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程序操作难易度
程序操作难易度评分规则:程序应简单易懂;按钮和控件应较大,且标签清晰;温度和时间应容易选择;电器上有关于油温选择或油炸温度的明确说明;应存在显示屏(计时器或温度)。
对于空气炸锅来说,不需要担心油星飞溅,那么外壳的发热温度才是使用安全的关键。
参照国际安全标准IEC 62335-1、IEC 62335-2-9及EN13732-1,在3次油炸测试(薯条、鸡腿和春卷)中测量测试点的表面温度:设置温度的按钮、抽屉把手,机身把手或盖子打开的按钮。如果机身或者盖子上没有把手,则需要在用户手指停放的位置边缘上进行测量。得到工作时外壳的最高温度,同时计算其温升,测试样品隔热效果。
1.烹饪时外壳的最高温度
EN 60335标准限值为塑料类材质不应超过90℃;EN 13732-1评估塑料材质可能烫伤的最高温度为70℃-75℃(接触时长为15秒),如果接触时长为1分钟时,可能烫伤的最高温度为60℃。
测试点温度较高(达到60℃以上)的有:德国宝German Pool(CKF-215)和亿世家ecHome(AF1400BK)。
2.隔热效果(温升)
温升广义的概念指的是当物体表面处于热量平衡状态时,其表面的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称为温升。在测试空气炸锅外壳发热温度时,可以通过外壳温升的高低来判断产品隔热性能的好坏。
根据EN 60335-2-9的标准要求,测试点材质为塑料的温升限值不得超过65K。温升越低代表隔热效果越好,其中隔热效果越好的3款样品分别为:丽克特Recolte(RAO-1)、Ninja (AF160EU)、Moulinex(EZ3018)。
3.标识
样品上有标识与“危险”相关特定符号的只有5款,分别是:美的Midea(MF20B)、Tastec(BYTT1898WHZ)、飞利浦Philips(HD9743/11)、亿世家ecHome(AF1400BK)、丽克特Recolte(RAO-1)。
消费提示1.按照自身口感需要设置温度及烹饪时间
按照实验室温度测试,显示10款空气炸锅的实际锅中温度均无法达到设置的温度。如果追求口感更加酥脆的消费者可以调高烹饪温度或者延长烹饪时间。
2.清洗时应使用柔软的海绵清洗,以免刮伤涂层
空气炸锅主要的内锅涂层材质为特氟龙或陶瓷。其中又以特氟龙涂层最为常见,其具有优良的耐热和耐低温特性,短时间可耐高温到300℃,一般在240℃~260℃之间可连续使用,具有显著的热稳定性。特氟龙在达到极端条件即300℃以上会开始分解,产生毒性,本次试验测试的10款空气炸锅烹饪时,锅内实际温度均低于200℃,消费者可放心使用。特氟龙的缺点是不耐刮,因此要用柔软的海绵清洗,以免涂层剥落影响不沾性能。
3.使用完空气炸锅后应及时清洁
由于空气炸锅利用高温气流,较轻的食物碎屑会飞起,沾黏在加热管等空气炸锅内部。且因为食物含有淀粉、蛋白质、油脂等成分,食物碎屑沾黏在空气炸锅内部时,若未及时清洁又经过反复加热,可能会生成致癌物质。
每次用完锅具之后,趁着余温用湿布擦去碎屑与油污,也可以定期对加热管、内壁等油污较多的地方进行清洁。如果发现空气炸锅有片状剥落、出现黑色屑粒或烹煮过程冒出白烟、异味时,就应立刻停用。