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验 >

马说中把伯乐比喻为什么人(马说中的伯乐和千里马分别指什么)

来源:原点资讯(www.yd166.com)时间:2023-11-27 07:33:55作者:YD166手机阅读>>

马说中把伯乐比喻为什么人,马说中的伯乐和千里马分别指什么(1)

马说中把伯乐比喻为什么人,马说中的伯乐和千里马分别指什么(2)

马说中把伯乐比喻为什么人,马说中的伯乐和千里马分别指什么(3)

《马说》知识汇总

一、 文学常识:

本文是唐代著名文学家的一篇文章,原为韩愈所作《》的第四篇。 "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内河阳(今河南)人。唐代的倡导者,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著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等等。本文选自《韩愈文选》。

二、 按课文原句填空:

(1)本文全文的主旨句或中心论点(表明千里马和伯乐关系的语句是)(点明伯乐对千里马的命运起决定作用的句子是)(领起全文作用的句子)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2)美往往存在于平凡的事物当中,有时我们为了刻意的追求完美,往往忽略了身边的美,使其遭受不应有的遭遇,使我们为之遗憾痛心,这种遭遇与〈〈马说〉〉中千里马的遭遇相似,相应的句子是(千里马的悲惨遭遇是):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3)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4)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5)千里马必然被埋没的原因: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6)对"食马者"的无知发出强烈的谴责的语句是: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7)能够表现统治者平庸浅薄,愚妄无知的语句是(表现"食马者"以"知马者"身份叹息的语句是)(对食马者进行强烈讽刺):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8)" 有一位名人曾说过:"世上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由此我们可想到《马说》的一句话: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9)(食马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表明愚妄无知,平庸浅薄的统治者对千里马的不公正的待遇的句子是: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10)表明作者对千里马被埋没的感叹的句子是(运用设问句表达)(本文的主旨):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1)能表明千里马外在特征的句子是: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12)写千里马有异于常马的特征的句子是:一食或尽粟一石。

三、 解释词语:

(一)通假字:

  (1)才美不外见: " 见 " 通" 现 ",显现、表现。

  (2)食之不能尽其材:" 食"通"饲"饲养。  

(二)一词多义:

1.之

  虽有千里之能:的。

  马之千里者:结构助词,定语后置标志。无义。

  策之不以其道:代词,它,在本文中代指千里马。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音节助词,不译。

  食之不能尽其才:代词,它,在本文中代指千里马。

2.能

  虽有千里之能:才能,能力。

  安求其能千里也:能够。

3.策

  策之不以其道:名词活用动词,用鞭子打。

  执策而临之:马鞭。

4.而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连词,表转折,但是。

  执策而临之:连词,表修饰。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连词,表承接。

5.食

  一食或尽粟一石:吃,动词。

  食之不能尽其材:通"饲" 喂养,动词。

6.虽

  故虽有名马:即使。

  虽有千里之能:虽然。

7.其

  安求其能千里也:代词,代"千里马"。

  食之不能尽其材:代词,代千里马的。

  其真无马邪:难道,表反问,加强语气。

  其真不知马也:表推测,"恐怕"。

  策之不以其道:代词,代驱赶千里马的。

8.以

  不以千里称也:把,用。

  策之不以其道:按照。

9 尽:

  一食或尽粟一石:吃尽。

食之不能尽其材:竭尽。

(三)重点实词:

1、祇:只是。 2、辱:受辱没 3、骈死:并列而死。骈:两马并驾。

4、称:著称。 5、一食:吃一顿。 6、或:有时。尽:吃尽。

7、才美:才能和优点。 8、且:犹,尚且。 9、等:等同,一样。

10、道:正确的方法。 11、鸣:嘶鸣。 12、通:通晓。

13、执:拿着。 14、临:面对。 15、知:识别,了解

四、 问题探究:

1、文章主旨(或作者情感):本文托物寓意,作者借千里马被埋没的悲惨遭遇,寄托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以及对封建统治者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强烈控诉。

2、本文采用的写法是托物寓意。文中的"伯乐"是比喻能识别人才的人;"千里马"是比喻人才;"食马者"是比喻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封建统治者。

3、各用一句话概括各段段意。

参考答案:第一段:说明伯乐对千里马命运的决定作用。

第二段: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

第三段:总结全文,着力写"食马者"的愚妄。

4、找出文中描写"食马者"平庸、 愚妄浅薄的语句,并说明其所用的修辞方法有作用?

参考答案: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排比,使文章具有辛辣的嘲讽,把"食马者"的平庸无能写得淋漓尽致,增强了语言的气势。

5、在当今社会,你认为"千里马"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

参考答案:首先应该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坚强的意志。其次应该具有丰富的知识,这样你于能在竞争中游刃有余。再次,还应该具有毛遂自荐的,自信是成功的一半。

6、对于人才,有人主张"待遇留人"假如你是一个部门的领导者,你将采取什么办法把人才留住?并简要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尊重人才,给他们施展的空间,让他们爱这里并愿意留在这里工作和发展。

7、古往今来,曾有多少卓有才华的仁人志士被封建统治者埋没甚至迫害过,这些人也由衷地发出了无言的感慨。试举两例。

参考答案:

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刘禹锡——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栏目热文

在马说中伯乐指的是谁(马说中的千里马和伯乐是谁)

在马说中伯乐指的是谁(马说中的千里马和伯乐是谁)

史上最厉害的相马高手是谁?不是伯乐,比伯乐还要高明千百倍。说起相马高手,人们第一个想到就会是春秋时代的伯乐。伯乐本名孙阳...

2023-11-27 07:38:09查看全文 >>

马说中以伯乐喻什么(马说以伯乐和千里马为喻)

马说中以伯乐喻什么(马说以伯乐和千里马为喻)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曾写名篇《马说》。《马说》虽仅仅151 字,借马喻人,托物言志,却流传一千多年。“千里马常有,而...

2023-11-27 08:16:22查看全文 >>

马说中的伯乐指什么人(马说中的伯乐是什么意思)

马说中的伯乐指什么人(马说中的伯乐是什么意思)

23.马 说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词汇,疏通课文大意。2.理解文中“伯乐”“千里马”与“食马者”的寓意,学习托物寓意的写法...

2023-11-27 08:06:16查看全文 >>

马说中的伯乐是谁(马说讲述了一个伯乐相马的故事)

马说中的伯乐是谁(马说讲述了一个伯乐相马的故事)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2023-11-27 08:21:26查看全文 >>

马说中伯乐和千里马有什么关系(马说中千里马没有伯乐的悲惨结局)

马说中伯乐和千里马有什么关系(马说中千里马没有伯乐的悲惨结局)

文/刘道玉发于2022.4.25总第1041期《中国新闻周刊》得人才者得天下。历朝历代的君王,都把识才、荐才、用才和养士...

2023-11-27 08:15:57查看全文 >>

马说中伯乐比喻的什么意思

马说中伯乐比喻的什么意思

《马说》 唐. 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

2023-11-27 07:56:25查看全文 >>

马说里面的千里马是指什么(马说中伯乐分别指什么)

马说里面的千里马是指什么(马说中伯乐分别指什么)

一、熟读并背诵课文,说说作者借千里马表达了什么观点,寄寓了怎样的情感。答案:作者借千里马表达了“有了伯乐,才能发现人才”...

2023-11-27 08:19:11查看全文 >>

马说里的千里马有什么特点(马说中伯乐和千里马哪个重要)

马说里的千里马有什么特点(马说中伯乐和千里马哪个重要)

1.《马说》中,作者开篇便指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2.《马说》中,写千里马悲惨遭遇的句...

2023-11-27 08:17:55查看全文 >>

重返狼群全部人物(重返狼群人物关系图)

重返狼群全部人物(重返狼群人物关系图)

格林兄弟的童话《小红帽》,几乎人人耳熟能详,里面狼外婆的经典恐怖形象,不知曾造成了多少人对于狼的莫名仇视和偏见,狼子野心...

2023-11-27 07:56:12查看全文 >>

重返狼群2最后结局(重返狼群第二部为什么没电影)

重返狼群2最后结局(重返狼群第二部为什么没电影)

01《重返狼群》分为上下两册,第一册是养狼到放狼的故事,作者李微漪和亦风救了一直小狼,几个月的朝夕相处,彼此已经有了感情...

2023-11-27 08:08:49查看全文 >>

文档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