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际佩戴体验中,AirPods Max 没有给我造成「压头」的困扰,编织材料的耳罩长时间佩戴的感觉也要比其它使用皮质耳罩的耳机舒适透气,但是头部两侧的压力还是明显大于 Bose QC35,长时间配戴会有些「夹头」,此外由于耳机的整体比较重,长时间佩戴也会感到脖子稍有不适。
耳机套杆的阻尼感我个人觉得有点过于大,我习惯把耳机戴在头上后再去调整两侧长度,这个过程就需要用头把耳机固定住,两只手分别拉两侧的耳罩到合适的位置,而阻力过大给人的感觉就像在穿领口很紧的套头毛衣,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
但阻尼感很强弥补了另外一个我比较在意的地方。我之前用 QC 35 时,如果把耳机摘下挂在脖子上,耳罩部分是向外侧翻转的,也就是说看起来比较光滑平整的耳机外壳会贴在身上,而留下两个洞对着外面,之后 Bose NC700 也是同样的设计,我不知道 Bose 为什么要这样设计,但是在视觉上真的不太好看。 所以我拿到 AirPods Max 之后特意试了一下,很遗憾,是和 Bose 相同的设计,但是我并没有在第一时间发现这一点,就是因为控制耳机翻转的转轴固定性很好,不会像 Bose 耳机那样自己翻过来,所以你还是可以很有型地把它戴在脖子上。
在降噪和音质方面,简单来说,AirPods Max 是一个全方位增强的 AirPods Pro。AirPods Pro 的降噪效果在同类产品中数一数二,AirPods Max 也是如此,尽管 Bose 和 Sony 都头戴耳机降噪技术都非常成熟,AirPods Max 不敢说后来居上,但也绝对是「后来追平」,在地铁、火车站、咖啡厅等场景都有不错的降噪效果。
调音风格上,AirPods Max 也和 AirPods Pro 类似,苹果在宣传 AirPods Max 的时候特意强调了「计算音频」的概念,耳机内的 H1 芯片不仅可以计算降噪,还可以根据你听的音乐类型自动调音,以达到最佳聆听效果,实际感受中 AirPods Max 低频部分的处理明显,鼓声有弹性但不「轰头」,分离度很好,可以听到很多细节,相比之下人声的部分不是那么透亮,但整体听感上确实比较讨喜,如果让我在 AirPods Max 和 Bose QC35、Sony 1000 XM4 之间选择,我会更喜欢 AirPods Max 的听感。
从 AirPods Pro 开始,苹果的通透模式效果就一直位列同类顶尖。这个在我之前看来有点鸡肋的功能,硬是在 AirPods Pro 上变成了刚需,通透模式不只是关掉降噪,而是将周围的环境音通过耳机播放给你,因为不能调节通透模式下耳机播放出来的环境音音量大小,所以就要求耳机做到清晰但不刺耳。
除了在咖啡店被通透模式下的磨豆机声音吓到过(即使不戴耳机,磨豆机的声音也很大),AirPods Max 的通透模式在其它声音的处理上很少有过度放大的情况。而在清晰度上,AirPods Max 的效果要明显好于 AirPods Pro,在 AirPods Max 上打开降噪模式,放大后的环境音会拉近声源和你的距离,再加上清晰的效果,听起来甚至会有一种听 ASMR 音频的感觉。
空间音频是苹果更新 iOS 14 之后加入的新功能,它可以利用耳机内置的陀螺仪和加速感应器,在 iPhone 或 iPad 上观看视频时获得类似环绕立体声音响的体验,目前腾讯、爱奇艺等国内视频平台的部分影片(HDR)已经支持空间音频功能,和 AirPods Pro 的空间音频效果相比,体积更大的 AirPods Max 空间感要更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