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不管宋、元人口多寡,他们最大的黑点是没能力查清户口,查不清就意味着控制不彻底,一定程度上这也是政权强弱的反映。
军事
武备水平和军队战斗力,则是开疆拓土、抵御外敌、维护政权存续的必要支撑。
两汉最大的敌人是匈奴,汉武帝时代,卫青、霍去病等名将北征匈奴,打得匈奴元气大伤,分裂为南北两部。南匈奴呼韩邪投降汉朝,汉将陈汤率军击*北匈奴郅支单于。

到了东汉时,大将窦宪数次北击匈奴,留下了勒石燕然的光辉战绩,匈奴势力也彻底进入中衰期。
除了对匈奴作战,汉朝还征服了朝鲜半岛,将其置为乐浪、玄菟、真番、临屯四郡(《史记·朝鲜列传》),将西南夷纳入控制范围,国势极大伸张。
外交
经营西域方面,张骞“凿空西域”,据《汉书·张骞列传》载,他到达的地域包括“大宛、大月氏、大夏、康居”等国,沟通了汉朝与极西之国的联系,张骞因此被誉为第一个开眼看世界的中国人。

丝绸之路也因张骞的出访而正式开启,中国与中亚、西亚乃至欧洲的联系自此而始。
回到王夫之说的那句“汉以强亡”,其实并不是说汉朝灭亡前各方面仍保持着强盛状态,而是特指汉朝的军事力量仍然极为强势。
东汉末年羌族、乌丸、鲜卑以及南蛮、南越等部族势力都进化到相当程度,东西南北各个方面都有战火。换作其他朝代都免不了被胡族猛揍。
诸如唐朝长安屡屡被拿下、北宋开封被攻破、明朝北京屡屡被蒙古和后金包围,唯独汉朝一直霸气无比,东西二都从未受到外族欺凌。
反倒是继承东汉军事遗产的三国群雄,趁着内斗暂停的功夫,稍一出击就打出阵斩乌桓踏顿、七擒孟获的战绩,真是不服不行。(《三国志》、《汉晋春秋》)

汉朝之强,强在文化、强在制度、强在民心士气,正因其强,我们才被称作汉人、汉族。
历史风云变幻,强国之道永恒。汉朝虽然已经远去,四百年的光荣与梦想,早已化作一片烟云,但其壮阔的精神深深刻入民族血脉永不消逝。
当今我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继承的正是像汉朝一样永不止步的进取精神、开放包容的大国心态以及自信自强的民族魂魄。
有如此之精神、如此之底蕴,华夏复兴之路可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