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龙R7 6800H款Neo 14的处理器考机时爆发功率64W,但很快走低,第28秒就走低到52W,然后一直在52W~54W微幅波动,频率为稳定的全核4.05GHz,处理器内部温度在95℃左右保持稳定。
▲酷睿i5 12500H款Neo 14的处理器功率释放情况则相对复杂:它的爆发功率高达80W,且在2分钟内保持较慢的速度缓降,在到达2分钟时,也能保持60W ;而后,继续缓降至50W,最终在50W~64W这个较大的范围内缓慢、往复波动(从左侧考机温度图的锯齿状可看到这一规律),而处理器频率较高值为P核3.8GHz、E核2.7GHz;处理器内部温度在88℃~100℃波动,大部分时候在93℃~96℃波动。
性能分析预测
了解了两款Neo 14的处理器功率释放情况后,就能做简要的性能分析和预测了。
在笔记本端,12代酷睿平台的凶猛性能与核心数量更多和更高的功率释放紧密相关。但若把功率限定在一个较低的固定值上,制程更领先的锐龙6000平台往往就会更有优势。按照这个来分析,假设同样是50W的受限功率释放,R7 6800H应该是强过同样线程数量的i5 12500H的。
但这里又有变数:i5 12500H款的Neo 14爆发功率更高,且持续时间较长。即便在稳定功率阶段,其功率上限也比R7 6800H高。这就让情况分析变得复杂了。
分析的具体细节就不赘述了,这里我们给出六点预判(注意只是预判):
●在短耗时应用上,包含基准测试,Intel酷睿i5 12500H款或有相对明确优势;
●在中等耗时应用上,两个平台或各有胜负;
●在长耗时应用上,AMD锐龙R7 6800H款或能在渲染类应用上占据优势;
●在如今流行的视频编辑类应用(Me转码、Pr剪辑、Pr特效)上,i5 12500H款应该依然有一定优势;
●游戏虽不是这类商用本的主要应用诉求,但现在大家也会在休闲时玩玩游戏,搭载Radeon 680M集显的R7 6800H款Neo 14性能表现会更好;
●续航方面,R7 6800H款会更有优势。
性能实测:
非游戏应用出乎意料:酷睿i5 12500H款近乎全胜
续航表现:差距比想象的小
Part1:CPU基准
先上两个大家熟悉的CPU基准测试,CPU-Z和Cineben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