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动漫 >

关雎思想情感主旨(关雎主旨简短)

来源:原点资讯(www.yd166.com)时间:2023-07-11 00:01:21作者:YD166手机阅读>>

第二个方面,《关雎》所描述的故事的确是个爱情故事,而这个故事又极其符合周礼中规定的天道、人道。古代儒家所持婚姻讲究什么,除了门当户对之外,还讲究“天缘之合”、讲究“夫唱妇随”。而“天缘之合”“夫唱妇随”中就隐含着儒家学说的天道、夫道与妇道。《关雎》开篇写“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固然,这个雎鸠是用来起兴的一种文学手法,但又何尝不是在讲世间万物阴阳相合乃大自然之天道。而男女青年到了适婚年龄,彼此相爱也是天伦之道,人伦之理。

接下来,写“君子”对“淑女”一见倾心,产生爱慕。而这爱慕之情是起于心,止乎礼。如写君子与淑女相识,然后相思,然后开始追求,均能看出这是经过审慎之后的一种夹杂着理性的真情炽爱。这便是夫道:举止有度,合乎法理。写夫道也是写妇道,比如写淑女起初的的拒绝,到后来被君子的诚心打动后对其的接纳,再到两人开始友好交往,以至两人最终过起了钟鼓馔玉的生活。这个爱情长跑过程中,女子始终秉持着进退适中的礼仪:矜持而不失果敢,热烈又不乏谨慎。另外,诗歌中反复提到琴瑟、钟鼓等乐器,表现了诗歌礼乐已经是当时人们生活的主旋律。人们在日常交往中,通过诗歌、音乐来表现他们之间的炽烈而深厚、和谐的生活。这里始终渗透者一种夫唱妇随的家庭和谐之美。

关雎思想情感主旨,关雎主旨简短(9)

对《关雎》主旨的第三种看法是“进贤说”,我本人比较赞同此种说法。为什么我赞同此诗为“进贤说”呢?

我有三个方面的依据。

第一个方面依据是把《关雎》放在首篇的初衷与目的。

按照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记载,孔子著作《诗经》时间大约是在其68岁时候。彼时的孔子耗时14年来推行自己的治国主张及礼乐制度,最终无功而返。不得已,孔子把所有的精力花费在著书立说及开门授徒上。而多年的游历经历及对历史、现实的经验总结,孔子坚定地认为国君举贤任能是保证国家繁荣富强的关键。比如鲁昭公二十年时候,孔子正是而立之年,齐景公协同齐相晏婴访问鲁国。期间,齐景公向孔子咨询秦穆公称霸原因。孔子说这是因为秦穆公善于用人。再比如孔子在结束了14年漂泊流浪生活回到鲁国之后,鲁哀公问政,孔子曰:“政在选臣。”这两个故事都说明孔子对于国君举贤任能的重要性。孔子曾经与弟子就“管仲是否行‘仁’”有一段对话。子贡问孔子,说:“管仲应该不能算“仁”吧?他的主人公子纠失败而死,而管仲非但未能自*,反而辅佐了敌人小白,管仲不能算是仁吧。孔子就笑了,孔子说:“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诸侯,匡正天下,老百姓到今天还享受到他的好处。如果没有管仲,我们这些人披散着头发,敞开着衣襟,如野蛮人一样。”这段话固然是对管仲是否为“仁人”的一种讨论,但也不难看出来孔子对管仲的欣赏与推崇。而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管仲有才,的确是辅佐齐桓公匡正了天下,推行了仁义,惠泽了后世百姓。综上所述,我们知道,孔子对国君重视人才的国政的推崇。据此,孔子在筛选“诗”的时候,一定会把其所认为最重要的执政理念放置在最显耀的位置。《关雎》位列《诗经》之榜首,当是孔子精心构思之结果,而孔子要表现的也不可能仅仅是男女爱情之“粗俗”格调,也不可能过分强调女人如何之重视妇德,毕竟那个时候已然是一个夫权的社会!

关雎思想情感主旨,关雎主旨简短(10)

第二个依据是孔子编写《诗经·周南》目的。《关雎》写君子与淑女邂逅后,一见倾心,自此由相识到相思、相爱很像圣君、贤相由相识、相知到一起创立天下大治、安居乐业的政通人和的政治局面。我们知道,孔子著文写诗,喜欢用春秋笔法。何谓春秋笔法?春秋笔法就是指孔子把对人物的褒贬臧否放置于曲折的文笔之中,以含蓄手法点到为止,微言大义。此处虽然是写君子追求淑女,实际是表现圣君对贤相的任用。诗歌中才貌双全的“淑女”就是指德才兼备的国君,而汲汲于“淑女”的君子就是渴望为国家效力,以才学让国家、国君、人民安居乐业的人才。《毛诗序》中说:“《周南》《召南》,正始之道,王化之基。是以《关雎》乐得淑女,以配君子,忧在进贤,不淫其色;哀窈窕,思贤才,而无伤善之心焉。是《关雎》之义也。”这段话表明,卫宏认为《关雎》深层用意是表现孔子的进贤说。

关雎思想情感主旨,关雎主旨简短(11)

第三个依据是比喻手法在诗歌中的大量使用及其目的。《毛诗序》中说:“风、雅、颂者,《诗》篇之异体;赋、比、兴者,《诗》文之异辞耳。大小不同,而得并为六义者。赋、比、兴是《诗》之所用,风、雅、颂是《诗》之成形,用彼三事,成此三事,是故同称为‘义’。”这段话意思是卫宏及后世评论家均认为《诗经》“六义”为内容方面的《风》《雅》《颂》及表现手法方面的“赋”“比”“兴”。其中的“比”,就是比喻。《诗经》305篇,不能说篇篇用比喻,但几乎所有篇章都有比喻。用花比喻容颜,用美人比喻国君,其实随处可见。

其实,孔子为突出《诗》之形,而用“比”之法,对后世影响蛮大的。比如对屈原的影响,对《离*》之后的后世诗歌影响。《离*》中大量的“香草美人”的意象设置很难不让人联想到《诗经》中香草、美人的内涵。唐代大诗人李商隐的诗歌之所以被后世人认为主题晦涩难解,恐怕也是因为其诗歌所表现的主治情感貌似爱情,却又不仅仅局限于爱情,总让人感觉其诗句中似乎隐含着一些其难以明说的“难言之隐”。

关雎思想情感主旨,关雎主旨简短(12)

栏目热文

关雎的主题思想(关雎原文及翻译)

关雎的主题思想(关雎原文及翻译)

作者:乔清举(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哲学部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一我们把“五四”以来形成、目前仍十分流行的《诗经》...

2023-07-10 23:56:34查看全文 >>

关雎内容概括和主旨(关雎中心主旨思想感情)

关雎内容概括和主旨(关雎中心主旨思想感情)

一般来说呢,我们提起《关雎》这首诗,都觉得是在讲君子对淑女的爱慕之情以及求而不得的苦恼与哀愁。 关雎 [诗经·国风·周...

2023-07-11 00:18:27查看全文 >>

关雎主旨背景赏析(赏析关雎句子)

关雎主旨背景赏析(赏析关雎句子)

《关雎》是一首短小的四言诗,但是在中国文学史中却占据了极其特殊的位置。它是目前我国流传下来的、最古老的诗歌典籍《诗经》的...

2023-07-11 00:28:57查看全文 >>

关雎的主旨情感(关雎文章主旨情感)

关雎的主旨情感(关雎文章主旨情感)

对于《关雎》,我们再熟悉不过了。在我们的常识中,它就是一首爱情诗,所谓“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我们今天也常用它来形容男欢...

2023-07-11 00:01:00查看全文 >>

关雎主旨归纳(关雎的主旨和主要手法)

关雎主旨归纳(关雎的主旨和主要手法)

关 雎《诗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

2023-07-11 00:40:06查看全文 >>

关雎主旨与赏析(关雎中心思想赏析)

关雎主旨与赏析(关雎中心思想赏析)

今天我们要来欣赏的这首诗《关雎》是一首非常美丽的诗,出自中国文学最古老的典籍《诗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

2023-07-11 00:14:33查看全文 >>

关雎的中心思想主旨是什么(关雎的真正主旨是什么)

关雎的中心思想主旨是什么(关雎的真正主旨是什么)

初中八年级下册必背古诗词汇总整理及赏析关雎先秦 《诗经·周南》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2023-07-11 00:25:08查看全文 >>

关雎的内容主旨(关雎原文及主旨)

关雎的内容主旨(关雎原文及主旨)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这是《诗经》的首篇《关雎》,汉代毛苌认为...

2023-07-11 00:35:19查看全文 >>

关雎主旨(关雎的中心思想)

关雎主旨(关雎的中心思想)

我们几乎都知道《诗经》,即便没读过,也总知道一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那么,《关雎》这首诗的主题究...

2023-07-11 00:37:55查看全文 >>

关雎的思想主题是什么(关雎和蒹葭的主题思想)

关雎的思想主题是什么(关雎和蒹葭的主题思想)

一 我们把“五四”以来形成、目前仍十分流行的《诗经》研究范式称为现代诗经学或现代诗学。它的特点是把《诗经》只做诗讲,对于...

2023-07-11 00:29:44查看全文 >>

文档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