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体育 >

乒乓球十大要领(乒乓球的五种步法)

来源:原点资讯(www.yd166.com)时间:2023-05-16 02:19:09作者:YD166手机阅读>>

下面我就具体说一下发好球的三个注意事项:

(1)发球的“力量”来源于前臂。发球需要“力量”这是毋庸置疑的,因为只有有了足够的“力”,才能保证球拍触球瞬间有足够的“速度”,但各位朋友一定要牢记这个力量不象别的动作如拉弧圈球是靠腿、腰、大臂、前臂等等的“合力”,因为发球相对而言是个较为精细的动作,只靠前臂发力完全能够满足发球对“力量”的要求。如果用上了“合力”,反而会“物极必反”。为了防止大臂乱动,我的建议是这样:发球时有意识固定肘部(目的是为了不让大臂有大动作),并保证引拍时拍子高过肘部。

(2)发球的“旋转变化”来源于手腕和手指。回想一下我说的第一个“要点”,着重谈了“手指”和“手腕”的重要性,而这个“要点”在发球时同样适用。我现在的做法是这样:“大拇指”抠住斜槽,“食指”收回来抠住另一个斜槽,“中指”牢牢抵住拍柄。通过这样做,不但手腕灵活了,而且手指的力量在发球过程中得到充分利用,自然发球水平比以前大大提高。

(3)发球的“落点控制”来源于腰部力量的运用。除了“前臂”、“手腕”、“手指”的运用外,要想发一手好球,还必须合理运用“腰部力量”:发球瞬间腰部要有一个“收”的动作,从而保证短球第二跳不出台、长球不出台。

总之一句话:发球要靠“悟”。千万别使蛮力或玩花架子,我甚至见过连基本发球都不怎么样的业余选手为了赶时髦,也去学什么“下蹲砍式发球”,结果是“画虎不成反类犬”。

四、接发球

树立一个意识:抢占先机。

如何接好对手的发球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命题,无论对于业余选手还是专业选手而言,都是必须牢牢掌握的。但是你可曾想过专业选手和业余选手对待接发球的态度上有何区别?我告诉你:最大的区别就是专业选手多了个“抢占先机”的意识,他是把接好发球当作赢得“主动”的手段,其重要性和发好球一样都是为了赢得主动,抢占先机;而业余选手恰恰是缺少了这种意识,他只是简单地认为接发球“不失误”就行,但是你可曾想过:你如此轻易地主动放弃“抢占先机”,实际上就是把机会“拱手相让”给了对手,其结果就是从对方发球一开始你就因为失去了先机而陷入被动,你说后面还有啥戏可唱?

好了,在讲清楚树立“抢占先机”重要性的前提下,我再谈谈3点注意事项(至于接发球的具体技术手法有不少高手写的文章,希望各位朋友搜索参考一下,限于篇幅及本人水平有限,就不详细阐述了)

乒乓球十大要领,乒乓球的五种步法(5)

(1)根据来球情况和自身意图采用多种技术手法接发球,一定要有“变化”。此前拜读过精英版主的一个帖子,他谈到专业选手在接发球时“短则摆,长则拉”,让我大受启发。根据这个思路,通过观看专业比赛视频,确实如此:专业选手在接发球时会根据来球和自己的意图采用多种技术手法,诸如摆短、挑打、拉、攻、搓、撇、切、弹击等等,而大多数业余选手不管来球旋转如何、是否出台,采取“一招通吃”的办法:搓!当然相对而言“搓”是较稳定的一种接发球手法,最大好处是不容易失误,但是这样做的后果是对手完全可以采取“守株待兔”的办法不动脑筋地在那等着你回过来的球,这样一来何谈“抢占先机”和“”变化?记住一条:让对手怎么难受你就怎么做!

(2)业余选手要想提高水平必须学会“摆短”。在我看来,“摆短”是迈向“专业”打法很重要的一点,是处理短球的一项必须掌握的技术。至于如何“摆短”,我个人认为要掌握这么几点:击球时间要早,一般是在来球的上升期;动作要快,千万不要拖泥带水;根据来球旋转调整拍型,一般而言短球的旋转不会太强烈,所以处理上旋和不转球时拍型基本竖立,而下旋球时可稍后仰。不管你如何“摆短”,把握的一个原则就是既别下网,也别冒高(否则就是个“菜球”了)。有高手提及摆短的最高境界是球在拍面上滑动,即触球后球在胶皮上从下往上有个“滑动”轨迹(直拍应该是从拍头向拍柄滑动),仔细想想也挺有道理,只是要达到这种境界需要极好的“手感”。实际上好的摆短都是建立在手感好的基础上,为了练习手感,我个人喜欢这么两个办法(只是小方法,如果高手觉得幼稚,就权当博大家一乐吧):一是对墙练习(我是横拍,用反面胶皮,直拍朋友可拍头向左横过来用正手胶皮),不是那种离墙几米开外练球,而是球拍离墙15至20厘米象拳击运动员练习快速击打一样,这样做的目的是距离短,球速快,需要自己控制好拍型和力度,否则颠不了几下球就飞了;二是把球放在正手胶皮上迅速抖动手腕,保证球不离开胶皮,体会球在胶皮上“滑动”的感觉。

(3)落点也要有变化。“摆短”虽然是个不错的处理短球技术,但是一味地“摆短”就失去了“变化”,所以在“落点”上还得追求变化。即便是“搓”,不但可以搓“短”,也可搓“长”嘛。

五、步法

一句话:所有来球都要尽全力去接。

“步法”是业余选手和专业选手的一个重大区别,同时也是业余选手水平进一步提高的一个“瓶颈”。究竟该怎么练习步法?相关的教材和文章有很多,但是总是感到不得要领(即便平时单独训练了,自以为深得要领了,但一到比赛中就抛到九霄云外了的这种情况比比皆是),包括我自己。这段时间观看比赛录像,王涛的一句话启发了我。他的意思大概是这样的:当年当运动员的时候在训练场上,教练的要求就是所有的来球,包括擦网球、擦边球,都要奋力去接。当听到这句话时,我才恍然大悟:原来步法的训练就是这么简单!!!

顺便我再补充一句:你现在接不到的球,如果你不努力去尝试接,那么你“永远”接不到这个球,你的步法也就永远不会长进;而倘若你从现在开始就坚定信念努力去接,最终你会发现原来这个球并不难接,同时,你也会发现自己的步法在不知不觉中已经长进了。而这样得来的步法不同于通过专门训练的步法,因为它更实用,是真正属于你自己的“步法”!

六、重心

树立一个意识:用身体(重心)打球。

所有的体育运动都有一个共同点:协调性。除喜好乒乓球之外,我还喜欢羽毛球,而且水平还过得去,当有朋友问我打羽毛球球时怎么手会痛,而且还发不出力。我告诉他们是你动作不对,如果你告诉我说是腰疼,那就对了。受过训练的小朋友为什么能很轻松地把球打到对方后场,难道小孩的力量会比你大?不可能,原因就是他的动作比你规范,知道该合理调动全身力量。

乒乓球十大要领,乒乓球的五种步法(6)

同样道理,打乒乓球也不光是“手”的动作,而应该是全身的动作,要用身体来打球,即每一个完整的动作都应包括脚掌、腿、腰、大臂、前臂、手腕、手指的动作在内。而说到“用身体打球”,就必然涉及“重心”问题。具体而言,就是两点:重心低、重心转移。不少球友恰恰是缺少“重心”意识或知道但是领会不到要点,往往是单纯地靠“手”在打球。要想突破现有水平,逐步向“专业”靠拢,那你就从现在开始树立“重心”意识吧。根据我个人观点,先从以下五方面入手:

(1)准备姿势。身体“重心”尽量压低,脚后跟稍抬起,重心落在前脚掌,千万别直愣愣地站着像个“棒槌”似的。看看专业运动员,王励勤个子够高了吧,他的准备姿势的重心也是压得很低,更别说马琳几乎就像“趴”在桌面上一样。“重心”压低之后好处太多了,不仅瞬间启动速度快,也更容易盯球了。

(2)发球。通过观看比赛视频,我发现不少专业选手发球时有个“跺脚”动作,此前一直以为是个人习惯,但是细细琢磨之后,我才恍然大悟他们是在利用身体“重心”下压增加击球瞬间的力量和速度!

(3)发力。发力击球(不管是攻球还是拉球),必须要有“重心转移”的过程,即身体“重心”从持拍手这一侧转移到非持拍手的过程

(4)避免伸手“够”球。不少业余选手在打球过程中往往出现伸手“够”球的动作,而仔细看看专业比赛,选手往往在大角度来球的情况下才迫不得已采取这种被动动作。有球友简单归结为步法不到位,实际这是“重心”意识不强造成的。正确的做法是身体先到,重心先到,再出手,而不是重心停留在原地,单纯靠伸手去“够”球,这样就显得被动,回球质量也不高。

(5)非持拍手。看过猴子走钢丝吧,为啥它手里要拿根棍子或一把伞?是为了保持重心平衡!同样,打乒乓球时你的非持拍手也能起到平衡身体重心的作用。但实际情况是不少球友在打球过程中非持拍手往往是个摆设,甚至像个累赘。

7、盯球和击球时机

要点:盯住“两个点”,把握正确击球时机

不少球友打球时 “跟着感觉走”,对方的球过来后,想都不用想,完全按照自己的习惯动作“下意识”地击球。想想看:自己是否也有这个“毛病”?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盯球”意识淡漠(当然还可从更高层次分析是技战术意识不强),从而带来这么两个弊端:击球时机不正确,无谓失误多;即便回球不失误,但是回球质量差,造成自己后面的被动。具体而言,我个人认为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盯住“两个点”。如果能做到全过程“盯球”当然最好,但是如果现在还做不到,那么你至少要盯住这两个点:对手球拍触球瞬间;自己挥拍击球前球的“来势”。

(2)把握正确击球时机。我个人认为应注意这么几点(因本人水平有限,观点不一完全正确):以来球高点期为分界线,

“摆短”在上升前期;

“攻球”在高点期或上升期;

“拉球”在高点期或下降前期;

“反拉”根据个人习惯,一般是高点或者下降前期;

“长胶”(其他颗粒胶是否如此,因为没用过,不敢妄言)因胶皮特性原因,击球时机大多在上升期或高点期,尽量避免下降期。

八、反胶

要点:要会“打”球

(1)要会“打”球。不少球友包括初学者一上手就是“弧圈球”,认为这才是主流打法,平日里也见过不少朋友这样打球:分不清什么时候该“攻”,什么时候该“拉”,即便来球很高完全可以直接“攻”时也是用“一招应万招,以不变应万变”的“弧圈球”回击。什么是“弧圈球”?这是我们首先该弄明白的一个问题,我个人认为“弧圈球”和我们一般说的“拉球”没有太大本质区别,无非是瞬间摩擦更大,旋转更强(个人观点,欢迎拍砖)。“弧圈球”是随着乒乓球运动的旋转、速度大大提升之后的一个必然趋势(看看以前的比赛录像,就是那种黑白的,你会觉得原先的比赛太幼稚了),记得我第一块拍子是小学时我父亲到上海出差时带回来的,牌子不记得了,但35岁以上的球友对这种球拍估计有印象:底板上只是粘了一块海绵,连胶皮都没有!像这种“海绵拍”能拉什么“弧圈球”?

现在有人提出“打磨结合”,当然也有人对此提出异议,认为先“打”后“磨”这个过程太抽象,不好把握。暂且不去讨论这个提法是否合适,但高质量 “弧圈球”的前提是你首先要“吃”住球。而是否“吃”住球说到底就是你要有“打”球的意识。说了这么多,估计还有朋友觉得不好理解,那么,我建议你采用以下两个办法试试看:一是把反胶贴上护膜或直接用光板打球,用你原先的动作来打球,如果发现球“起”不来,说明此前你根本没有“打”的意识,完全是依靠胶皮本身的“粘性”在“起”球;二是换用涩性套胶,一般而言涩性套胶的粘性差一些,要想不失误,自然对选手自身的发力要求要更高些,也就是“打”的意识要更强些。

记住一点:只有当你真正会“打”球,能“吃”住球,你才能打出“真正”的弧圈球!而弧圈球和拉球的区别是前者用身体发力,后者用手臂发力。

(2)发力。随着乒乓球运动的速度、旋转的大大提升,自然对选手的“发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有人形象地提出了“鞭打式发力”的概念,意即鞭子甩出去本身没多大威力,但是甩出去后突然“制动”并用力往回“磴”一下,这个时候击打在物体上的威力是最大的。同样道理,发力的最高境界也是触球瞬间力量最大!要做到这一点,我认为需要注意这两个方面:一是要有“用身体打球”的意识,中远台大动作拉攻时必须保证腿、腰、大臂、前臂和手腕的力量集中形成一个“合力”,至于近台动作不大的情况下,也必须快速收前臂保证击球的速度和力量;二是要有“制动”意识,在触球瞬间要像开足马力时速160码的汽车突然踩刹车一样突然“制动”,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你全身的“合力”最大限度地作用在球上。

(3)反手一定要强。和正手相比,反手的“动作小”,进攻“突然性”强。所以,不管是横拍还是直拍,必须学会反手进攻,而且直拍的反手横打还带有“侧拐”,让对手很难适应,往往能“一招制敌”。

9、长胶

要点:“准确”的进攻。

说到使用“长胶”的要点,首先要说说“长胶”的特性,或者说“长胶”的“长处”和“短处”。长胶的“长处”是不太“吃”来球的旋转,回球“下沉”,“短处”是容错性低,失误率高,速度慢。下面,我就长胶的“容错性”做个详细分析:

都在说长胶难打,易失误,那么我来请问各位长胶爱好者:你们可曾真正想过长胶失误率高(或说是“容错性”低)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我认为和反胶相比,是长胶“制造弧线”的能力差:

在相同位置的a点和b点分别用反胶和长胶击球,因为反胶制造弧线的能力强,所以击球后在对方球台的落点范围是A,而长胶制造弧线的能力差,击球后在对方球台的落点范围是B,大家可以很直观地看出来B要远远小于A,这就是长胶失误率明显高于反胶的根本原因。说到这,有心的朋友就应该明白为什么用长胶进攻时除了个别高球外,只要不失误,球的落点一般都在对方球台的底端附近。

乒乓球十大要领,乒乓球的五种步法(7)

失误率高,速度慢,我个人认为这也是在当今追求“高”球速、“强”旋转的乒乓球时代,选用长胶的专业选手越来越少的重要原因。但是,在业余或半专业的圈子里,长胶打法还是有一定优势的,因为对方往往会因为不适应长胶而失误。前辈长胶高手张燮林曾说过打长胶的人是用头脑在打球,要想打好长胶,保持长胶的生命力,除了利用落点控制对方之外,必须加强长胶的进攻,弥补长胶速度慢的劣势,试想,“高”球速结合长胶自身的“下沉”,这是多么高的一种境界呀?!但长胶的容错性低这是个不容回避的客观事实,所以和反胶不同,长胶的进攻必须是“准确”的进攻,即要保证球进攻的成功率,让回球准确地落在B这个范围之内,也就是有人说的“要让对手难受,先要自己克服难受这一关”。下面,我结合自己的体会谈谈如何减少失误,保证长胶进攻的“准确”性:

(1)拍型。除弹击、刮等几个动作外,长胶的拍型一般是近乎垂直台面的,否则容易下网。这一点和反胶有本质不同,是由长胶的特性决定的;

乒乓球十大要领,乒乓球的五种步法(8)

栏目热文

乒乓球十大基本动作(乒乓球九个基本技术)

乒乓球十大基本动作(乒乓球九个基本技术)

我整理了一下乒乓球的基本动作体系清单,这里所谓基本,是理论上要明白的十类基本动作类型,而非技术上的基本功。明白了这十大类...

2023-05-16 02:01:53查看全文 >>

象棋中局攻杀技巧图解(象棋中局战术与技巧合集)

象棋中局攻杀技巧图解(象棋中局战术与技巧合集)

图(十四)马三进二,恶手!暗伏杀棋。退车下二线,必须的一手,否则红车四进一!士5退6,马二退四;将5进1,车八进八杀。七...

2023-05-16 01:49:54查看全文 >>

象棋中局练习杀法(象棋中局训练方法图解)

象棋中局练习杀法(象棋中局训练方法图解)

有了上次对社会高手的惨痛教训,我们几个人就在一起痛定思痛,一起研究切磋,来提高棋艺以备再次迎战社会高手。我们下象棋的都知...

2023-05-16 01:58:59查看全文 >>

象棋中局顿挫战术与技巧(象棋中局技巧之顿挫)

象棋中局顿挫战术与技巧(象棋中局技巧之顿挫)

象棋的中局战术有很多,比如闪击战术、兑子战术、围困战术、规则战术、捉双战术等等。这么多的战术,那么要掌握多少,才算水平突...

2023-05-16 02:12:31查看全文 >>

象棋中局题库(职业棋手中局训练150集)

象棋中局题库(职业棋手中局训练150集)

上期答案:第一局(红先)1.车六进一……如图,红主动弃车,准备退马士角叫将造成杀势。……士5退42.马八退六,车1平43...

2023-05-16 01:46:38查看全文 >>

乒乓球步法的核心(乒乓球手法和步法)

乒乓球步法的核心(乒乓球手法和步法)

这题目已经够言简意赅了吧?但某些死抱教条,满脑子条条框框的人一定很难理解:退台是被动的打法,不得已而为之。因此还得用说理...

2023-05-16 02:13:40查看全文 >>

乒乓球转胯动作要领(乒乓球转胯训练)

乒乓球转胯动作要领(乒乓球转胯训练)

@天平:找教练 教练帮忙看看穿短裤的小伙儿击球需要注意的地方 击球时为啥后退?小伙子主要问题是往后退时还要发力,本来很...

2023-05-16 02:19:31查看全文 >>

乒乓球核心技巧(乒乓球所有技巧大全)

乒乓球核心技巧(乒乓球所有技巧大全)

许多酷爱打球的业余球友,平时能积极学习各种先进技术,但问题是经常顾此失彼,各个技术是一个一个割裂开的,没有掌握那个以不变...

2023-05-16 02:04:42查看全文 >>

乒乓球重心交换的秘诀(乒乓球用重心打球诀窍)

乒乓球重心交换的秘诀(乒乓球用重心打球诀窍)

打好乒乓球的根本,就在于重心交换,这几乎是人尽皆知的知识点,但你真的做对了吗?有重心交换的前提,是重心一定要压在前脚掌上...

2023-05-16 01:58:09查看全文 >>

乒乓球诀窍(乒乓球十六绝招)

乒乓球诀窍(乒乓球十六绝招)

初学乒乓球的爱好者最重要的就是打好基本功,特别是在刚接触乒乓球是时最好请专业教练指导。正反手攻球和和步法的规范训练将影响...

2023-05-16 02:06:54查看全文 >>

文档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