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大脑不是用来记忆或学习知识的,而是用来提炼知识的,那么这句话的目标是我们的生活,我们是为了生活,而不是为了知识。
我之所以如此强调在于,我们今天的所有看书学习,就是为了知识,我们把知识融入生活,目标也是为了知识。
我们应该“忘掉”知识,我们的目标只有一个:“整顿生活经历”。
生活经历在没有被整顿的情况下,它们是混乱的,越经历越混乱。
就如一个家的物品,随着生活,一定会越来越多,越来越乱,此时,如果不对这些物品进行整顿【分门别类】,那么我们的时间一定会消耗在找物品上。
提炼与整顿,就是这个目的,不是为了知识,而是为了把各种经历进行归纳总结,得出规律,然后利用规律,来指导未来的同类型问题。
比如当我把孩子的养育问题整顿完毕后,我该如何与橙子说话,如何与他相处,如何共同经营这个家,我都心里有数。
甚至对大多数家长提出的孩子的一些问题,我都瞬间就知道要点及解决方案在哪。当看到TY的例子3和4时,我瞬间知道这种做法是何等的重点,而它在我们生活里面,仅仅只是一件不起眼的小事。
因此,我们的重点是整顿经历,特别是,我们不需要再自己去摸索知识点,我们可以拿着知识点,来整顿经历。
大多数人的误解是:“只要把知识记在大脑里面,就会了,就可以实现改变人生的目的了”。
而真相却是:“记忆在大脑里面的知识,由于没有链接着经历,是孤立的,不但会被忘记,还无法指导生活”。
一切的奥秘在于整顿,当我们在对生活经历进行整顿时,实际上就是在让经历长出突触链接到知识点,反过来说就是在用原理原则整顿零乱生活经历。
这才是我们的目标,就如整理家里的物品一样,我们不是要去记住整理的原则,而是为了能够准确预测物品的位置,提升我们生活的效率。
因此,一切的重点是编码与整顿,而不是学习知识。
所有的精进,修行,冥想,反思,正念或知行合一,包括我经常提到的“觉察与编码”,都是在进行这个过程。
我再重复一下我所提倡的人生公式:“人生就是为了经历后的觉察”,不管是学习,生活还是工作,我们都要把目标设置在觉察上,它就是最大的天道。
如果你最终悟到这一点的奥妙之处,你就开始入门了。
这才是一切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