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国庆后在返校前的2个小时他说要请假,不想上学,我的第一句是可以的,我们沟通后在家怎么安排,学业怎么安排。
这样说,是他复学时反复的那个阶段得出来的经验,就是如果第一时间问他为什么,想着解决他的为什么,所有沟通的目的是以尽快让他去上学的,往往效果会适得其反。通常会谈崩掉
然后我跟他说:你碰到了困难,是我们一起来克服还是说先躲它一段时间?
我这样说是他在前面1-2个星期已经在内耗了,我知道他在内耗一些事,但他没有跟我说具体的,也没提出来让我帮助,所以我也就静观其变
然后他才跟我说:我不知道该怎么融入到这个班级里,我现在没有那么强大,我做不到独善其身不受影响,他说说白了我不想跟一群看着歌剧只关注娱乐新闻的人坐在同一间教室学习,他说他们也不学习。
他把问题说出来了,我就有方向沟通了,当然他能这样清晰地表达,也是我们经历过很长一段时间的磨合的。
我结合了几个方面跟他聊这个事
你经历过了初中厌学后,我们高中选了一所你很有好感的学校,且条件不错,你也知道花费不错,所以你是非常想好好学习的,但这2个月下来,没想到同学的素质不大好,和你想的有点不一样,是不是,没有你相像中的那么好是不是?
他说是的啊,我进去的时候成绩不高,我以为都是成绩比我高的同学。
我又问他,一个班级里是除了你之外的所有同学都不着调,还是某几个?他想了一下说那只是某几个,我说哦,你记得是几个吗?他说大概3-5个。我说嗯。是的,一个班级里,的确会有三五个同学的心思可能不在学习上。
那他们除了晚自习上不学习,其他时间呢?课堂上有影响到你吗?他说那没有,课堂还好。只有晚自习。
我说嗯。那是不是可以说这些同学也有某部分的优点,他说是的,又说了某某同学其实对他在宿舍里是很照顾的。
我又问他,那是每一个晚自习都是这样,还是某一个晚自习影响到你了,他说有时候也没有,但一周里次数还是比较多的
我说是的呢,有时候他们在一周里有过1-2次吵吵闹闹,我们就会习惯性的感觉他们每天都这样不好好学习,有没有一种先入为主,给他们扣上了帽子的感觉
而且 你看明明只有几个同学不学习,但对我们的感觉却像是大家都没有学,是吧,他有点懵懵懂懂说好像是的。
我说妈妈非常高兴,你现在认真学习,对自己有目标有自驱力,你可能还有一种感觉,就是爸妈送我进这个学校不容易,然后这个学校也是你喜欢的,你不想它变成让你失望的样子,可能你对有些同学还有点恨铁不成钢的心情,你心里可能在想啊来了这么好的学校不好好学习,不可耻吗?
我这样说我基于我对自己孩子的理解,他有时候是道德感蛮强的小孩
然后他也巴拉巴拉地跟我说了很多,说真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又说老师也管不住之类的。
我又问和你成绩一样好的那个同学是怎么处理的,他说他很强大,两耳不问窗外事,自顾自己,但我做不到啊
我说是的呢,你发现了同学一个很大的优点,咱们做不到也不用急,做不到不代表你不好,正说明你有很大的发挥进步的空间(因为他在说我做不到的时候,有点面红耳赤了),所以我又把他拉回了一些
我说你刚刚有点着急,是害怕我们拿他和你做比较是不,你以为我们会说怎么人家做得到,你却做不到呀。他这时候就有点委屈巴巴的看着我。
我说这种感受可能是从你记忆深处来的,你小时候妈妈确实是这样说过你,刚才某一个瞬间,你的感受又起来了。然后我走过去抱了一下他,我说抱抱过去的那个小朋友,他受伤了。他还眼圈红了会,我就等待他一会,再接着往下讲,我说妈妈绝对没有要把你和同学放在一起比较的意思,只是看看有哪些优点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
他说这个同学本来就喜欢独处,喜欢一个人,我说哦我知道了,你是喜欢融入群体的,你是怕孤独的,而且 你可能还有点自卑,你可能还会怕自己不合群。他又有点委屈上了(这个高敏感的小蝴蝶自卑和内耗真的会是他们很长的一个功课)
说完这些,我们又一边吃东西一边聊其他的点,比如为什么不找老师来处理,是因为不能事事都麻烦老师,他怕给老师添麻烦,怕老师觉得他是一个多事的人。
我给他一个非常明确的点,老师是希望学生去有理有据的说事,而且 他的老师真的非常好,我说你一点也不用担心。
爸爸也用自己高中事的故事讲给他听,爸爸是怎么收服一班的男生,让他们晚自习不吵闹,他也学到了一些经验。
后面还有一些七七八八的聊天,这次聊完让他休息了2天,这2天在家没有电子产品,没有电视,他还要帮我处理搬家后的各种组装,就是在干活中,后面返校就没怎么请过假了,到11月中旬的样子,他老师好几次说他现在是帮老师管理晚自习纪律的人,期末的时候老师和同学对他的评价也很好。
所以短暂的缺课,我是不担心的,我已经克服了这个恐惧,我更重视的是他的心理状态,当他有一个好的情绪,好的状态回到学校时,他的学习才事半功倍啊,效率才会高,不然,人在心不在,也学不进去的。
(以上不是当天的全部,只记录了一些重点的,当天聊天差不多有一个多小时,把他焦虑的难受的点一一打通,孩子自然就没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