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前庭神经及其核(图2-33)∶前庭神经为传导人体位置和平衡觉的感觉神经,其神经节(前庭神经节)位于内耳道底,由双极神经元的胞体组成。其树突分布于内耳的前庭器官。其轴突组成前庭神经,与听神经和面神经同经内耳道入后颅窝,于脑桥小脑角处入脑。前庭神经入脑后,于绳状体与三叉神经脊束之间向后行,除一部分纤维直接进入小脑外,其余纤维都分为升、降支。升支较短,主要止于前庭内侧核及前庭上核;降支较长,止于前庭外侧核和前庭脊束核。
前庭内侧核∶为各核中最大者,占菱形窝前庭区的大部分,包括延髓上部和脑桥下部,即下起薄束核上端高度,上至展神经核平面。在横切面上,此核略呈尖端向内的三角形。其腹外侧邻近孤束及其核,背侧部邻近第四脑室底,外侧与前庭神经脊束核及外侧核毗邻。此核主要由中、小型细胞组成。
前庭外侧核∶在内侧核的外侧,主要位于脑桥内,下端与前庭神经脊束核相续,上端可达展神经核高度,内侧邻接前庭神经内侧核,外侧邻接小脑下脚,腹侧与网状小细胞核相邻。此核由多极的大型神经元组成。前庭上核∶位于外侧核的嘴侧和背侧,第四脑室底和侧壁相移行处,核的背侧以结合臂为界。此核主要由中型细胞组成。前庭脊核∶此核位于绳状体的内侧,内侧核的外侧,其下端始自薄束核之上方,上端可达前庭神经根入脑处。由前庭神经纤维降支组成的前庭脊束主要终止于此核。此核由中、小型细胞组成。
2)面神经及其核(图2-34):
面神经是一混合神经,包括∶
①特殊内脏传出纤维,始于面神经核,分布于表情肌;
②一般内脏传出纤维,始于上涎核,终于副交感神经节;
③特殊内脏传入纤维,来自舌前 2/3 味蕾,其胞体位于膝神经节,其中枢突终于孤束核的嘴侧部。此部纤维与一般内脏传出纤维合成中间神经;
④也有少量分布于耳廓的一般躯体传入纤维,其胞体位于膝神经节,其中枢突终于三叉神经脊束核。
A.面神经核群∶主要包括面神经核、脑桥泌涎核和孤束核,此外,三叉神经脊束核也与面神经有联系。面神经核位于脑桥下段被盖部的腹外侧区,展神经核的前下方,三叉神经脊束核的前内侧,柱长约4mm,由典型的多极神经元胞体组成。面神经核尚可分为若干亚核,即面神经腹、背侧核和副核。面神经背侧核发出的纤维支配额肌、眼轮匝肌和皱眉肌等;面神经腹核又由几个细胞群组成,自内向外,可能依次支配颈阔肌、耳周肌、口轮匝肌及其他面肌;面神经副核位于上述二核的背内侧,由此发出的纤维可能支配在种系上较古老的肌肉,如镫骨肌、茎突舌骨肌和二腹肌后腹等。
但也有与上述意见相反的记载,即认为面神经腹侧核支配面上部肌肉,背侧核支配面下部肌肉。
面神经核发出的纤维先向后内方至展神经核的内侧,折向上行,至展神经核的上端水平向外,然后又行向前外下方,于脑桥小脑角处出脑。面神经核的纤维包绕展神经核的部分,称为面神经内膝,面神经丘即由此得名。因而面神经丘部的病变,可同时损伤展神经核和面神经膝,从而产生同侧外直肌和表情肌瘫痪的症状。眼轮匝肌和口轮匝肌除受面神经核发出的纤维支配外,还分别受动眼神经核(外侧核)和舌下神经核的控制,一般认为由动眼神经核发出的纤维在脑干内下降,经面神经核(背侧核)和面神经到达眼轮匝肌;由舌下神经核发出的纤维,则在脑干内上行,也经面神经核(腹侧核)和面神经至口轮匝肌(图 2-35)。因此,当动眼神经核或舌下神经核有病变而面神经核未受累时,除出现眼肌和舌肌麻痹外,尚可有眼轮匝肌或口轮匝肌的不完全麻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