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培训 >

学习好的学生都有方法和规律

来源:原点资讯(www.yd166.com)时间:2023-05-16 00:26:47作者:YD166手机阅读>>

一、整理出自己的题库

1、 选题:既然题目是做不完的,就要选对自己有价值的、合适的资料、题目。

2、 态度:遇到一道就认真对待一道。毕竟是精心准备挑选的题目。

3、 想都不用想,就能做出来的:就放过。需要整理的,要么是好题,要么是错题。

4、 重视:例题、好题、经典题、真题、错题,都是对自己有价值的题。

二、总结解题方法规律

1、 无论文科理科,就应试而言,每个类型的题,都有可总结的解题方法、技巧、规律。

2、 学生的生活就是学习,生活中不总结不会有好生活。做题不总结,就不会有好成绩。

3、 真正钻研过题,就会总结出解题心得,心得就是题目的突破口、巧妙之处。

4、 常总结,遇到类似的题目,就会有灵感,否则,考试出原题,都不会。

三、钻研薄弱点

1、 自己哪个地方、哪个专题、哪块知识点薄弱,就要多做哪方面的题。

2、 做题需要思考,需要揣摩,做完要多回味、多反思。

3、 薄弱点,就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精神。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痛苦。

4、 明知道哪块知识薄弱,不钻研是吃不透的。即使是天才,不特意钻研,成绩也不会拔尖。

四、保持做题的手感

1、 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做题也是同样。

2、 每天或多或少,有事没事做两道,保持做题的感觉,对于应试很重要。

3、 对于薄弱科目、薄弱题型,定量,每天做1~2道。

五、分专题、分类型做题

1、 中考、高考,题型都基本是固定的。分题型、做专题,提高做题效率。

2、 对薄弱知识点,可以专题练习。感受此类知识点,各种考法。

六、做对自己有价值的题

1、 做题犹如读书,不是读的书越多的人越厉害,而是对一两本书看得越透的人越厉害。

2、 题海战术的目的,就是甄选出对自己有价值的题目。

3、 题海战术指的是一定数量的题目,不是更多、再多的题目。

4、 老师、学校重要之处,就在于此。所选的资料、所留的作业有没有价值。

七、中考、高考真题

1、 做中高考真题,掌握试题结构,把握做题节奏。

2、 中考、高考真题,就是对所有学生有价值的题目。

3、 中考、高考真题,出题成本很大,价值也很大。

4、 。

八、抓基础题、中等题

1、 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放弃高难度的题目,是明智的选择。

2、 什么是高难度题目,就是前1%的学生,也很难做对的题。

3、 比如最后一道大题,最后一问,对于至少一半学生,平时甚至不用去练,考试更不用去做。因为做了肯定不得分。

4、 能做对基础题,中等题,已经能上重点高中,能上211、985大学。

九、做有答案的题

1、 有些低分学生,做题仅仅是做题、不管对错。

2、 老师为了防止学生抄,把答案撕掉,做这样的题意义不大。

3、 会自己选题、买题。选择性地做学校的题。

十、错题集

1、 建立自己的错题集,就是自己最好的复习资料。

2、 如果把分数当黄金,那错题里就有黄金。

3、 对错题的错因,因要做到具体、到位。不要统一归结为:粗心、不会做。

优秀学生的学习方法与策略

通过分析拔尖学生的学习特质,我们可以看出那些因素、方法对学习的重要影响:

1、喜欢学习,会主动学习。喜欢学习的学生,对所有科目都有兴趣,带着兴趣学习会学得更高效。主动性很强,这是我们对学霸的统一评价,对于主动性强的学生,学习任务再重都不是负担。

2、会总结规律。巧学与死学的区别,在于能不能总结规律,而且是自主总结,并不是把别人总结好的拿来背。举一反三是很高的学习要求,能达到的学生并不多。大多数学生都在盲目刷题,数量多,但质量不高。

3、善于做笔记。笔记不一定要写得整整齐齐,笔记应该记录所思所想,无论是课堂还是课外,能快速把思考点记下来,能及时把看到的好方法写下来,才是真正的笔记。笔记是对课本内容的补充和深化,不是整整齐齐的抄课本内容。

4、对难题能持续思考,不轻言放弃。年级前三的学生,一般都认为很聪明,其实这里所说的聪明,应该换成热爱思考,尤其是高难度的题目。一道题有时候要思考几天,经常性的百思不得其解,这个过程太重要了,它能实打实地培养思维能力。

5、状态稳健,内心强大。相比于三天热情,无法坚持,真正的学霸做到了“优秀是一种习惯”,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好成绩也是需要天天保持好状态的。他们也有困难,也有情绪的低谷期,但却能很好地化解,自信、坚强、有韧劲,不盲目,这样的学生必能成就非凡的学业。

普通学生与优秀学生的区别

区别一:学习的专注度

有的孩子很纳闷:自己从早学到晚,周末不停歇,为什么成绩还是一塌糊涂?

其实,他们早已陷入一种误区,误以为“学得越久=学得越好”。

请记住,学习成效如何,不是看你付出了多少时间精力,而是要看你有没有把力气用对。

定下心来学40分钟,远比心不在焉地打持久战、疲劳战要有用得多。

所以,要想提高分数成绩,要想跻身尖子生的队列,请务必提高学习专注度!

区别二:课堂如何听讲

很多同学在听课时都有这样的苦恼:

既要听老师说、看老师板书,又想着把课堂内容都抄记下来,不仅手忙脚乱,还容易漏听。

一位老师曾说,课上总有些学生很卖力地写笔记,可一到考试,他们的分数并不见得排前列。班里成绩好的学生,听课时更经常和老师进行视线交流......”

可见,课堂听讲是一门大学问,更是拉开成绩差距的原因之一。

在老师们看来,正确的课堂听讲应该是:

课前预习找出疑难点,上课时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听和看上面,并做到有针对性地听讲和记笔记。

要知道,老师讲课的目的不只是为同学们传授文字知识,更在于讲解方法、启发思维。

只有把课堂40分钟听全听好,把老师教给的内容弄懂学透,孩子的成绩才能往上涨!

区别三:没有完成作业的习惯

同学们是否存在这样的情况:

平时作业完成得不错,可一到考试就写得乱七八糟,分数惨不忍睹。

对此,一些人把原因归结于“考试紧张”“粗心大意”“意外失手”。

可在笔者看来,紧张和粗心只可能发生一次两次,孩子屡屡考砸只能说明一点:

他们没有养成良好的写作业习惯,平时的优秀表现很可能是一种“假象”。

一般来说,这些孩子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喜欢边翻书边写题,遇到难题就去抄答案,不管有没有学懂,只要把题目写完、写对就行。

一旦作业成了任务,一旦在学习时走捷径,他们永远成为不了尖子生,最后吃亏的还是他们自己!

而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先复习再闭卷写题,遇到难题立即请教或在课堂上听评讲。

请记住,脚踏实地才能学有所成!

除了上述三点,普通学生和尖子生的区别还包括:

如何对待错题、是否定期总结、有没有做计划、是否掌握高效的学习方法等等。

15个高效学习方法

1、清楚学习的目的在于训练思维,要多思考。学习的方式在于理解,只有理解了才能灵活运用。灵活运用需要大量的知识储备和不断练习。学习路上的绊脚石:好高骛远、拖延症、眼高手低。高效利用时间,碎片化时间。最紧急最重要的先做,不急的后做。

2、让自己快速进入学习状态,拒绝拖延。方式:番茄时间、立即去做。获取信息:学会简化不必要的内容、扩大知识的获取量、快速的阅读。几种好用的记笔记方式有利于自己知识的归纳总结。记得复盘自己做过的事,分析原因成败。加强知识的吸收可以通过:重述、讨论、分享。

3、 不要让大脑长时间负荷,懂得一段时间专注后,再让大脑休息。复盘回忆,有利于对新知识的掌握。克服拖延的方式。把学习任务分成每个小部分,每次只学习一小部分,而不是花一个时间完成所有学习任务。

4、用番茄时间,25分钟专注和5分钟休息来调节学习效率。学习中不要用电脑和手机。学习前,先从简单的开始。用小纸片记录不能解决的问题,随身带,形成压力让你不再拖延。学习前,制作任务清单,把任务写下来并完成,记录它会有成就感。

5、 保持坚持,保持良好的心态,首先得明白学习的目的是获取学习知识给自己获得能力的价值。学习的进程更像不规则的、上下起伏、总体趋势向上的曲线。

6、 把握好学习的节奏,不要一上午,一下午排满时间学习,可以上午1-2个小时,下午1-2个小时,晚上1-2个小时,其他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用表格来记录自己每个时间阶段要做哪些事情,利于反馈。

7、 消灭拖延的方法:五分钟启动法,立刻行动起来;让学习活动增加仪式感,固定时间做什么事;远离诱惑。保持好自己的能力:每周的运动、充足的睡眠、不要一直长时间进入自己的专注状态,抽出时间来与家人朋友交流。

8、 获取知识:带着目的去看书,并把知识点转化成自己的语言,记笔记。

知识扩展:深度拓展、横向拓展、纵向拓展。记得复习,整理笔记和复述笔记知识, 通过刻意练习来巩固自己的薄弱点。

9、用思维导图帮助自己知识吸收的构架,让新知识和你已学的知识产生联想。知识的梳理,才能内化成自己的知识体系。输出才是掌握知识的关键。学习过程中给自己设定小目标、分解工作量、适度休息、想象自己高效的样子。

10、创造无干扰的环境。先从一件可以快速集中注意力的事情开始,可以先从做喜欢的事情开始。分解工作量,专注而简短地工作。设置即时反应程序。

11、固定的工作学习时段。每天设置一个固定时间的专注模式,并养成习惯,这是减少意志力损耗的有效手段。学会适当地休息。找到那个不可抵挡和变更的动力。

12、和有效率的人一起学习。需要高效地利用你有限的时间,需要给自己有正确的心理暗示,清楚目标反馈之间的原理,通过原理选择策略。从容易的开始。带着问题学习。

13、将学习到的知识,通过复述,写出来,每晚用笔记给自己讲一遍。通过对知识的重复复习记忆、睡前复习、联想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用『框架』去解决遇到的问题、分析问题:5W2H和5W。锻炼心理素质,克服拖延。写出拖延的原因和番茄工作法去做。利用反拖延,在准备享乐前,给自己加一个条件,先学一个小时。

14、选对学习方法比努力重要。学习前需要调整好情绪和快速进入状态,学习上课过程中:预习、听讲、记笔记的重要性,巩固记忆的方式,拉开学习间隔,一段时间更换学习场所,刻意练习薄弱环节,保持好睡眠。

15、当你学习上没有信心时,一定要记住,你还没有完全理解这些知识,你要去深究,当你能简单地描述出自己的理解时,就是掌握。学习要靠主动,你想要去了解他,选对学习方法对自己学习能力提高很重要。

栏目热文

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

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

在生活中有很多孩子,在学习时勤奋、刻苦,看起来要比旁人努力好几倍,可是最后得来的结果,确实不尽人意,与努力不成正比。出现...

2023-05-16 00:23:52查看全文 >>

学生学习的规律和特点(学生学习的优势和不足有哪些)

学生学习的规律和特点(学生学习的优势和不足有哪些)

来源:华声在线华声在线7月10日讯(记者 邓桂明 通讯员 黄军山)今日上午,《2019年长沙市普通中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报...

2023-05-16 00:37:20查看全文 >>

学生学习的方法与经过

学生学习的方法与经过

随着年级的升高,有的家长会发现,小学的时候还对学习有点兴趣的孩子,等到了初中、高中,反而对学习没有了劲头,需要父母强逼着...

2023-05-15 23:54:32查看全文 >>

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动力口诀(怎样让学生有学习动力)

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动力口诀(怎样让学生有学习动力)

写在之前的话:简答题一级备考已经更新完,望查收,之前两篇链接如下第四章1.简述如何培养中学生的注意力。(一级)口诀:斗争...

2023-05-16 00:41:00查看全文 >>

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技巧有什么(学生的最好的学习方法)

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技巧有什么(学生的最好的学习方法)

有的人总喜欢给自己立flag,但是行动力却宛如废物,常常在间歇性享乐之后产生恐慌,并为自己的懒惰深感自责。这就是所谓的「...

2023-05-15 23:57:12查看全文 >>

中学生学习的一般规律(初中生学习好的秘诀)

中学生学习的一般规律(初中生学习好的秘诀)

中学各科最普遍的学习规律就是预习——听课——复习——做题四个模式,也可称为四个环节,且环环相套。作为中学生的你,每天都在...

2023-05-16 00:21:49查看全文 >>

学生良好学习过程是怎样

学生良好学习过程是怎样

关注语文教学发展,解决语文学习困惑。随着高考录取分数线的公布,2020年高考这些700多分的学霸们的学习轨迹也都展现在我...

2023-05-16 00:30:13查看全文 >>

学生学习方法与习惯的培养难点

学生学习方法与习惯的培养难点

科学育儿底层思维 陶勇如果你的孩子放学回来就想玩,一开始写作业就磨蹭就唉声叹气,总想找到一个捷径尽快地完成学习任务,然...

2023-05-16 00:15:02查看全文 >>

分析学生学习的基本方法

分析学生学习的基本方法

谈谈学习的基本方法学习是有方法的,方法不对,往往是事倍功半,甚至是白费力,更甚者,则可能出现误伤自己的情况。方向是前提问...

2023-05-15 23:54:47查看全文 >>

培养学生学习方法和习惯

培养学生学习方法和习惯

习惯是什么?习惯是一种看不见的力量,是在不知不觉当中养成的,学生学习成绩的好与坏,不仅与学生的智力有关,更重要的还是与学...

2023-05-16 00:01:43查看全文 >>

文档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