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书籍文档 >

培根谈读书的中心论点(培根谈读书的中心论点与分论点)

来源:原点资讯(www.yd166.com)时间:2023-10-24 21:12:01作者:YD166手机阅读>>

主观拓展探究

主观探究类题,主要有以下几种:

题型1 谈认识、写经历

解答此类题要注意紧扣论点谈认识或感受,从作者的观点出发延伸,结合自己的经历,写清楚该观点在自己人生经历中所起的作用,最后表达自己领悟到的启示。切忌写名人事例,切忌绕开阅读材料,不切实际地陈述。语言组织上要注意采用总分结构,即“我认为……,理由是……”。

题型2 析观点、作评述

答此类题要注意结合文章的思想观点,尽量用正面的思想去理解和阐述。①判断,看其要求从哪个方面发表意见;②建议紧扣阅读材料;③评述要全面,合乎情理;④陈述理由,能自圆其说;⑤答案分条陈述,一目了然。

题型3 作探究、提建议

材料探究类题,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要紧扣作者的正面观点,与文章的价值取向保持一致;②从容易作答的角度表明自己的观点、看法,不能模棱两可;③可从原文中提炼支持自己的观点、结论的论据,语言表述要简洁;④思路条理清晰,有说服力。

提建议措施类题:①判断,看其要求从哪个方面发表建议;②建议紧扣阅读材料;③要合理,可操作性强;④陈述理由,能自圆其说;⑤答案分条陈述,语言简洁,一目了然。

【练习】

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谈谦虚

朱光潜

①谦虚并非故意自贬身价,做客套应酬,像虚伪者所常表现的假面孔;它是起于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所已知的比起世间所可知的非常渺小,未知世界随着已知世界扩大,愈前走发现天边愈远。他发现宇宙的无边无底,对之不能不起崇高雄伟之感,反观自己渺小,就不能不起谦虚之感。谦虚必起于自我渺小的意识,谦虚者的心目中必有一种为自己所不知不能的高不可攀的东西,老是要抬着头去望它。这东西可以是全体宇宙,可以是圣贤豪杰,也可以是一个崇高的理想。一个人必须见地高远,知道天高地厚才能真正地谦虚,不知道天高地厚的人就老是觉得自己伟大,海若未曾望洋,就以为“天下之美尽在己”。谦虚有它消极方面,就是自我渺小的意识;也有它积极方面,就是高远的瞻瞩与恢廓的胸襟。

②看浅一点,谦虚是一种处世哲学。“人道恶盈而好谦”,人本来没有可盈的时候,自以为盈,就无法再有所容纳,有所进益。谦虚是知不足,“知不足然后能自强”。一切自然节奏都是一起一伏。引弓欲张先弛,升高欲跳先蹲,谦虚是进取向上的准备。老子譬道,常用谷和水。“谷神不死”“旷兮其若谷”“上善若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谷虚所以有容,水柔所以不毁。人的谦虚可以说是取法于谷和水,它的外表虽是空旷柔弱,而它的内在力量却极刚健。这道理好比打太极拳,极力求绵软柔缓,可是“四两拨千斤”,极强悍的力士在这轻推慢挽之间可以望风披靡。

③看深一点,谦虚是一种宗教情绪。宗教都有一个被崇拜的崇高的对象,我们向外所呈献给被崇拜的对象是虔敬,向内所对待自己的是谦虚。虔敬和谦虚是宗教情绪的两方面,内外相应相成。这种情绪和美感经验中的“崇高意识”以及一般人的英雄崇拜心理是相同的。我们突然间发现对象无限伟大,无形中自觉此身渺小,于是栗然生畏,肃然起敬;但是惊心动魄之余,就继以心领神会,物我交融,不知不觉中把自己也提升到那同样伟大的境界。对自然界的壮观如此,对伟大的英雄如此,对理想中所悬的全知全能的神或尽善尽美的境界也是如此。在这种心境中,我们同时感到自我的渺小和人性的尊严,自卑和自尊打成一片。

(选自《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有删改)

1.请简述第①段的论证思路。

2.第②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论证了什么观点?

3.依据文本内容简要概括谦虚的作用。

4.结合选文和下面的材料,说说你对“谦虚”的看法。

【链接材料】在一次科研实验的关键环节中,导师要求一位同学独立去完成,可是这位同学却说自己不会做。在导师的坚持下,他无法推脱,结果实验完成得很成功,导师就问:“你为什么说不会做呢?”他说:“谦虚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导师听了哈哈大笑:“会就会,不会就不会,为什么要如此谦虚呢?”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有趣的人不苟且

孟祥夫

①生活中,要是听说某某是个有趣的人,让人不免心驰神往,想要结识一番。有趣,和枯燥、乏味人相对,是一个人身上闪闪发光的品质,是平淡生活里的“调味剂”。说一个人有趣,是很高的评价。正所谓,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

②那么,何为有趣?明人袁宏道说:“世人所难得者唯趣。 趣如山上之色、水中之味、花中之光、女中之态,虽善说者不能下一语,唯会心者知之。”对“什么是趣”,古今中外,尚无定论,只能见仁见智。在文人墨客笔下,人有人趣,物有物趣,自然景物有天趣。趣者,存乎一心,大凡让人心生快意、心旷神怡的,都莫不有趣。

③有趣的人,对生活抱有大爱。有时,即便身处逆境,他们也能过得兴致盎然;即便眼前满是苟且,他们也总能找到诗和远方。苏轼就是个十足有趣的人。被贬官后,他没有愁肠百结,而是发现了生活的真和趣。在黄州,他把“价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的猪肉,做成了色、香、味俱全的“东坡肉”,并撰文《猪肉颂》,讲述烧制心得。除了“东坡肉”,还有“东坡肘子”“东坡鱼”“东坡饼”,都轰动一时,流传甚广。生活拮据,苏轼辟地耕种,以此为乐,写出《东坡八首》《雨后行菜圃》等诗,怡然自得之情,跃然纸上。

④有趣的人,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因为万般好奇,凡事都想探个究竟、弄个明白,自然就能找到常人一般难以发现的趣和乐。清人沈复在《浮生六记》中写道:“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他笔下的文字也是妙趣横生,比如,“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如此趣味盎然的文字,若非有趣之人,肯定抓耳挠腮、冥思苦想也写不出来。

⑤有趣的人,深藏大智慧。要从平淡的日子中咂摸出趣味,离不开对生活的敏锐洞察,对人情世故的深刻洞悉,对知识阅历的深厚积淀。鲁迅先生是百年来中国第一好玩的人。在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鲁迅嬉笑怒骂,皆成文章,针砭时弊,入木三分。而鲁迅本人,却幽默、有趣得很。一次,友人给鲁迅捎来一些柿霜糖,“吃起来又凉又细腻”。听说有药用效果,他本想留着以后吃。谁料,“夜间,又将藏着的柿霜糖吃了一大半,因为我忽而又以为嘴角上生疮的时候究竟不很多,还不如现在趁新鲜吃一点。不料一吃,又吃了一大半。”读到此处,让人忍俊不禁,掩卷而笑。

有趣的人,不仅自己收获快乐,也是别人的“开心果”。而人一旦无趣,就不免面目可憎,让人避之不及。现在,成长于互联网时代的年轻人,平日以“斗图”为乐,从各类小游戏、小程序中寻求快意,而一旦合上电脑、锁住手机,往往双眼发胀,大脑茫然,趣味尽失。这样的趣,终非真趣。不妨学学前人,多发现、挖掘生活的趣味,多吸收、汲取方方面面的知识,让自己有趣,让生活有味。

⑦梁启超说:“我是个主张趣味主义的人。我以为凡人必须常常生活于趣味之中,生活才有价值;若哭丧着脸挨过几十年,那么,生活便成沙漠,要他何用。”所以,不如行动起来,从明天起,做一个有趣的人。

(选自《人民日报》2018 年1月30日)

1.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2.说说画线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是什么。

3.补写一个能够证明“做一个有趣的人”的事实论据。

4.本文第③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5.作者认为怎样才能过“不苟且”的生活?结合全文简要回答。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一起做“读书种子”

向贤彪

①“读书种子”一词的“发明权”,当属宋代的黄庭坚。他在《山谷别集》中说:“四民①皆当世业②,士大夫家子弟能知忠信孝友,斯可矣,然不可令读书种子断绝,有才气者出,便名世矣。”

②做一粒“读书种子”,让阅读成为一种力量,推动文化传统薪火相传,可以说正是读书人的自我期许。从“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的陶渊明,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杜甫,再到“不是老夫朝不食,半山绝句当朝餐”的杨万里,无不是“读书种子”的精彩写照。读书滋养美好心灵,可以遇见更好的自己,看到更美的世界。所谓“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重视读书、重视传承,千百年来已融入中国人的血脉里,成为中国特有的文化禀赋。

③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中,不少人是“读书种子”。彭德怀带兵打仗“横刀立马”,平时非常注重抓学习,而且还经常督促身边工作人员养成读书习惯。他常用吕蒙“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的故事激励大家,乐于把自己收藏的书拿出来共享。为了检查大家是否认真读过了,彭德怀用饭粒把书中的页码粘起来,如果发现有人读书做样子,没有把粘饭粒的书页打开,他就会提出严厉的批评。在彭德怀的关心督促下,他身边的工作人员都养成了读书习惯,终身受益。

④“童心便有爱书癖,手指今馀把笔痕”。植物种子是有形的,延续繁衍,生生不息;“读书种子”则是无形的,不知不觉中变化气质、增长才干,承接弘扬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正因为这样,文明薪火不断发扬光大。黄庭坚所处的北宋,上推文治、下重文教,造就了一片孕育“读书种子”的沃土,于是就有了国学大师陈寅恪所说的“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做一粒“读书种子”,静下心来读一点书、做一点学问,因为其中有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承袭,对高雅生活的追求,对时代潮流的引领。

⑤“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研究植物种子的钟扬不拘泥于书本知识,在科学上敢于“奇思妙想”,在被认为无法种植红树林的上海滩涂中栽种成功。钟扬的故事向我们所展示的,不只是知识的力量,更有实践的力量、创新的力量,赋予“读书种子”以新内涵。世人常常说“知识就是力量”,但知识必须与实践结合,使之变成能力或本领之后,才能产生力量。“读书种子”与实践“沃土”的紧密结合,必能孕育壮苗、结出硕果。

⑥今天,我们提倡有质量有分量的阅读,注重阅读率的同时更加注重“阅读力”,正需要像“读书种子”一样痴迷知识学问之中。少一点对物欲的追求,多一点对知识的渴求;少一点无谓的应酬,多挤一点时间读书;少一点人云亦云的跟风,多一点独立思考的精神,人生境界就能达到崭新高度。

(有删改)

【注释】①四民:士、农、工、商。②世业:世代相传的事业。

1.请简要分析本文标题的特色。

2.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全文的论证思路是怎样的?

3.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4.第③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5.从第②段画波浪线的句子中任选一个角度,结合自己的读书事例,谈谈你的体会。

读书滋养美好心灵,可以遇见更好的自己,看到更美的世界。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拥抱自己的不完美

魏薇

①又到年底了,忽然发现年初制定的种种计划,到现在几乎没有一项百分之百完成。反躬自省,完不成计划的原因有种种,如懒惰、突发意外、工作繁忙、能力不足等等,但同时,有的时候也是因为完美主义作祟。比如我在年初曾经计划写一本小说,可惜因为写不出一个完美的开头,迟迟没有进展。

②完美,无疑是人人都想追求的目标。可是,真正的完美,却往往是一个小概率事件。如果过度执着于完美而自缚手脚,就是走入了一个人生迷局。

③著名的老牌科幻电影《千钧一发》曾讲述了在一个过度依赖基因评定的社会中,人们倾向于培育最优基因组合的后代,在如此的社会中,拥有完美基因的“优等人”的一生似乎在受精卵形成的一刹那就已经是被写好的剧本,一切都有条不紊地完美运行,绝对不会出现因为懒惰、遗忘甚至智商不够而造成的失误。然而,即便是拥有如此完美基因的人,人生的结局也并不让人羡慕。

④英国作家毛姆曾经说过,“完美有一个重大缺陷,它往往是无趣的。”更何况,完美从来没有统一的定义,今天的完美不一定是明天的完美,今天的某种理解,明天就有可能被颠覆。在模特行业,完美的长相和身材,无疑是竞争的最大优势。然而,不久前, 一名患有白癜风疾病的模特却出人意料地登上了国际著名秀场——长相身材的不完美可以通过气质来弥补。一些条件并不完美的模特,因为在千篇一律的模特界独树一帜,反而更容易获得成功。

⑤人生不会因为生来完美就事事顺风顺水,也不会因为生来不完美就此生无望。维纳斯并不因断臂而缺少一丝美丽,霍金也没有因为身体被禁锢在轮椅上就禁锢了他智慧的大脑。____________。我们生活中有那么多并不完美的小人物,包括你我,也正是靠着不甘心、不放弃、不认输的勇气在创造着属于我们自己的别样精彩人生。

⑥正是因为个体的种种不完美,在朝着完美的人生奋斗过程中,在品尝着命运带来的酸甜苦辣中,在踏破荆棘中展现出来的人性之光、力量、梦想,才让人欣赏和崇尚。若是一切都被设计好,就像电影《千钧一发》里的“优等人”一样,他们也就会因为丧失了梦想和奋斗的力量而黯然失色。

⑦其实,那些不完美啊,就如同制定年初计划一样,若是一切都按照计划完美运行, 没有突发、没有变化,既不符合常理,也并不一定是好事,或许还会因此错过更为重要的机遇。调整好姿态,拥抱自己的不完美,或许才能更好地激发斗志,走向更完美的人生。

(选自《人民日报》2018 年 12 月 4 日,有删改)

1.通读全文,请写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2.请在文章第②段找出“转移话题”和“推进论证”的词语。

3.请根据文章第⑤段的内容,在横线处补充一个事实论据。

4.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生命中有很多的不完美,对于人生的不完美,你有什么看法?你能否接受自己的不完美?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想法。

5.联系选文,说说下面链接材料告诉你什么道理。

【链接材料】席勒曾经给成年人写过一篇童话:一个圆的一部分被切去了,它希望自己是一个完美的圆,因此它就四处去寻找它遗失的那一部分。但因为它不是一个完整的圆,所以只能慢慢滚动,由此得以沿途欣赏花草的芬芳,阳光的灿烂,并与蚯蚓娓娓而谈。有一天,它终于找到了自己遗失的那部分,它高兴极了,因为它又是一个完美的圆。 它又开始飞快地滚动。它在快速滚动中发现世界整个变了样,许多美好的东西都失去了,于是它又停下来,毫不犹豫地将千辛万苦找回的那部分丢在路边,然后慢慢滚动着向前走去……

培根谈读书的中心论点,培根谈读书的中心论点与分论点(9)

栏目热文

谈读书里面的主要观点

谈读书里面的主要观点

《温儒敏谈读书》一经出版,便引起关注。作者从学生、教师、社会三个层面来谈读书,贯穿其中的核心观点是:读书浸润人生。作者指...

2023-10-24 21:24:05查看全文 >>

读书的主要内容概括(读书的力量第五集主要内容概括)

读书的主要内容概括(读书的力量第五集主要内容概括)

大家好!很久没有和大家见面了,因某些特定因素也很久没有看书了,很抱歉这么久都没有写文与大家分享。近日终于有时间了,看了一...

2023-10-24 21:14:30查看全文 >>

关于读书的简短内容概括(我爱读书简短内容)

关于读书的简短内容概括(我爱读书简短内容)

小说赏析路遥先生虽然离开我们有三十多年了。但他的这部《平凡世界》,深深地影响着一代人,书中少安、少平兄弟不向生活低头,不...

2023-10-24 21:23:45查看全文 >>

幸福院人物结局(电视剧幸福院结局是什么)

幸福院人物结局(电视剧幸福院结局是什么)

随着社会发展,养老问题日益受到关注,也成为现实主义影视创作的重要选题。国产剧《幸福院》便聚焦于“养老”主题,既是对一群出...

2023-10-24 20:56:11查看全文 >>

电视剧幸福院人物结局(电视剧幸福里人物结局)

电视剧幸福院人物结局(电视剧幸福里人物结局)

随着社会发展,养老问题日益受到关注,也成为现实主义影视创作的重要选题。国产剧《幸福院》便聚焦于“养老”主题,既是对一群出...

2023-10-24 20:57:23查看全文 >>

谈读书的主要文体(朱光潜谈读书是什么文体)

谈读书的主要文体(朱光潜谈读书是什么文体)

【教材文本系列之议论文阅读课】课堂学习过程:第一步:在“议论文阅读思路”的框架下从不同的角度,按不同的方法自主探究原文,...

2023-10-24 21:08:51查看全文 >>

谈读书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古人谈读书(一) 讲了什么)

谈读书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古人谈读书(一) 讲了什么)

【《谈读书》丨那些年,我们一起读过的课文】《谈读书》是英国作家培根所写的著作《随笔》中的一篇文章,阐述了读书的正确目的、...

2023-10-24 21:33:46查看全文 >>

谈读书读了哪些内容(谈读书内容梳理)

谈读书读了哪些内容(谈读书内容梳理)

■丁言昭新近收到两本新书,一本是宝蓝色封面,一本是湖绿色,上面印着烫金的花草图案,显得典雅、考究,又有清凉感。这是上海文...

2023-10-24 21:40:26查看全文 >>

读书的内容简短和感悟(简短教师读书感悟)

读书的内容简短和感悟(简短教师读书感悟)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时不时被生活来一闷棍,让人困惑、痛苦和迷茫。阅读史铁生的《我与地坛》,让我感悟:生容易,死容易,生活...

2023-10-24 21:15:56查看全文 >>

读书内容简短(读书内容简短50字)

读书内容简短(读书内容简短50字)

1、旧日世界,如果原样呈现,是不会让人感到愉悦的。让人愉悦的,是不停进化的旧日世界,是对旧日世界的新理解。怀旧,看起来是...

2023-10-24 21:37:12查看全文 >>

文档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