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塞罗那馆样张,渲染耗时相对较长,i5 12500H耗时10分3秒;R7 6800H为9分43秒,终于微幅胜出。
当然我们也要明确,ThinkPad Neo 14作为商用机,“第一要务”还是办公和日常应用。那么在这两个应用层面,CPU的表现谁好呢?这里,就必须要请出跨平台、跨系统的日常应用测试软件CrossMark了:作为一款综合了轻量级的生产力应用(文档、表格等)、简单的创造性应用(设计和多媒体等)和反应能力的综合测试软件,CrossMark有个特点是它只考验CPU性能,基本不涉及GPU性能。


▲CrossMark的得分差异较大,由于酷睿款Neo 14的爆发功率更高,加之Intel对日常应用软件有多年的持续优化,所以领先幅度高达18%,优势明显。
小结:在CPU应用上,无论是日常应用,还是专业的渲染类应用(只要耗时不是太长),英特尔近乎全胜,且在日常应用层面优势幅度非常大。
Part3:结合GPU(集成显卡)的日常应用
看到这里相信懂行的读者会说:现在无论是网页浏览、办公应用,还是多媒体播放,亦或是轻量级的图片处理等,都会用到显卡加速。纯粹看CPU性能,对锐龙R7 6800H平台不公平——是的,我们也考虑到了这个问题,所以接下来,我们将测试结合GPU(集显)的日常应用,看看谁的表现好。根据既往经验:PCMark应用上,集显3D性能更强(这一点毫无疑问)的锐龙6000H平台会更有优势。
而作为“商用本测试”,这次我们更有针对性地引入了“PCMark10应用程序”测试。相对于PCMark10基准测试使用的并不常见的办公软件和浏览器,PCMark10应用程序测试直接以Office三件套(Word、Excel、PowerPoint)和最新的微软Edge浏览器为测试对象,完完全全可以反映办公和日常应用性能——注意,这个测试是引入了GPU加速的,尤其是基于网页的多媒体应用,基本都是靠GPU加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