动降噪耳机按照控制电路分类可以分为模拟式和数字式,按照控制结构分类可以分为前馈式、反馈式和复合式。
(1)前馈式主动降噪耳机
前馈式主动降噪耳机使用前馈式有源噪声控制系统,该系统又称开环式噪声控制系统,其典型结构如图 2 所示。这种系统一般需要被控制的初级声场的声音信息,通常称为参考信号。参考信号送到前馈式控制器,经过控制器处理后,产生一个相应的控制信号,驱动扬声器输出该声音信号产生次级声场,进而和实际通过物理途径中传来的原始声波信号相叠加,误差传声器检测初级声场和次级声场的叠加所形成的误差信号,送到控制器中,控制器根据特定的算法调整次级声源信号的强度。
前馈式有源噪声控制的优点是外面的麦克风接收的是纯噪声,并不接收喇叭发出的声音,所以系统是一个开环,不会引起任何的闭环振荡和啸叫,因此可以独立地调试电路,使降噪的效果达到最佳。但噪声经过扬声器并在扬声器内多次反射,其大小和相位已发生变化,外面的麦克风采集到的噪声与扬声器内的噪声将有很大的不同,且外部噪声的方向性很强,难以使用同一电路满足来自不同方向的噪声的降噪要求,这些都是在前馈式有源降噪耳机的设计中需要克服的问题。
(2)反馈式主动降噪耳机
反馈式主动降噪耳机使用反馈式有源噪声控制系统,该系统又称闭环式噪声控制系统,它比前馈式系统少了一个参考传声器,其典型结构如图 3 所示。虽然系统构成上得以简化,但是应用范围也大大缩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