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有两位高僧即将要来见自己,刘庄十分开心前去迎接,他发现,这两位高僧与自己梦中梦到的那个人,实在是太像了。
他十分虚心地向两位高僧请教了佛教的知识,发现佛教的知识果然是很深奥,并且十分吸引人。为了日后更方便与两位高僧见面,刘庄把他们二人留下了,用很高的礼节招待他们,并且把他们安排在了鸿胪寺。
其实当时的鸿胪寺负责的是招待宾客的工作,并不是负责传播佛教,两位高僧作为刘庄的客人,住在鸿胪寺,确实是十分妥当的。但是日子一久,刘庄心里便开始犹豫了,这两位僧人可是精通佛教的大师,一直让他们住在鸿胪寺,倒显得自己不尊重他们了。
既然自己想要将这两位僧人永久地留在汉朝并且将佛教文化在中原地区传播开来,就应该尽快着手为二人安排一个更好的住所。
说做就做,刘庄立刻下令要为这两位僧人修建一所新的僧院,在充分考虑了佛教文化的基础之上,刘庄还命令要将僧院按照寺的规格来建造,这已经足够体现出刘庄对于这所僧院的重视程度了。
要知道,寺可是权力的象征,只有各种官位较高的官员才能够主管寺的工作,如今,刘庄直接把这两位僧人的地位抬高了。
在这所寺建好之后,刘庄为它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白马寺”,这两位高僧住到了白马寺里面,开始了佛教传播工作。白马寺的建立,为佛教之后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因为统治者刘庄比较喜爱佛教,于是他的追随者也经常去白马寺向两位僧人请教佛教相关的问题,时间一长,白马寺就演变为佛教僧人为大家传授佛教并解答疑惑的地方。自从汉代开始,越来越多的寺建立起来,佛教也发扬光大。
由于传授佛教的场所大多被称为寺,所以后来,除了一开始我们提到的大理寺之外,基本上就没有官方办公的场所称为寺了,历朝历代都因为佛教而减少了寺在办公场所名称中的使用。此后,一提起寺,大家便想当然地将佛教与它联系起来了。
宗法制度贯穿我国古代社会,对人们的影响很深。在宗法制度实行期间,血缘关系与宗族关系是十分受到重视的。
在那时,每个宗族都有属于自己的家庙,而且地位较为显赫的帝王,甚至每人都拥有自己的庙号。大家可能不清楚庙号是什么,其实在隋朝以前,并不是所有的君王都有自己的庙号的。
一般,君王死了之后会建造专门的家庙来祭祀,但是毕竟庙宇的占地面积太大,如果君王去世,都要建造一个庙宇来祭祀,那么土地也就不够用了。所以,在古代,人们通常会在经历过子孙几代的繁衍之后,就将其原来的庙宇毁掉,合并到太庙去祭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