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被拒绝的时候,我们可能本身也会感到尴尬,当时的脸色就不好看,恨不能赶紧帮助孩子,或者拖着孩子就走,跟孩子说话的语气中都带着愤愤不平。
这种不愉快的情绪,很显然会传递给孩子,让孩子感到更不舒服,实际上会给孩子造成第二重心理伤害,好像自己犯了很大错误一样。
所以,我们首先要调整好自己的情绪,保持镇定,和颜悦色地和孩子说话,像平时带孩子出去玩一样,轻轻地拉着孩子的手离开,让孩子感觉和出门的时候没什么不同。

调整好情绪以后,我们就跟孩子说“我知道你有些难过,但这不是你的错,小朋友只是暂时不和你一起玩,等下次有机会,你们还会继续玩。”不要说“你不跟我们玩,有的是玩伴”,这样就把朋友推到对立面,影响孩子的交友态度。
简单又正确的一句话,却包含着几层意思。让孩子的情绪得到认可,并让孩子改变不正确的认知,开心地接纳自己。同时,让孩子学会用成长型思维看待问题。
小朋友之前和自己玩,突然不想一起玩,这不是自己能控制的,不如先做一些自己能控制的事情,等下次再和小朋友玩。事实证明,孩子们还是好朋友,有机会一起玩的时候也特别开心。

孩子的情绪安抚好,释怀了,就采取行动,寻找新的玩伴,重启另一份开心。
让孩子告诉小朋友“好的,我先找别人玩去”,然后转身就走。没有必要去讨好别人,非要和他玩不行,越是讨好别人、求着别人,越显得卑微,越是让人看不起,很容易受欺负。
这样不卑不亢,显得蛮不在乎,反倒浇灭对方的嚣张气焰,让对方从心理上败下阵来。
找到另一个朋友开心地玩,说不定,这个前面的小朋友还会上来凑堆。在现实中,这种情形确实非常常见,你玩得越开心,越容易聚人气。

写在最后:这样三步操作下来,孩子的情绪得到安抚,认知得到改变,用积极的心态面对问题,寻找新的开心,就没有遗留问题。不仅玩得愉快,在社交上也会更加游刃有余。
,我是@凝妈悟语
两男孩妈妈,10多年育儿经验
陪孩子阅读、英语启蒙、科学启蒙
分享育儿感悟、落地育儿干货
欢迎关注,育儿路上一起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